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之子归穷泉,幽隔愿安息

来源: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作者:肖旭

之子归穷泉,幽隔愿安息

——浅析《云中记》中的自然生命观

阿来的长篇小说《云中记》是为纪念2008年的汶川地震而作,经过十年的酝酿,完稿于汶川地震十周年。该书之所以要经历如此长时间的积淀,并非阿来胸无点墨,也非其黔驴技穷,更非其江郎才尽,恰恰相反,原因在于他认为绝对不能轻易触碰这场突如其来而导致几万人丧命的悲剧,如果写得不好,就愧对在地震中失去了生命的那些人。并且他觉得我们不能带着灾民的心态写地震灾难,因为灾民的心态就是希望被别人照顾。我们应该要写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如果领会不出这个东西,要么就写得哭天哭地,要么就写成好人好事,因而他迟迟未能下笔。

《云中记》写的就是一个人和一个即将消亡的村庄的故事。祭师阿巴在浑噩小半生之后突然觉悟,毅然决定回到已经荒废许久并且即将随着山体滑落永久消失的云中村去。回去干什么呢?回去安抚亡魂,祭祀山神,履行身为祭师的责任。在云中村中挨家挨户的招魂做法之时,阿巴触景生情,感世伤怀,围绕着对一个个死伤乡亲的命运追忆,回顾了云中村50多年的历史沧桑。随着云中村的消失,祭师阿巴也随之消失了,他最终把自己的生命和灵魂献祭给了故土。

阿来自称该书是为写出对生命的敬畏,对人性的尊重。阿巴只是一个半路出家的祭师,因政府重视文旅产业的发展,而从政府所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班培训中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称号。然而阿巴却是能够摆正自己的身份,承担身为祭师的责任,他时常在想:“这世界到底有没有鬼魂,万一有的话,云中村的鬼魂就太可怜了,活人可以移民,那死去的鬼魂移到哪里去呢”。鬼魂的有无未可知,但是阿巴能够思索到死去的鬼魂,能够为死去的鬼魂而忧虑,并不是因为他愚昧迷信,而是因为他给予了鬼魂与人一般的地位,反映在其后的是阿巴对生命的敬畏。鬼魂是人们构想出的一种介于活人与虚无之间的生命,是人死后所化,或许他们并不存在,但是他们都曾作为活人而存在过。对鬼魂的敬重彰显了一种对生命的敬重,因为其还有着更重要的一层含义。现存的云中村人都有着亲人在地震中不幸遭难逝世,如今他们的生活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新的村子中渐渐回归正常,但是那场地震永远都是幸存的人心中最痛楚的回忆,他们受到的心灵创伤是无法估量的,逝者已去,幸存的人才显得尤为重要。他们不应一生活在地震的阴影之下,他们未来的道路依然很长,只有摆脱过去,才能迎接更好的未来。在地震中失去的有祖祖辈辈生活的云中村,有自己的亲朋好友,祭师阿巴安抚亡魂就是安慰现存的人,希望他们可以忘掉过去,重新面对美好的未来。

阿巴的外甥仁钦也是书中一个重量级人物,在他身上也能彰显出对生命的敬畏,对人性的尊重。他是县里派来云中村救灾的领导小组组长、瓦约乡的乡长,在地震时全力抢险救灾,地震后又为新生的瓦约乡鞠躬尽瘁。在他身上体现的更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一切为了人民,以人民为中心,无疑宣扬的是一种对生命的敬畏,体现的是对人性的尊重。“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瓦约乡长正是在为民殚精竭虑之中显现生命的意义。

《云中记》中还体现了一种自然神性的特点。该书主要以地震为描写方面,但并不是为了对地震大加批判,而是说明了地震是自然神力的安排。云中村是大地上的村落,地震后倒塌的村子依然是大地的一部分,因而阿来在描写云中村消失时是平静悲壮的,并没有对地震的怨恨。此外云中村人世代信仰苯教,他们相信山神的存在,在地震到来之时还一度认为是山神抛弃了他们。这里的山神其实可以理解为自然神力的延申。阿巴在地震之后回乡依然选择祭神,这充分的体现了阿来对自然神力的敬重。阿巴最后在山体滑坡之际,伴随云中村的废墟,坦然沉入江中,无声的显现出人类在自然伟力面前的渺小,颇具感染力。

虽然全书笼罩在一种庄严肃穆的悲悯氛围之下,对书中亦有对新生生命的礼赞。阿巴回到与世隔绝的云中村并在此生活了六个月。在这六个月里,他与两匹马为伴,喝的是泉水,吃的是糌粑,闲时还刨地种菜;他与柏树、杉树、樱桃树,以及长着羽状叶子的花楸树做伴;他与忍冬、绣线菊、鸢尾花,还有香得让人头晕的丁香花生活。在他的菜园里,无需照顾,很快就会长出一片又一片芫荽、胡萝卜、菠菜和蔓青,吸引着从雪山上下来的雄鹿清晨来用前蹄叩响院门……此时的云中村俨然已是生机勃勃,一片欣欣向荣之景。此时此刻,自然神性赋予人类的情景是如此的静谧、温柔和慷慨。但是在阿巴祭神抚魂、述说往事之时,又是那么的庄严、肃穆、悲悯。在此过程中突然插入了对新生生命的礼赞,使人眼前一亮,更是让全书的感情基调不再单调,同时也与书中的主题呼应。

