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是中华民族和中国的象征。自古以来,黄河这一形象就常出现在各个诗人的笔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王维笔下的吞吐日月、雄奇瑰丽的黄河;“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王之涣笔下的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的、气势磅礴的黄河;“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是刘禹锡笔下的宛若一条飘带,弯弯曲曲的黄河;“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李白笔下的从天而降、一泻千里的黄河。
黄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是我们华夏的文明源泉,见证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发展,也是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象征。它孕育了中华文明,也孕育了中华儿女,因此也被称为我们的“母亲河”。黄河流域也产生了关于炎帝黄帝等始祖的传说,也一直流传至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我们中华民族先民早期就主要活动在黄河流域,中国早期文化形态主要诞生于此,黄河她哺育了中华民族。我们的先祖在黄河岸边打鱼狩猎,他们在此地繁衍生息,一直为黄河文化的诞生默默耕耘。黄河流域遍布着我们古老的各种石器、骨器、陶器、青铜器遗址。燧人氏发明创造了人工取火的技术,神农氏发明了原始农业,他们拉开了黄河文化发展的序幕。
黄河流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世界古文明发祥地之一。黄河每年都会生产大量的泥沙,其中一部分流入大海,剩下则长年留在黄河下游,形成冲积平原,有利于种植。古代黄河流域的气候比较湿润,并且黄土质地松疏,有利于耕种,发展农业,也十分适宜人类居住。我们的祖先就长期生存在这里,不断发展着黄河流域的文化。
黄河虽然是我们的“母亲河”,孕育了中华五千年灿烂的文明,但自古以来也给们带来了不少灾难。为了治理黄河,黄河的主干道有过不少的改道和迁徙。历朝历代也都在努力的综合治理黄河。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也十分重视黄河的治理,经过科学家们无数次的勘察,人民政府做出决策,最终使黄河溃决改道的现象得到抑制。
从古至今,我们国家都是在竭力保护我们的母亲河。近些年来,随着黄河流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涌现了大量企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量急剧增加,废污水排放量也随之增大。还有部分企业未实现达标排放,农业耕作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每年排入黄河的废污水量不断增加,黄河流域水质污染日益加重。
黄河是华夏的文明源泉,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中华儿女的母亲河,是华夏文明不断绵延发展的根。正是因为黄河流域优良的自然环境,才促进了中原文化的不断发展。所以我们要义不容辞的保护我们的母亲河,并且深入学习、认识黄河文化的历史地位与时代价值,竭力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也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增强我们的民族确认同感,维系我国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作为炎黄子孙,保护母亲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尊重文化,保护黄河自然生态,保护好华夏的文明源泉!
http://www.dxsbao.com/art/33360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