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刺猬的优雅》书评

来源: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中文系 作者:魏积栓

《刺猬的优雅》书评

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有过这样的思考:“人为什么活着,活着又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又没有标准答案。这类人似乎是对现状有些无奈,又向往更好的明天,不妨从《刺猬的优雅》中寻找一些答案。

妙莉叶·芭贝里不仅是一位作家,还曾在诺曼底教哲学,这本书以小说为载体,从文学层面和哲学层面深入剖析人性,达到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生命意义探索的目的。此书更有对以往“女性美学”的超越。

《刺猬的优雅》以巴黎的一座高级公寓为背景,讲述门房勒妮及少女帕洛玛,观察成年人之间的恭维与肤浅,勒妮年过半百,在高档公寓里当门房,进出的人们瞧不起她,以为她就是个肥胖的靠肥皂剧度日的寡妇,可谁知道推开那扇门,她拥有的可能是个比他们都要丰富的世界呢。而帕洛玛作为一个十几岁的女孩,看不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在小说一开始就决定要自杀,因为她觉得和金鱼一样的人生毫无意义。这一老一少因为日本房客小津格郎先生的到来而被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最后,因勒妮的意外死亡,帕洛玛放弃了自杀的计划。帕洛玛也在勒妮的生命历程中发现了生命的意义而决定直面人生。

死亡是一件很平常的事,重要的不是死亡,而是死亡的时候你在做什么?如果说,死亡是一出悲剧,那是因为它将我们与爱人分开,与亲人分离,与友人分别,那它的确是一出悲剧,让人忧伤得如幽邃的山林。可是,即便如此,死亡的价值必须被我们正视。不能因为有了想死的心,就整天浑浑噩噩;重要地不是死,,而是在死亡的那一刻,你正在做什么?若是一切都毫无意义,那起码要勇敢地去面对。勒妮死亡的时候正准备去爱一个人。生命或许如此,送给你绝望的同时也送给你很多美好。

人性的高贵来自内心深处,与外表、职业或财富无关,更来自灵魂的优雅。从表面看,勒妮是一个丑陋、肥胖又孤独的中年妇女,一个贫穷自卑的门房。其实她热爱读书、看电影和听古典音乐,对绘画、茶道、家庭装饰都有自己的见解,是一个具有极高艺术审美眼光的人。同时,她还是一个对各时期西方哲学都有所涉猎的思考者,常常对美、对生命的价值与人生意义进行深刻的思索。这个外表冷漠、邋遢的门房,虽然给人“满身是刺”的感觉,但在精神世界里却是一个非常优雅的女性。“外表全是刺,防守严密,内心却像刺猬一样细致,喜欢伪装成懒散的模样,特别爱好孤独,而且非常优雅”是对其最好的描述。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像勒妮一样的社会底层人,尽管做着平凡的工作,但他们的心灵优雅且高尚,默默地闪烁着人性的光芒。但是,不乏有一些外表光鲜亮丽,身居高位的人,他们的心灵甚至不如一个底层人,做着见不得人的勾当,让人愤怒。

小说的最后,因勒妮的意外死亡,帕洛玛放弃了自杀的计划。因为她已经懂得,“在偌大的世界中,我们会因为这份珍贵的懂得而不再孤独”。人之所以感到孤独,是因为不被理解。万事想来都在我,我们只能自我救赎,鼓足勇气,冲入未知的世界,或许会发现新的希望,也有可能找到生命的意义。人们这种拯救自己的心灵,对美好的向往,正是刺猬能够保持优雅的关键。

我不认为作者在轻视生命,恰恰相反,她告诉人们死亡就像街道的一片瓦片,不知何时会落在倒霉行人的头上。那一刻死亡并不重要,因为你已准备好去爱。最后,勒妮对帕洛玛说的几句话:“但愿你的未来和你期许的相当”,似乎也是对我们说的。此时,对于生命的意义以及如何优雅地生活,我们心中应该都有了答案。

http://www.dxsbao.com/art/33345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保险责任行 实践致青春:江西师大学子下乡进行保险宣传及调研

为响应十九大号召,坚持“大扶贫”的格局,深入了解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的农村发展状况,传递保险惠民好声音,8月12日,江西师范大学“致青春”文化艺术服务团的队员们走进海会……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艺”路坎坷 青春不忘:江西师范大学“致青春”文化艺术团抵达海会镇

为提高留守儿童的艺术修养,丰富其暑期生活,推进乡镇基础艺术教育的发展,8月11日上午9点,江西师范大学“致青春”文化艺术团全体师生出发前往庐山市海会镇开展艺术支教、文化调研……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服务提升自我,实践筑起希望

7月9日至7月15日,江西师范大学三院联合“七彩假期”教育关爱服务团在南昌市湾里区太平镇狮峰学校开展了为期7天的暑期三下乡活动,并在志愿者们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圆满成功。形式多样……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助力乡村振兴,共建美丽中国

