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不夺桂冠誓不回,哪怕消得人憔悴

来源: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中文系 作者:古路南木

不夺桂冠誓不回,哪怕消得人憔悴

以前想到高考总是让人怦然心动的,现在想起高考总是让人陷入沉思的。

心动那是有梦想在支撑。高中时走在休闲道上,会时常看到前辈们的光芒和他们所去的大学方向,走近光荣牌时会不禁自喜,偷偷记下前辈们姓名和大学的名称,倘若学习累了、倦了时候就拿他们激励自己,优秀的人,才能配上优秀的大学。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把梦想转换为如同马儿一样前进的动力,才不会辜负在所有时光里所付出努力。高中很苦,三点一线的日常生活学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真想一眼望川。我当时把人大定位成自己的梦想,每当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会看看自己写要去人大的字迹,顿时让脑子清醒三分,人大是信仰,更是我懒惰时的警醒。

沉思那是有结局不满意。第二次高考那会儿我已经竭尽全力,进考场前一分钟我仍然在复习,可中间还是出现了小插曲,前几场的考试还算顺利正常发挥,激动的心情愈演愈烈,考完就解放了,考英语时不在状态,结局如我所料英语只考了104分,是有一些惋惜,只能去一个不太了解的学校。

守得云开,才能见月明。

无论最后的成绩如何那都是努力的结果,要把事情看淡一些。我虽然错失了爱校,但在现今的大学中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过着充实而又自由的生活。高考中每多考的一分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少考的一分是为了去不一样的城市遇见不同的人。

高考这个词是最能触动人心的,提及高考就会回想起高中痛并快乐着的时光,我一节晚自习有时候只能力所能及做完一道数学大题,严重怀疑自己脑容量有限,是一种在会与不会做边缘煎熬的痛楚,有时又会因为一道尘封已久的题突然会解而欣喜若狂。

高考乃是一锤定音。三年、四年或者更多的付出就是为了高考最终的结局,我这个人心理素质差到极致,考试时手紧张到出汗,心跳加速,血压上升,我这样说一点也不夸张。只能在一次又一次的考试中克服,考试前我都会告诉自己:“无论结果怎样我都会坦然接受。”这样才能够减轻紧张的程度。

一个生活在农村的孩子,如果他不参加高考,怎样才能进入上层社会?

有人会说创业、学习技术什么的,可是没有钱,没有背景,这些是很难实现的,白手起家的人很少,不上学就能当老板的人也很少,我不否定有这样的事情存在,我也不否定别人家里有钱有关系,所以不要被这些表象所迷惑。

读书学习才是让农村的孩子脱离困境的最好方法。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也是出身农村的,上了大学才知道外面的世界很大,大的让人眼花缭乱,大的让人不可思议。

我刚去大学那会儿,什么都不懂。办一个手机卡就能连上学校的无线网,吃饭、洗澡、喝水,一张校园卡就能搞定,尝试了很多之前从未听闻的事物,学校图书馆也是开放的,满足了这么多年看书不用付钱的愿望,这些话说出来肯定会有很多人感到好笑。

人嘛!不都是在别人的笑声中长大的。家庭是无法选择的,可以后的生活是可以改变的。

河南省的高中称为监狱。我们河南本难,在河南提高一分可以干掉两千人,高考就如图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学校采取强制性措施,功利性学习。学校的大门是禁闭的,不允许学生出入,周六有两个小时的活动课,一个月回家休息一天,暑假假期一个月,寒假十多天。

高中知识的确是晦涩难懂的,高中生活的确是煎熬,与高考无关的知识都不会讲,因为是纯粹的浪费时间,学校老师也是以成绩论学生的,排位置、参加竞赛考试等都是按照学号来的,学号也就是成绩的排名。

第一年参加高考我失利了,觉得高中三年的努力真的是白费了,那一刻有一种深深的负罪感。

我不想成为一个平庸的人。

考虑了很久之后,我决定去复读,但是没有过一本分数线,复读需要交八千块钱的学费,我有些犹豫了,出生在农村,家人都是农民,八千块对于我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也许就是城市中别人一个月的的工资,交学费前那一夜我哭了,哭得痛彻心扉,我恨自己的无能为力。

