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上周五,许多人的同学群里突然被这则消息刷了屏——“湖南高校女生被拐卖、挟持甚至杀害”,虽然随后发布了辟谣消息,但至今去搜索这条新闻下的留言,还是有很多网友在不停地询问:“是真的吗?”“吓死宝宝了”。
从北京鼠疫到,我们生活在一个谣言满天飞的时代,不说别的,当你打开家族群,除了各式各样的中老年表情包,看到最多的就是“惊!冰箱里这种肉吃一口老十岁!”“看了这篇文章,你的早餐还敢吃包子馒头吗?”这种神奇的养生帖子,但当我们某天真的尝试着点开链接时,屏幕上跳出了一行字——此账号涉嫌违反巴拉巴拉规定,已被屏蔽。
事实上我相信在座各位很少会去主动关注这类消息,毕竟我们大多数人还是宁可奶茶来续命也不愿保温杯里泡枸杞的当代熬夜新青年。但如果我们刚刚熬夜付完尾款,第二天就听说“从北京开往湖南的百世快递车被烧了”,那效果真可谓是“垂死病中惊坐起”,哪怕你压根没有百世的快递。
面对谣言,不传谣,不信谣,保持高度的分辨能力,几乎已经是每个人的共识。所以我们今天先不去赘述对待谣言的态度,我们来看看——谣言,是如何产生的。
从传谣者的社会心理层面来看,在以往信息不发达的岁月里,谣言首先是一种社交货币。非常讽刺的是,从小到大我们都被教导交朋友要真心诚意,但往往真正拉近人际距离却正是靠那些虚假的谣言。我们用对自己来说无关痛痒的谣言当成货币递给他人,对方则回报你亲密的关系和温暖的友谊。而人类作为社会性的动物,总是出于对被孤立的恐惧而被谣言的强大凝聚力裹挟,最终沦为了下一个传谣者。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初始信息的多次转述会导致信息的失真,就比如综艺《王牌对王牌》中的传声筒游戏。
除此之外,信息上的不对称,政府公信力下降和生活上安全感的缺失,都给了造谣者许多可乘之机,便捷的网络则让谣言传播搭上了升天的快车,最终将无数缺乏足够分辨力的群众卷入虚假的漩涡。
我们可以看看造谣者是怎么对湖南网红美食——长沙小龙虾下手的。
先来看原材料:已知1、小龙虾生命力顽强,在污水中也可以生活2、污水中有很多重金属
现在到了我们大显身手的时候。第一步,削平。删删减减以后,就变成了小龙虾在污水中生活;第二步,组合。小龙虾在污水中生活,所以身上有很多重金属。第三步,放大。小龙虾在污水中生活,身上的重金属超标几百倍!最后套用模板——必转!为了家人的健康!上海市某医生揭露:小小的小龙虾,每一只都包含着超标几百倍的铅、汞、锰……一篇微信谣言就新鲜出炉啦。
非常容易,却也非常高明。国际上有一个谣言公式
R(rumor谣言)=I(importance重要性)*A(ambiguity模糊性)/C(criticism公众批判能力)
它从数据上告诉我们面对高明的造谣者和纷繁复杂的信息,提高自身分辨力的义不容辞。
这个时代传谣的成本实在太低了。随手转发,跟风留言,上去的是热度,下去的是我们每个人灵魂中独立思考的温度。我想请大家想一想,如果每一次我们怀着兴奋、震惊或者不安的心情,着急地转发一个未经求证的消息前,都需要对每一个可能受到波及的人宣誓——我愿意承担传播该言论带来的一切后果,那么,我们触摸屏幕的手,会不会有一瞬间的犹豫呢?
我们心安理得,是因为在谣言的漩涡中找不到细小的一缕水流——可当因果报应真正降临,请我们扪心自问,我们承担的起吗?我们传播考试范围的谣言,后果可能是期末集体挂科;传播香蕉致癌的谣言,后果可能是大量蕉农一年的辛苦付之一炬;传播某个明星的谣言以致造成网络暴力,后果可能是一条鲜花般美好的生命的逝去。每一片雪花不一定都不无辜,但一句句轻飘飘的“我也不知道,别人都这么说的”,“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身后,可能都生着一双双泣血的眼睛。
谣言永不止歇,但身为一个拥有独立思考能力和社会责任担当的当代公民,尤其是承接为时代肃清弊病重任的当代青年,理性的道德永远应当战胜不负责任的随手转发。
http://www.dxsbao.com/art/34148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