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红楼梦》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曾经辉煌一度的家族最终也家破人亡。家族的兴衰,几百上千人的人生逆转,令人叹息。从历史的进程来看,随着封建王朝的不断加深,对女性也越来越不友好,而红楼梦却刻画了许多鲜活的女子,甚至发出“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感叹,是四大名著之一,是一个传世经典。
小时候啊,身子弱,每次生病有点感冒什么的,我妈就说我像林黛玉一样弱不经风,希望我长大后像王熙凤一般精明能干。那时还小的我并不懂什么是林黛玉王熙凤,后来长大记事了,性子越发木讷,喜欢看书,就这样开始接触了《红楼梦》。开始读这本书,感觉里面的人都很有文采,看到什么都能做诗,而黛玉更成了我心中的偶像,想象中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样子,很是动人。而宝玉和黛玉更成了我心中的理想组合,对于宝钗最后和宝玉结合,黛玉郁郁而终感到不平。也许这也是我为什么热爱诗词的缘故吧,虽然什么都不懂,但是单单看人家作诗便如此厉害,很是羡慕。从那之后,虽然不曾再通读过这部经典,但始终在我心中有个印迹。
上了高中,我的语文老师是一位退休返聘的老教师,学识渊博。上课不仅仅是传授课堂知识,还给我们读报,告知我们天下事,教我们关心时政,不能做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这位老师是进一步拉深了我对《红楼梦》的了解。他曾对我们说一个人一生有很多经历,而在不同的时间,年龄读同一本书会有格外的体验。让我们好好看看这经典,是值得一生奉读的书。曾叫我们记有《红楼梦》中五个梦,贯穿两条主线,贾宝玉的三个梦,一是梦游太虚幻境,境幻仙姑导引“入梦”;二是梦遇甄宝玉,生活舒适惬意“梦深”;三是梦见晴雯之死,晴为黛影“梦醒”。这三梦是爱情的悲剧。王熙凤的两个梦,一是秦可卿的临时托梦,贾府兴盛刚开始,元春入宫;二是某位娘娘派人要一百匹锦,不给便夺,元妃失宠。这是贾府的兴衰。我更是了解了金陵十二钗为:林黛玉、薛宝钗、元春、探春、史湘云、妙玉、迎春、惜春、王熙凤、巧姐、李纨、秦可卿。因为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我又重新拿起了这部经典。
关于四大名著的描写有很多版本,我比较喜欢一个文艺版本,《水浒传》是大河向东流、《红楼梦》是妹妹几多愁、《三国演义》是长江东逝水、《西游记》是猴子心悠悠,更有人调侃到生在《水浒》的世界,却有一颗《红楼》的心,在《三国》纷争的时代,偏独自去《西游》。其实四大名著我都仔细读过,其中最爱的还是《红楼梦》。里面人物形象刻画细腻,通过文字,感受这个人曾经坎坷的一生,还有许多场景的描写也十分逼真。一本书,一个角度一个世界,换一个角度又是一个新的世界。初读经典,感受的是宝黛的凄美爱情,再读时,发现每个女子都有自己辉煌的岁月。一群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却因为种种原因,或惨死,或削发成尼。这不仅仅是歌颂古代女子的美,更是鞭笞封建社会对女子的折磨压迫。封建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靠着祖宗的基业,败坏家族的名声,家业兴衰靠妇人的宠失来维持,实在是令人不齿,令人唾弃。更有因为封建礼教,身份尊卑而迫害正值青春年少的女子,每每看到这里,真的很想从书中把他们拉出来打一顿,为这些女子所惋惜。
目前我们国家有专门研究《红楼梦》的红学,横跨文学,哲学,史学,经济学,心理学,中医药学等多个学科。且研究效果十分显著。虽然这本书里面许多东西我还不懂,但还是激起我莫大的兴趣来研究。常言道,活到老学到老。一部经典之所以是经典,是因为它不但历久弥新,而且常读常新。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奉为经典的著作,在不同的年龄会有不同的体会,小时候也许是看个热闹新鲜,长大了或者就能理解其中的深意。
“悲喜千般同幻泡,古今一梦尽荒唐。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红楼梦,绚丽繁华,一纸荒唐的大梦。
http://www.dxsbao.com/art/33324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