高四成为了我永远不可磨灭的印记。

复读班有一百多人,别人都很优秀,我本来就是一个很笨的女生,学什么都是比别人要慢,有时候也记不住,对一个文科生来说,早上的时间是特别宝贵的,早自习都要背文综,英语只能在下课十分钟的时候背诵。

只有上了高四之后才会知道自己是多么的努力。

每天早上五点起床,第一个去教室背书,早上跑着去吃饭不喝粥,喝粥会浪费时间,多买两个包子,放到中午吃,那样就可以省去中午吃饭的时间做数学题,午休睡十五分钟就够了,不敢松懈,经历过一次高考之后,就会很害怕梦想破灭。

课间都是安排背单词或者做文综,文综每一科每天都要做一百多道的选择题,就为了练习手感。

晚上不吃饭,节省时间背单词,晚自下课后去厕所刷牙,晚自习有三节,第二节下课可以去,回到宿舍可以节省点时间学习,牙刷就放在班里,看着别人异样的眼光,也不知道当时有多大的勇气,如果放在现在我不能保证我一定还能做到。

都说努力的人是幸运的。

也有不幸的时候,就是长期消耗体力,身体吃不消,会经常性的发烧、拉肚子,对于这些事,我也早已习以为常。就算再坚强的人去了高四也会顶不住,月考、联考考不好是时有发生,现实与理想之间总是有一定的差距,可望而不可及的分数会让人陷入迷茫之中。

有时候老师们会在班里放一些励志的短视频,时刻提醒着同学们要全力以赴备战高考。

当时看了北大宣传片《星空日记》深受感动,男孩何晓东从小就做着摘星星的梦,但是这对于一个家庭困难的孩子来说,这是一个奢侈的梦想。

没有伞的孩子只能努力奔跑,食草的兔子想成为一名警察,贫穷的男孩想要学天文学摘星星,注定是一场兵荒马乱的孤独的战争。王老师慈祥的笑容让他觉得很温暖,在经历了那么多的嘲笑与不理解之后,突然遇到一个懂自己的人,大概真的会忍不住流泪吧。

《星空日记》里,何晓东说:“如果你不能让你喜欢的姑娘坐在宝马车里,你就不该打扰她,免得让人笑话。”江小夏说:“她喜欢的是那个追梦的男人,从五岁开始,等的就是那个要摘星星的人。”努力过后还是会有结局的。

不管怎样,高考依然会如期而至,考试、答题、交卷如往常一样波澜不惊。

奋斗过,拼搏过,就不会后悔。高四收获的不仅是面对困难的冷静与沉着,更是我多年的大学梦,又迎来新的高考季,愿所有人都能交付一张满意的答卷。你只管努力,剩下的交给结局,长路漫漫,总会有到达的彼岸。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http://www.dxsbao.com/art/33366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寒假“返家乡” | 志以星火,原暖冬日——外国语学院寒假“返家乡”社会实

姓名:汪雯班级:英语2301班地点:甘州区东街街道实践感悟:参与这次返家乡实践活动,对我而言是一次宝贵的经历。通过深入社区,我亲身感受到了家乡的发展与变迁,也体会到了基层工作的复……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寒假“返家乡” | 殷殷桑梓情 青春返乡行——新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寒假返家

姓名:王雷班级:建电2301班实践感悟:2025年,我作为返家乡的大学生,在稷山县科协参与了意义非凡的志愿活动。实践中,我参与了科普宣传资料的整理与制作,将复杂的科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寒假“返家乡” | 2025年寒假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心得感悟(二)

姓名:王瑜陶学校:兰州交通大学实践单位:张家川县科技馆实践感悟:在科技馆担任志愿者的这一个月忙碌又充实。为参观者讲解知识、协助科普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看到孩子们好奇兴奋的眼神……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寒假“返家乡” | 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土木工程学院2025年寒假“返家

