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意如写的文在我的脑海中一直是很美的,就像是读着一篇篇华丽的诗文一般,美得如艳阳下盛开的牡丹、清风拂柳下少女的笑靥。但,细读其中的文字时,又会发现:美丽之下都是一层层无法言喻的痛苦。
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而《再见故宫》一书让我觉得就是在看着一出出故宫里的悲剧。紫禁城就是一个主角,而故宫里的人物就是一个个载体,让悲剧富有美感、有血肉。不同的是:紫禁城是一个冷静的观看者,“岁岁年年花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但似乎这些故事与他毫无关联。看完整书,让我觉得:成功的路上没有一帆风顺,成功是这样、爱情是这样、人生亦是如此。
一开始我以为这本书就是描写一些故宫的琐事,对故宫的历史回顾。以为再见故宫就是再次见到故宫,可当我读完全篇之后,尤其是最后的那页的那段:再见,故宫!这世上有什么抵得过时间?所有的荣耀、辉煌、屈辱、悲凉,都融入沧桑。这样我觉得,再见,故宫,只愿再也不见。
本书是从朱棣将明王朝由南京迁都到北京开始到溥仪的死亡结束为顺序展开的,以客观历史记录为主体,从而展开其中的藏于历史大背景之下居于紫禁城内的小人物的选择、故事以及其中的情感。可以说得上是主观与客观的结合,同时,这样写也让读者没有那么容易觉得闷。使读者在阅读中逐步投入,且在阅读时不断地在思考着。思考着:故宫,到底是一座怎样的故宫。故宫里到底还深藏着多少我们没有看到的,埋藏在深土里、宫墙瓦砾的情愫。
书文的最后:多少欲说还休事,尽付与无常。都说,不是月无情,而是岁月流逝永不停歇,寂静深长。在这里,故宫亦是,犹如一块冰凉、清冷的梦中瑰宝。常言道:新事物的产生必定有旧事物的灭亡,哲学是这样,生活也是这样。成功总是要付出代价。而,故宫在千年来依旧是那座冰冷的红墙黄瓦,正如书中前序的旧欢如梦中所言:直到今日,我看着紫禁城时,依然觉得它是朱红地狱,每一处都渗着血痕,即使那血经年累月,早已干涸。不断增添的故事为故宫笼罩了一层又一层色彩迷离的雾,吸引着外头的人走进来。但是,里头鲜血无比,已不是三言两语就说得清的了。
我想,正是因为故宫是静物,而历朝历代的人都是动态的,才显得故宫内的故事让人回忆起来时更加香甜醇厚吧。醇香过后留有一丝淡淡的苦涩,若有如无,隐隐牵动心头。
http://www.dxsbao.com/art/34194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