1、“疫情前锋”张继先
今年54岁的张继先,是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2019年12月26日,她接诊了4位不明病毒引起的肺炎患者,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医学思维体系及时上报,五天之后,武汉卫健委正式对外发布:武汉地区发现了病毒性肺炎,患者已隔离治疗,并指出该病毒性肺炎与华南海鲜市场有关。她采取专业措施,严格防护,在疫情大面积爆发前,她所在的科室做到了无一例医护人员感染,无患者交叉感染。
她是疫情抗击一线的“带头人”,身先士卒,奔赴战场,而站前线的不仅仅是英雄的张继先,还有上万守在一线的医疗工作者。阴霾终会散去,阳光就要抵达。
2、“南山卧劲松”
17年前他领军战非典,现84岁的他再赴武汉! 家国有难,必有英雄挺身而出,不为身谋。
这位年迈的老人,是2003年抗击非典的“第一功臣”。2020年1月18日的傍晚,他从广州出发赶往武汉,春运紧张,他在餐车的一角仔细研究文件,会后,又赶往武汉金银潭医院了解病人的救治情况。他的发声铿锵有力,敢医敢言,抚慰全国人民恐慌的内心,他是无双国士,更是定海神针。
《人民日报》曾这样评价钟南山先生:
84岁的钟南山,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
3、“早日功成身退,共看春暖花开”
2020年2月2日,有一座面积 3.4万平米,1000个床位的建筑在武汉拔地而起——火神山医院。8天时间,这是一场与生命的赛跑。高峰期,4000余建设者在现场,大型机械设备、车辆近千台,24小时不间断施工,再度展现了中国速度与中国力量。当被疫情牵动的全国人民汇聚在一起,在网络上当起了“云监工”的时候,“监工”最多的时候突破5000万人,加上后来加入的雷神山医院施工直播,最多时在线人数近1亿人。
在“中国速度”的背后,是60人的设计团队与时间赛跑,是上百名建筑工人和无数志愿支援的工作者,“火神”力量,中国力量,是每一个像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中国不是基建狂魔,是无数人燃烧自己,用血肉之躯筑起了防疫长城。
4、“不计报酬,无论生死!”
这4份《请战书》全部被推送到了中央电视台元宵节特别节目朗诵诗《相信》大屏幕。
武汉疫情爆发后,为坚决遏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疫情扩散,武汉市对进出武汉人员加强管控。正当专家不建议去武汉的时候,却有无数的医护人员申请支援武汉第一线,一封封来自全国各地、主动申请参与到病毒性肺炎的治疗活动的“请战书”,引发网络关注。他们是稚气未脱,风华正茂的90后,是医学博士,是护理工作者,是主动请缨替班的人,是退休老干部群体……但这些逆行者也只是平凡的爸爸,儿女,丈夫,妻子。
在黑暗中不必期待炬火,因为有众白衣,死战不退,保我华夏。
5、“封城不封爱”——铲屎官的自述
老猫:我叫老猫,是一名职业喂猫人,与朋友开了几家宠物店。疫情爆发,武汉封城,主人春节回家,而家里的留守猫咪们正迎来一场饥饿危机,我用公众号发了文章,表示我们可以提供城内救助服务。我们的热线电话都快被打爆了。救助工作比我们想象的要艰辛。留守猫咪数量太多,我们只好请救助志愿者来帮忙。我们曾经救过一只不小心卡在阳台外的小猫,我们引诱安抚了好久,它才凑过来舔水,整整喝了五分钟。
医生在前线治病救人,我们能做的,就是救助这些留守猫。每个生命都有活下去的权利,而这些小小的、毛绒绒的东西,牵引着这个城市无数人孤单的心。
6、疫情下的教科学院
2020年2月3日,教科学院辅导员在疫情防控期间告同学书:鼓励同学们同心协力、科学防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一起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2020年2月6日,教科学院学生会告全体同学抗击疫情倡议书:对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我们要始终坚信冬去春会来,抗击疫情,教科学院在行动,你我在行动。
2020年2月7日,教科学院召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学院党政领导和全体班主任参加会议。
2020年2月8日,我院召开了教科学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鞭策全体学生干部明确责任担当,主动作为。
2020年2月9日,教科学院战疫情。教科学院的湖北籍同学纷纷通过视频给母校报平安:“报告母校,我无恙!”
2020年2月10日,开展教科学院“众志成城,共同抗疫”征稿活动,号召同学们将众志成城、共抗疫情的决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讴歌战斗在疫区前线的最美中国人,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2020年2月11日,制定要求防控学生工作方案。 期间在学校和学院的领导下,我院师生通力合作,主动作为,配合学校返校复学工作的相关安排,通过QQ、微信等方式安抚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与祖国同命运,与人民共患难。
http://www.dxsbao.com/art/32225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