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对话:马克思与当代中国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商学院 作者:李玮琦 姜晓晨

回顾历史,追寻历史,是为了以史为鉴,以史为镜,古为今用,这也是历史的价值所在。历史是一本厚重的大书,等待着有心人去翻阅,去学习,去研究,去探讨。

岁月远去,距离让我们逐渐看清一部著作的真实眉目,使我们认识并分清一部著作的历史作用和艺术价值成为可能。我们应汲取历史的营养,勇敢而坚定地走向我们所选择的未来。

在千年之交之际,西方学界和媒体把马克思评为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 “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的第一思想家” “千年伟人”,当今,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取得了很大进展,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辉煌的成绩,这一切都进一步表明,马克思及其思想的巨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我想,对今天的中国而言,理解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的关键在于,理解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强起来”的根本意义。走向“强起来”的中国,是否还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在哪些方面对“强起来”的中国还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

毋庸讳言,在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的关系这个关键问题上,存在着不少模糊和错误的认识。大体来说,对立论、外来论、过时论和无用论是几种常见的形式。我们坚决反对这些错误的论断,它们是形而上学地看待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非辩证思维的结果。客观地说,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现实内在的构成要素,中国人民“站起来”和“富起来”的历史已经证明, “强起来”的中国未来将继续证明,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在“强起来”的未来道路上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顺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保障。

然而,我们不能做教条化的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实践的指导与中国实践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当代化,是打破教条主义和虚无主义的基本策略,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内在的历史逻辑。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总是以辩证对话的方式展开。

马克思主义只有在与时俱进的开放过程中才能引领时代的发展,成为时代的旗帜。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指导下实现的,走向“强起来”的新时代,我们建设现代化强国更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强起来”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亦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指导;“强起来”需要聚磅礴之力,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理论的指导;“强起来”需要精神支柱,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指导;“强起来”需要正确面对现代性,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的指导;“强起来”需要大国外交,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指导;“强起来”需要明确的航向,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理论的指导;“强起来“需要正确的方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指导;“强起来”需要推动理论创新,在新世纪将马克思主义推向新的高度。

在马克思与世界关系的思考中, 《共产党宣言》是最重要的经典读本。英国学者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曾经提出这样的问题: 《共产党宣言》将会如何打动第一次阅读它的读者呢?

在我看来,这本令人惊异的小册子具有激情洋溢的信念、高度精练的简洁性以及思想和风格的力量,几乎不可能不俘虏新的读者。它的写作好像是一次创造性的爆发,语句精雕细琢,几乎自然地化为令人难忘的格言,其知名度已经远远超出政治辩论的世界。《共产党宣言》以其深邃的理论魅力和思想力量,冲击人们的心灵,激发起人们的革命精神。《共产党宣言》在政治修辞上具有一种圣经式的力量。总之,不可否认它具有像文学一样迷人的力量。

《共产党宣言》发表至今已经有170年了,即使在苏联的共产主义终结之后,即使世界上许多地方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和运动衰落之后, 《共产党宣言》仍然没有失去它的经典著作的地位。《共产党宣言》至今仍然是理解马克思思想的经典,其中蕴含的思想精髓,仍然是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理论指南。

最后,以靳辉明先生所作的一首诗作为文章的结尾:

“千年马克思”有感

千年逝去话沧桑,济世英才万古铭。

世事变故任评说,马恩真理留丹青。

大江滚滚东流去,百川滔滔一脉承。

世界大同凯旋日,尔辈勿忘祭马翁。

http://www.dxsbao.com/art/33598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访文化会堂,见数智力量——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

寒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走进江西省宜春市的一座小县城——丰城。在这里,他们分别参观了文化大会堂和洪州窑博物馆,对丰城市的红色文化与数智技术的结…… 付旋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浅游博物馆,察不足之处——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

寒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走进江西省宜春市的一座小县城——丰城。在这里,他们分别参观了文化大会堂和洪州窑博物馆,对丰城市的红色文化与数智技术的结…… 付旋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寻迹八一精神,勇担时代使命——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赓续红色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凝心铸魂的新时代价值”,重申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指出红色文化的价值,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程可欣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数智化红色舞台剧,厚植观众长征精神——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

《长征第一渡》是中国首部大型红色文旅史诗舞台剧,于2023年3月23日在长征大剧院首演。该剧由著名导演肖向荣执导,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如360度机械液压可翻转舞台、全景式投影技术等,为观众…… 陈淑情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和红色文化价值。近年来,于都通过数智技…… 陈淑情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追寻红色印记,传承不朽精神

