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从高考升学看教育的不公平
1:高考中的加分政策
从1987年开始,我国开始实行高考加分政策,在我看来,这是导致升学不公平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在2014年取消了一些竞赛加分的情况,但其他项目仍然不可忽视。少数民族、军人子女、烈士子女、农村独生女等等加分项还是侵蚀着教育公平。
高考对每个学生有多重要已经不言而喻,这是人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苦读十来年的寒门学子望着高考来改变自己的命运,甚至是一个家庭的命运,所以教育公平在高考中尤为重要。我记着我高中时,老师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一分压倒千人”,多一分就意味着你在填报学校时能有更多的机会和选择。然而那些能加分的学生在起点上就比我们高了5分,可想而知,在省级排名上,那得是多少名的差距!就像光着膀子拿着匕首的人与穿着铠甲拿着长矛的人相互决斗一样的不公平!而这些加分的原因看似有理有据,但当它脱去华丽的外衣,其本质也不过是赋予一定的人一定的特权,违背了教育公平。
2:地方保护政策
不同地方的大学在不同的省市选择录取的人数存在着较大差异。而这种差异尤其表现在学校所在地所属省市,其次表现在沿海发达城市。就拿我家乡的一所一本学校来说,它在我们那的招生人数有接近一千人,而分配到其他省的名额不过几十人,由此就可以窥见全国大学的一个情况。其中特别是沿海城市和首都,它们发展快,经济条件好,是很多学生向往的地方。但对于内陆的同学来说,考这些地方的学校是很不容易的,他们给的名额很少。因为地方需要保证和提升本地区学生的一本就读率,外地学校对本地招生较少,那就只有从当地高等学校入手,保证上级所希望看到的教育质量。这就导致学生考外地学校日益艰难,而学校所在地的学生就相对来说容易得多。除人数相差巨大外,收取专业类别也相差大。即外地学校在除它之外的其它省市所收取的专业极为有限。这就导致其他省市的学生若填报这个学校很可能就读不到自己想要就读的专业。这些恰恰体现了外地学生和本地学生在这一问题上面临的教育不公平。
3:经济状况的局限性
有一句话说的没错,“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不公。第一点,重点高中招生除考试成绩外,还存在一种择校方式。经济状况好的家庭的孩子,可缴纳择校费进入重点高中以获得优质教育之源。换句话说,中考成绩只是形成一个初级门槛,在经济条件起了一定助力的基础上,才形成最终的门槛高度。第二点,高中时家庭条件好的孩子他可以通过课外补习班来提高自己的成绩,缩短自己与优生之间的差距。穷人家的孩子除了靠自己平时的努力外,无法获得这样的外来助力。第三点,高考填报志愿时,城市的消费力不会成为经济条件好的学生的考虑因素,而对于寒门子弟来说,学校所在城市的消费不得不成为他们考虑的其中一个因素。
http://www.dxsbao.com/art/32226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