姓名:闫雪妮班级:水利水电工程2402班实践地址: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双岘镇水利管理站实践感悟:闫雪妮在假期期间,积极响应学校号召,报名参加“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在静宁县双岘镇水里……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寒假“返家乡” | 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土木工程学院2025年寒假“返

姓名:汤万宗班级:土木工程2401班实践地点: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嘉园社区实践感悟:汤万宗在假期期间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在当地社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其主要工作内容为:落实居民居住房屋……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寒假“返家乡” | 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数理学院2025年寒假“返家乡

姓名:辛晓玉班级:数理学院信计2201班实践地点:宁夏银川兴庆区团委实践感悟:在春节期间,我积极响应区团委号召,参与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我协助排查火灾隐患,保障社区居民的生命财产……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寒假“返家乡” | 返乡践初心 青年展担当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青年学子社会

姓名:高馨月班级:信号2404班实践时间:1月22日-1月23日实践地点: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稀土街道民族东路社区.实践感悟:记录1:今天的主要内容是清扫小区的公共区域,包括道路,绿化……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云支教特辑 | “科创强国,筑梦未来“一起云支教志愿者风采展示

姓名:杨天语班级:通信2403班实践感悟:身为大学生志愿者,完成《从“核”而来》——“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录播课程,我心中满是感慨。备课时,先辈们隐姓埋名、扎根戈壁的事迹深深触动我……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最新发布

古建筑“复活记” ——福建工程学院校内修复宁德明清古建筑
在福建工程学院旗山北校区的逸夫楼和苍霞湖之间,一座来自宁德的百年古建筑正重获新生。10月28日,福建工程学院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开办暨历史建筑构件再利用项目启动仪式成功举行。借此契机,福建工程学院…
参观淄博市中心血站
为确保我市无偿献血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保障临床医疗用血,推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让更多的人了解无偿献血,走进无偿献血,更好地做好三献宣传。市三大捐献&红烛公益携山东理工大学大学生应急救援协会40…
远古的 声音
你听过来自于八千年前笛子吹奏的音乐吗?你听到过来自无声的龟甲的诉说吗?你感受到古代先民的智慧吗?二零二零年十一月十日,我听到了远古的声音。悠远的笛声穿越而来,我看到了朴素的先民在辛勤的劳作,看…
在此相遇
在此相遇童年是我记忆中最初的起点,同时也是最值得我去回味的时光。那时候的快乐很简单,没有手机、电脑,有时会和家人在一起看电视,但也会因为看什么频道而发生争吵,老人想看戏剧、大人想看连续剧、小孩…
补齐“三农短板” 全面奔向小康
补齐“三农”短板,全面奔向小康摘要: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村不仅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战场。可是…
《挪威的森林》读书心得
《挪威的森林》读书心得寒假读完这本书之后,连续好几天脑子里都还在想直子、想绿子、玲子。直子最终还是走了。我对直子的死感到惋惜,但又感觉,这似乎是一开始就注定的结局,尽管渡边很努力的帮助她。直子…
暑社会实践
暑期社会实践总结暮然回首,在经历了疫情期间漫长的寒假和全国学生一起上网课后,又迎来了我大学的第一个暑假,不得不感慨光阴似箭般穿梭中的那些无奈。为了使暑假过得更加充实,我决定去社会这个万花筒里去…
疫情知识讲座心得
疫情知识讲座心得在没有听老师的讲座之前,我自身对于疫情的了解也仅仅是新闻上实时报道的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救治人数等纯数字的上升或下降,家人和我的内心会有一丝担忧,但感觉疫情它离我们好远,没有必…
【完满班团】与此聚民·艺出中华——淬炼商学院2020级财务管理03团支部完满超级团支部主题活动
泱泱华夏,大美中华,五十六个民族,美美与共,和而不同。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动力,但少数民族文化却被人们忽视甚至渐渐遗忘,因此,为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
维护生物多样性,共建和谐生态园
维护生物多样性,共建和谐生态园和谐美好的生存环境是我们每个人所喜爱和向往的,但随着社会时代的不断发展,当初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放在现代似乎已遥不可及。在那些看得见的村庄里,草屋野菊、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