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这次抗击新冠疫情的伟大战役做出总结,即为“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同时习总书记强调这种令人敬仰的可贵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历史的传承,需要精神的辅佐;人民的信仰,需要精神的支撑;民族的进步,需要精神的促成……正是那一种种革命精神的传承,中国才能崛起,才能占据如今的国际地位。作为当代大学生,我在被这种精神折服的同时也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并产生了更深刻的认识。
“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短短二十字,这是疫情期间中国十几亿人民众志成城的努力结果,是千千万万个医护人员用汗水、泪水、血液甚至是生命凝结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剪影,是中国人民在危难面前愈战愈勇,无往不利的关键所在!面对疫情,本该回家过年的他们冒着生命危险用十天迅速建成火神山医院,为生命建起坚固堡垒;面临抉择,本可以在家避难的他们自觉形成组织,为奋斗在前线的医护人员保驾护航;在疫情肆虐之时,党中央为防止疫情继续蔓延,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封锁武汉;为顾全大局,这座千万级别人口的城市以沉默接受了国家的这个决策。湖北省对人员外流实施全面严格管控,这一需要巨大政治勇气的决断,展现了极大的自我牺牲精神。湖北省的局部奉献换来了中国的全局安稳,这是一种代价,也是给中国以喘息的机会,让中国整休过后,全力迎击新冠病毒。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抗疫精神和民族精神。
自疫情在我国出现以来,在党中央的科学领导下,在这场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的全民战“疫”中,中华儿女又一次把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挥洒得淋漓尽致。从守护一个家,到守护一座城,再到守护一个国,所有的人民都自发而主动地加入了这场与病毒的斗争中。960万平方公里国土,处处弥漫着无声的销烟,处处是是抗疫战场,14亿人民群众,人人自发与病魔作斗争,人人是抗疫战士。无论是奔赴武汉前线的工作人员,还是防控当地基层干部,无论是激战病房的医护人员,还是居守家中人民群众,每一个中国人都成为这战场上的战士。这场伟大的“战疫”历程,彰显的是中国人民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可贵品格,是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宝贵斗志,是党中央精准施策、依法防控的科学态度,是党与人民步调一致、守望相助的时代精神。为了疫情防控大局,14亿中国人行动起来,“宅”在家里,以一种特别方式默默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这场艰苦卓绝的全民“战疫”中,孕育并诞生的伟大的“抗疫精神”,就是“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是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精神的最好阐释,是人民奋发前进的强大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又一次精彩迸发。它既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注入了强大动力,给予了最有力的支持,又必定以它的深刻内涵而载入中华民族的伟大发展史册。面对每一场重大灾难,中华民族都会愈战愈勇,而每一次的攻坚克难,都会给我们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防控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全民战争,没有人能置身事外。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虽然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我们仍不能放松警惕,在为抗疫英雄点赞的同时,更应该从抗疫精神富矿中汲取前行力量,自觉担负起责任,积极行动起来,主动作为,汇聚起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
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铸就的伟大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筑起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新的精神丰碑,是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
抗疫斗争的伟大实践再次表明,只要我们党始终为人民执政、依靠人民执政,就能无往而不胜。惟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独占鳌头。在疫情防控期间,“武汉必胜、湖北必胜、中国必胜”的强音响彻中华大地,也传遍世界各地,这是一个国家面对灾难不惊不惧,不屈不折的姿态,这是一个民族无惧于任何挑战的自信。
伟大的抗疫精神,是中华民族又一次写下的彪炳史册的篇章,迸发出激荡人心的力量。伟大的抗疫精神,是我们不畏艰险战胜疫情的强大力量,更是我们无惧风浪、砥砺前行的坚实支撑。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铸就的伟大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筑起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新的精神丰碑,成为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中国精神,使我们面对任何艰难险阻都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我们要继续大力弘扬伟大的中国精神,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勇毅前行。
http://www.dxsbao.com/art/33537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