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薄一波同志将个人回忆和对历史档案和文献、中央领导同志的选集、文选以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关于重大问题的总结和根据新情况做出的新的重大决策的学习与研究结合起来,如实地反映历史发展的进程。

(图为正在阅读中的笔者)
本书上册主要回顾从接管平津、创建新中国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八年间的重大决策与事件。总览全书,薄老总是强调,分析历史事件要采取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应该全面了解当时的国内外形势,不能现在的眼光去苛责前人,更不应该妄加批判先贤。努力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去学到应该学到的东西,这才是更有助于我们当前的和未来的工作的方法。还能感受到薄老作为久在经济战线上工作的老同志对经济问题的独到见解,以及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经济建设的高度评价和谆谆告诫。

(图为部分读书笔记)
作为苏联援助我国时期的亲历者和经办者,薄老在如何正确认识包括苏联在内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援助这一问题上,做出了公正的回答。他说,每当回顾“156项工程”的建设,总是想到不要忘记斯大林和苏联人民,不要忘记来华帮助过我们的苏联专家;当时苏联政府提供我们的援助,虽然不是无偿的,确是真诚的。
还有一点也值得我们永远学习,那就是薄老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全书字字句句可见薄老对中央决议的拥护和对党中央的坚决服从。回顾过去,即使在被批评、“误会”时,他也坚信党的自我净化能力,坚持组织原则、顾全大局,敢于作自我批评。正如薄老所说“党内的矛盾和斗争虽然复杂,发生了一些误会、委屈和失误也是难免的,但是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有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党的骨干和丰富经验,误会可以解除,委屈可以澄清,失误可以纠正,而任何分裂党、毁坏党的事业的行为都是不可能得逞的。这正是我们党的强大生命力的表现”。
http://www.dxsbao.com/art/34161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与济南救助管理站妇女、儿童救助保护中心主任陈晓黎面对面 在妇女、儿童救助保护中心,我们见到了陈晓黎主任。今年是她在济南市救助管理站工作的第二十二个年头,被问及二十二年……
陈志茹 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我们的工作其实就是为生活无着的人们提供一个温馨的家。” ——题记 有一帮人,他们默默无闻,无论严寒还是酷暑,都能看到他们开着救助车行驶在街道上。他们是救……
伊鹏 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写在前面 七月末八月初,带上行李箱和一颗好奇的心,我们来到淄博市救助站,在这里开始了我们的社会实践。从一开始对救助站并不了解,到去汽车站做社会实践调研时的半知半解,再……
陈璐 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生命从这里开始变得幸运 从前的我笃定这个社会是冷漠的。每个人都应该独立的生活,做好自己。亲情,爱情,友情,这些情感无非都是个人生活的点缀。但救助站的生活却和我所想的完……
谷丰 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心得感悟 初入救助站 2018年7月18日,考完最后一门试,心里放下了考试的压力,剩下的只是等待着社会实践的到来,后来得知自己要在第二批去往救助站时,内心稍微有些失望。 不……
孙家伟 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由于有很多受助人员精神不太正常,所以当被告知实践过程中最重要的事是要保证自身的安全时,我内心的恐惧加深了,也意识到此次实践的难度和重要性。 第一天来到妇女儿童科,只见……
郑天娇 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现在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横行霸道的时代。在这短短的一周时间社会实践活动中,我感受到……
董自豪 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有会听到有人抱怨国家社会制度的不公,总有人会对社会福利制度不满,而我这个暑假就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了在淄博救助站的社会实践活动。 ----题记 初入救助站,温暖在心间 7月……
许小雪 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