初入红色基地,触摸历史脉搏步入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信仰的力量”展区。大厅正中央,一尊英雄雕塑庄重挺立,展现革命先辈们坚定的神情和无畏的姿态。沿着展厅的路线前行,在抗日战……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跨越地域界限,传承红色基因

离开江西,实践小组北上山东济南,探访济南解放纪念馆。在这座现代化与历史感并存的建筑内,数智化展览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利用大数据分析,纪念馆能够精准捕捉观众的兴趣偏好,…… 李冰冰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数智引擎激活红色文化,驱动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一组来自曲阜师范大学的实践小组近期深入赣鄱大地,走访了包括赣东北苏维埃政府旧址、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济南解放纪念馆、新余革命烈士纪念碑及上栗镇烈士纪念…… 李冰冰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寒假社会实践“红心研墨”:开启教育新篇,擎起知识明灯

导语:寒冬凛冽,却挡不住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团队中姜雯、田浠彤、张秀丽、丁浩然四位志愿者的炽热之心。他们…

访文化会堂,见数智力量——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

寒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走进江西省宜春市的一座小县城——丰城。在这里,他们分别参观了文…

寒假社会实践红心研墨:教育实践新征程,点亮知识新灯塔

在寒冬之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团队姜雯、田浠彤、张秀丽、丁浩然四位志愿者怀揣热忱,奔赴淮安奇思妙艺术培训机…

浅游博物馆,察不足之处——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

寒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走进江西省宜春市的一座小县城——丰城。在这里,他们分别参观了文…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追寻诗仙足迹,探秘太白文化

为探寻城市文化底蕴,激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追求与文化自信,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青史践履,睦邻同行”社会实践队…

最新发布

【教学科研】商学院召开阳光学院三创赛专家辅导反馈会
1月8日上午,商学院于商学楼614召开阳光学院三创赛专家辅导反馈会,出席本次会议有商学院院长于宝琴教授、商学院院长助理吴春琼副教授、商学院党总支书记王福清老师、商学院孙建红教授、商学院杨路明教授以及…
微电子学院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团举行“勇踏新征程,筑梦新时代”主题宣讲
微电子学院党的十九大五中全会精神宣讲团举行“勇踏新征程,筑梦新时代”主题宣讲2021年1月8日下午,山东大学微电子学院寒假学生社会实践团队党的十九大五中全会精神宣讲团举办了“勇踏新征程,筑梦新时代”主…
农村留守儿童生命教育公益项目
作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农村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有效监护和关爱,一些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环境、身心健康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如目前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刑事犯罪频发,农村留守儿童易成为不法分子侵…
《霍乱时期的爱情》中弗洛伦蒂诺阿里萨的人物评论
《霍乱时期的爱情》中弗洛伦蒂诺阿里萨的人物评论滥情的痴情者弗罗伦蒂诺若阿里萨因为一次偶然的邂逅,爱上一个有着美丽的杏核眼,走路像母鹿般欢快高傲的13岁少女费尔明娜达萨,从此开始达半个世纪的漫长的…
著作:改变世界的思想精髓
1848年初,30岁的马克思和28岁的恩格斯合作完成的彪炳千古的《共产党宣言》,是他们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之作,是他们对资本主义历史和时代发展课题回答的经典之作,也是他们实现的人类思想史上伟大革命…
著作:改变世界的思想精髓和理论指南
1848年初,30岁的马克思和28岁的恩格斯合作完成的彪炳千古的《共产党宣言》,是他们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之作,是他们对资本主义历史和时代发展课题回答的经典之作,也是他们实现的人类思想史上伟大革命…
走近:初识马克思主义
回望历史,马克思的诞生让1818年成为一个特殊年份。这位巨人诞生给历史带来的分量,很快就被人们感觉到了。就像65年后他逝世所形成的空白,很快就被人们感觉到了一样。几乎每年,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者都可以找到…
时代与命运
摘要:《共产党宣言》作为世界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部纲领性文献和世界上传播最广的著作,在其发表170周年后仍能感受到其穿越时空的真理光芒与魅力。2018年,世界各国举行多种纪念活动,高度评价了《共产党宣言…
斩获佳绩!教育科学学院首届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颁奖仪式在教育科学学院圆满落幕
为提高我院学生教师技能培养质量,加强实践应用能力,提升教学整体素质,由我院学习部组织举办的中外合办项目首届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于12月17日下午于A6-321成功举办,并于2020年12月29日进行颁奖仪式。会议开始,…
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颁奖词】舍半生,给茫茫大漠。从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心归处,是敦煌。【颁奖词】青春刚刚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