7月14日至20日,江西师范大学城市建设学院2018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18名大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以“助力乡村振兴,共建美丽中国”为主题,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三下乡:驻守灵秀车盘,携引稚童晤自然

7月23日下午4时许,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第四届江西省大学生环教营(下文简称“四环”)抵达上饶市武夷山镇车盘村,开展为期十五天的环境教育系列……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放飞青春梦想 追寻历史文化

盛夏的八月,刺蛰的阳光照射在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脸上。8月11日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暑期实践队队员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海会镇,用青春与热情展开暑期三下乡社……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长城悬臂护家国,嘉峪城关连丝路

忠诚守护着中华民族的万里长城,传播着中华文明的丝绸之路,在华夏版图上蜿蜒向西,终在河西走廊山脉之间的甘肃嘉峪关上交汇。7月14日,江西师范大学商学院“普及丝路文化,助推美丽陇……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东方艺术明珠的呐喊:倾听壁画的声音

丝绸之路,这一跨越千万里、连接东西文化的长廊,展示着数千年人类文明交融的历程。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不断深入,位于古丝绸之路黄金地段的敦煌更是受益良多,而敦煌莫高窟,则……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心语为墨,筑梦成歌

在心灵的幽深处,有一片梦幻的净土,那里的话语如星子般闪烁,等待着被描绘成璀璨的画卷。“心语汇梦”志愿服务活动,恰如一…

树达学院开展“保护母亲河,我是河小青”志愿活动

学院青工部、青发部开展“保护母亲河,我是河小青”志愿活动(通讯员黄颖曦彭湘)11月23日上午,我院文法系青年志愿者工作部…

“政青春,惠社区”:公管院学子深耕养老志愿服务

随着“政青春,惠社区”养老志愿活动的持续推进,公管院的学子们再次深入社区,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对老年人的关怀与服务。本周…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公管院学子社区服务成效显著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项目实施以来,社区居民的满意度显著提升,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也得到了大幅改善。公管院学子们的专…

公管院学子社区助理服务显成效,居民满意度攀升

在推动社区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征途上,公管院的学子们正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他们以社区助理志愿者的身份,将…

最新发布

感恩的心 ——感谢我身处黑暗时光明中向我伸出的每一双手
大家好,我叫胡家利,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我来自国教193班,很高兴今天可以站在这里,正式地对帮助我的祖国、支持我的学校和鼓励我的同学们表示感恩。首先,我要感谢的是这些年来国家愈发完善的扶贫政策,它…
新时代新征程
新时代,新征程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这是我们…
校风大家谈
校训,作为学校育人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是学校为树立优良校风,培养良好学风而制定的,要求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的思想规范和行为准则.我校的校训为“知行日新,至善至真”,校训是校园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具…
给五年后的史同学
写给五年后的自己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五个春秋不过转眼之间,但这五个春夏秋冬,足够让我褪去稚嫩走向成熟,让我告别懵懂走向独立,即使回首往事,也会不觉遗憾。五年后的我,你好呀,现在的你,应该在工作…
地理与环境学院 第一次团员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研究生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12月10日,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第一次团员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研究生代表大会在大学生就业孵化基地隆重召开。校团委副书记郑金鹏、学院党委书记钟秀芳、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山峰、学院团委书记李妮…
心向党向太阳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一心救中国。中国共产党是把泥泞小路变成宽阔大道的压路机。是把低矮瓦房变成高楼大厦的春雨。共产党在我心里是真切而伟大的。当我们在异国他乡孤独彷徨的时候,当我们饱受战…
阅读经典之走进宋词
《走进宋词》相比于唐诗的豪放张狂,我更喜宋词的委婉绵长。初读宋词,便觉其词美,充满诗情画意,再读宋词,便觉词中的感情细腻,情意绵绵……某春日偶遇雨天,闲来无事,便捧着一本宋词集,坐在书桌前,细…
与二十年后的我的谈话
给20年自己的一封信亲爱的自己:我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态度与方式来给你对话,二十年过去了,你还会和现在的我一样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从来都没有想过要和自己来一个对话,因为你不是他人,你是我自己。每个…
远古声音
远古的声音泱泱古国,悠悠华夏。粗犷而深远,那是历史的声音,卷着传统的气息。五千年的风霜雨雪,五千年的文化传承。终究还是醉了龙的传人。你听,那贾湖骨笛的千年余韵,向现世传递着温情,轻诉着它独特的…
时间洗不去的雷锋精神
时间洗不去的雷锋精神50多年前中国有一个雷锋,从不为个人名利,不为个人得失,把一切出发点都围绕在党和国家,人民的利益上;今天,中国出现了一群“雷锋”,他们也不为个人名利,个人得失,国家有难,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