总之,阿来在《云中记》中表现的自然生命观是对生命敬重、对自然神性的崇拜。全书的字里行间虽然透露出悲悯之情,使读者自然地心情沉重。但他书写的态度是积极向上的,引导着读者对生命与自然神性做出深入思考。阿来说“我要用颂诗的方式来书写一个殒灭的故事。我要让这些文字放射出人性温暖的光芒。”因而他用宗教观念与世俗亲情相结合的方式,来书写重视亡魂的意义。从宗教生活救赎的意义上,来思考活着的人应该如何悼念死去的人、如何重新开始新的生活。《云中记》以一种庄严、崇高的精神,书写了天地万物、芸芸众生,小说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万物的尊重,充满了对万物众生平等的认识,充满了对自然神性的深深敬畏,充满了一种超脱凡俗的理性与感性相融合的神性光芒。

逝者已去,愿得安息。生人依旧,幸福久安。

http://www.dxsbao.com/art/32855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心手相牵,同行有爱:以爱之名,共舞希望

心手相牵,同行有爱:以爱之名,共舞希望(通讯员谭柔)4月3日下午,阳光正好,商学院的四名志愿者满怀热忱奔赴爱萌特殊儿童康复中心,投身于“心手相牵,同行有爱”志愿活动,用音乐与舞…… 谭柔 湖南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商学院青工部门举办“心手相牵,同行有爱”志愿活动

商学院青工部门举办“心手相牵,同行有爱”志愿活动(通讯员谭柔)3月13日下午,商学院的四名志愿者积极参加“心手相牵,同行有爱”志愿活动,前往爱萌特殊儿童康复中心,通过音乐和舞蹈…… 谭柔 湖南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开展壮乡民族特色主题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引导全体党员感悟“家国同源”的文化深意,…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翻译教研室召开教研工作研讨会议

4月2日,外国语学院翻译教研室在教学楼2-402召开教研工作研讨会议。此次会议由翻译教研室主任王鑫主持,翻译教研室全体无课教…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赴新乡、焦作开展专升本招生宣传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专升本招生宣传力度,吸引更多优秀专科毕业生报考,外国语学院招生宣传小组前往新乡学院、新乡职业技术学院、焦…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最新发布

福大学子赴幼儿园开展“厉行节约,俭以养德”主题活动
福大学子赴幼儿园开展“厉行节约,俭以养德”主题活动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关于厉行节约的重要指示,福州大学2018级会计学02班团支部前往福州宝龙幼儿园开展以“厉行节约,俭以养德”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11月12日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守护星星”志愿活动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团委青工部举办“守护星星”志愿活动(通讯员唐黛张柏杨白琳萱)11月12日下午,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团委青工部举办的“守护星星”志愿活动在湖南生命树自闭症儿童关爱中心正式…
生命科学学院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应急演练
为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检验生命科学学院在遇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人情况时的应急处置和救治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院内感染风险,2020年11月10日下午,由生命科学学院疫情防控领导小…
读《俄狄浦斯王》有感
读《俄狄浦斯王》有感近日阅读了古希腊作家索福克勒斯创作的著名剧本《俄狄浦斯王》(虽然心中心系原著,奈何能力有限,只得阅读罗念生先生的译本),再加上最近外国文学沈老师给我们讲的古希腊神话,颇有感…
福州大学 “厉行节约,以俭养德”知识竞赛辩答
厉行节约,以俭养德“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我国诗人李商隐曾在诗中这样说道,由此看见勤俭节约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树立良好家国情怀,福州大学生物科学工程生物医…
校运会落幕,文新院拔萃
校运会落幕,文新院拔萃11月1日下午,天高气爽,秋风习习,为期两天的校运会落下帷幕,由副校长刘建平致闭幕词,他对运动员的积极参与及顽强拼搏表示了高度的赞扬,对所有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表示了由衷的感激…
公管院桃李育学社承办新声夺人初赛
(通讯员赵严潘卓然)11月12日晚,在中和楼213报告厅举办了新声夺人比赛初赛,本次比赛分为四个赛区,由文学院演讲团、商学院朗诵协会、新传院主持人协会、公管院桃李育学社联合协办。参赛对象为全校2020级新生…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访长乐
为弘扬粮食不易、粒粒皆辛的理念,福州大学2018级会计学02班团支部前往长乐区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对农民及相关耕作者的走访调研,了解到每一粒粮食上饱含的汗水,体会到耕作者的辛苦劳作。我们广泛呼吁社会各阶…
厉行节约,以俭养德
厉行节约,以俭养德“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我国诗人李商隐曾在诗中这样说道,由此看见勤俭节约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树立良好家国情怀,福州大学生物科学工程生物医…
新闻与传播学院网媒教师解锁“新技能”,探索教学新模式
本网讯(新闻与传播学院严兆玮)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在发生着改变。一种新型教学方式——慕课,开始走进大众视野。慕课不同于传统课堂,它是以视频的方式传播知识。有着主题突出、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