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看了吴正宪老师和华应龙老师对《分数的初步认识》课例讲解的视频之后,我发现两位老师都有自己不同的教学方法,通过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比较,我得到了很多启发,对我以后教学活动的开展实施也有很大的帮助。
首先介绍一下两位老师的教材版本、教学对象和教学主要环节,这些是构成一堂课的基本框架。
吴正宪老师所讲解的《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认识几分之几,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小学生,教学环节主要有新课导入、创设情境、动手操作、师生互动和课上提问等。认识几分之几是第七单元教学内容的“核心部分”,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学生简单理解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坚实的基础,教材的安排贴近学生的认知特点。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最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数学学习的机会。”因为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想要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就应该从他们感兴趣的地方入手。吴宗宪老师就是利用了这一点,采用拍掌的方法使学生注意力快速集中,其次说明“半个”拍掌无法实现,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新知的欲望。这种引入模式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华应龙老师《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材版本也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对象是也小学三年级的小学生,教学环节主要有设疑导入、实践操作、提问学生以及课后巩固。华应龙老师在开始讲课前,以领带为突破口,引入今天的学习内容——分数。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们会反复强调“平均分”这个概念,教材中分物的例题,也更容易让学生联想到“平均分”。但对于为什么要“平均分”却没有过多涉及。华应龙老师说,之所以把“分物”去掉,改成“测量”,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在测量时,如果不平均分,那么3/4根领带的长度就不唯一、不确定了,而测量的物体长度是确定的。这个时候学生就会明白,要想统一标准,就必须平均分,这样便使学生能够初步直观感知“平均分”对分数概念的价值。
其次是在教学目标、课堂导入、教学方法、教学流程、师生互动以及教学风格等方面对两位老师进行分析比较。
两位老师的教学目标都是使学生能够理解分数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的具体含义,建立分数的概念,并且会借助实物或图形比较两个分子是1的分数的初步概念,会读,会写。在课堂导入部分,吴正宪老师创设情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单刀直入地开始了新知识的学习。“4个桃子平均分给两人,每人得到几个?”“如果是半个桃子该怎么表示呢?”吴正宪老师先让学生以拍掌的方式回答,又提出了“半个”如何表示的问题,不仅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更能激发学生思考。华应龙老师也是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用领带引出分数,但和吴正宪老师不同的是,华应龙老师从一开始便开始教学生学习几分之几而不是几分之一的概念。除此之外,华应龙老师更强调了“份”,因为先有了“分”,才会有“份”,没有平均分,就没有相等的每一“份”,这等于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渗透了平均分之于分数的意义。
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上,两位老师都采用了讲授法,这是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虽然现在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辅助教学的模式,但是对于小学生这个教学对象而言,课堂上还是应该以老师为主,小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有限,需要老师引导。但是除了讲授法,华应龙老师还采用了演示法的教学方法,这是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方法。课前华应龙老师拿自己的领带举例子,让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分数3/4的具体含义。两位老师的教学流程都非常完整,包含了导入、讲解、提问、变化、板书、课堂巩固和结束几个部分。
师生互动上,吴正宪老师在组织学生运用手中的纸片折出1/2的活动中,面对“不按要求”折出1/4的那名学生,吴老师没有批评或者不理会那位学生,反而用一句“你很有创造力”巧妙化解,深深的鞠躬和真诚的语言给了这位学生莫大的鼓励,同时也激起了全体学生的创造激情。而华应龙老师采取了双向型的师生互动模式,这种互动模式主要表现为师问生答或生问师答等的师生对话形式。在这种互动方式中,师生之间的信息互送、信息互收和互相反馈使老师能够及时解决学生在课堂上产生的问题,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华应龙老师在课堂上也及时处理学生回答问题时没有声音的话筒,减少了时间浪费,也照顾了学生情绪。
最后是在教学风格上,吴正宪老师给人一种亲切和蔼的感觉,她的教学风格清新自然,没有矫揉造作,也没有刻意渲染,而是侃侃而谈,娓娓道来,老师和学生是在一种平等、协作、和谐的气氛下进行着对新知识的探索。华应龙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严肃、不苟言笑,但是当他开始讲课时,也是一位平易近人的老师,没有我想象中的严苛。华应龙老师的教学风格思路出新,设计很有创意,他善于用思维的逻辑力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理智控制课堂教学的进程。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给我印象比较深的就是已经下课了,但还有一点知识没有讲完,华应龙老师先是询问大家不想下课的举手,看到很多同学都举手,才拖了会堂继续教学。平常学生都是很讨厌拖堂的,但是华应龙老师能够和学生商量,倾听学生的意见,这是非常宝贵的品质。
两位老师都是数学课教学方面的名师,通过观看两位老师《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视频,我也总结了两位老师所呈现的异同点。
首先是相同点。两位老师都很注重新课导入,善于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重视学生的诉求,以学生为主,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课堂气氛活跃,能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教学目标清晰,课堂导入方式新颖,教学方法多样,教学流程完整,师生互动适度,教学风格各异。
其次是不同点。一是在学生出现分歧的问题解决上,吴正宪老师向学生提出问题:“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份一定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对吗?”时,学生出现不同的声音,吴正宪老师巧妙地采用小辩论会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小辩论会结束后,她分别紧握着正、反双方同学的手,向他们深鞠躬,使成功者体会到快乐,使暂时失败者找回了面子,这无不表现着吴正宪老师对孩子们的热爱与尊重,体现着吴老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二是在教学内容上,吴正宪老师是按照教材先从认识1/2开始,再认识1/4、1/5等等,而华应龙老师本节课则是从认识3/4开始教学,用他的话来说,几分之一是分数单位,而认识几分之几里有几个几分之一,才真正突出了分数单位,真正让学生初步认识到单位的价值,打破了传统的教学安排,华应龙老师的大胆创新另我耳目一新,感受到了别样的教学活动。
观看完两位老师对于《分数的初步认识》讲解之后,使我受益匪浅,《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生学习分数的第一课,因此对于以后分数的学习,这节课的重要性就突显出来。两位老师都能从根本上为学生灌输分数的知识,使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概念,为以后的分数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吴正宪老师的教学让我明白“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觉得她课堂上关于知识的教学模式是可以模仿的,但她课堂上的那份真诚、热情和感染力,我还需要加强。华应龙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其正确理解分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这也是我需要学习并加强的地方。
而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启示,我也总结了几点。首先我们大家都知道,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生活中处处也都有数学的影子。所以对于数学教学,我认为应寓于实际生活,并且教会学生要及时准确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与有关的数学问题联系起来,借助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引导他们进行研究性学习。
http://www.dxsbao.com/art/33420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