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走进名师,感悟课改

来源:洛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作者:逯梦瑶

走进名师,感悟课改
——观看吴正宪与华应龙《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视频的思考与体会
摘要:吴正宪和华应龙两位老师都是数学特级教师。仔细研究两位老师关于《分数的初步认识》的示范课课例后,不难发现,两位名师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风格有很多明显不同的特点,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特色。但是,就数学教学思想以及教学艺术特点,两位教师的教学堪称经典,他们的课堂总是趣味与数学为并存,新意与效率同在,知识的深度和学生的参与度兼顾。向这两位名师学习借鉴教学各种方法特点等,并不断加以完善和改进,将有望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
关键字:吴正宪,华应龙,教学课例,教学风格,教学方法,教学异同点,教学启示。
一.吴正宪和华应龙教学课例的分析
(一)教材分析
吴正宪老师教授的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和“认识几分之几”的内容。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因此本单元主要是创设一些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境,并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初步的分数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的基础。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本单元在分数的范围上进行了一定的控制,编排上为了适应儿童认知的规律,先认识几分之一再认识几分之几。
华应龙老师教授的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认识分数”的内容。欢迎荣老师执教的这节分数的初步认识,可以说是完全跳出了教材进行教学。教材中是以分物进行导入,华应龙老师是以测量作为导入。教材中第一课时是围绕几分之一来进行重点教学的,华应龙老师是围绕几分之几进行教学,虽然对教材的改动较大,但可以看出学生对分数的认识似乎更加深刻。华应龙老师这节课的教学不仅仅是跳出教材,更是高于教材。除此之外,华应龙老师更强调了“份”,因为有了分才会有“份”,没有平均分就没有相等的每一份。这等于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渗透了平均分之于分数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吴正宪老师所确定的教学目标是:第一,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几分之一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并能正确读写几分之一这样的简单分数。第二,结合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学会和同伴交流数学思考的结果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第三,感悟数学来自生活的需要,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华应龙老师所确定的教学目标是:第一,初步认识分数会正确的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第二,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概括等活动,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第三,经历认识分数的过程,体验创造的快乐,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1】
(三)课堂导入
吴正宪老师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的。她通过八月十五吃月饼,分月饼这样的具体实际的日常生活情境来帮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分数,引出课题。在这个环节中,他鼓励孩子们用掌声或用画画去表示心目中一半月饼的含义,这样边画边说,边鼓掌边说的方式,更容易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激起学习兴趣。
华应龙老师是通过设疑导入新课的。首先,他通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故事让同学们产生疑问:沙发是多少个领带长呢?然后,让同学们动手折一折来解决疑难问题,得到结论:领带对折两下变成了四分,而不是三分。最后,同学们得出自己的结论,沙发是多少个领带长?然后引出课题分数的概念。这样的导入,使学生初步直观感知平均分对分数概念的价值。
二.吴正宪和华应龙教学特点分析。
(一)教学方法
1.吴正宪老师
(1)注重让学生模仿练习,动手操作。
在学习平均分时,老师让学生独立操作把月饼模型分成一样大的两块。在学习谁是谁的1/2时,老师手拿两块大小不同的月饼,分别平均分成两份。在提问两块月饼你愿意吃哪块之后,总结出结论一定要说清是谁的1/2。然后借此机会让同学们用手中的纸片折出自己心目中的1/2。折好的同学可以贴到黑板上,要求不能重复。
(2)提倡创造性学习。
在学生们用手中的纸片折心目中的1/2时,一位学生折出了1/4。这时老师的做法不是直接去批评学生,而是让他到讲台上给大家说一下自己的想法,并鼓励学生们学会欣赏同伴的成果。最后表扬这位学生,不仅完成了老师的任务,折出了1/2,又利用多余时间折出了1/4,这样的学习是很聪明的学习,是有创造性的学习。
2.华应龙老师
(1)注重让学生直观感知,动手操作。
以往的课堂反复强调平均分,但是对于为什么要平均分没有过多的涉及。华应龙老师在课前将“分物”去掉,改为“测量”,并让他们用领带动手去折,这样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在测量时如果不平均分,那么3/4根领带的长度就不唯一,不确定了。这样以来学生们才能明白,要想统一标准就必须平均分。帮助他们初步直观感知平均分对分数概念的价值。
(二)教学风格
1.吴正宪老师
(1)善于结合日常生活,激起学生兴趣
吴老师以八月十五吃月饼来导入新课,在课堂小结时,通过提问学生家中的人口和自己所占家庭成员的几分之几来帮助学生理解分数。这样的教学任务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知识经验密切相关的,而且起点比较低,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2)教学氛围亲切活泼又有适当程度的严肃
吴老师首先以日常生活经验和学生谈论话题,放松学生的戒备心理,并用交流和分享的口吻和学生说话。在学生们用纸折1/2的过程中,也会边走边看,亲切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但是,在遇到有学生不听讲的情况时,也会给予适当的批评。比如在上课时一位女同学听课不专心,吴老师便提醒周围同学并让她来回答问题,帮助她集中注意力。
(3)教学层次分明,浅显易懂。
首先,通过月饼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然后,通过学习平均分,学习1/2,模仿练习,学习几分之几,以即变式训练来动手操作,构建新知。最后通过用分数表示生活中的事来进行课堂小结铺垫延伸。整个过程华老师联系生活实际将原本复杂的分数简单化,便于学生理解。
2.华应龙老师
(1)精彩的课堂评价语言
我们平常的评价语言停留在“你真聪明、你真棒、你真厉害”等。而在华老师关于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中,他的精彩语言随处可见。比如说,在学生回答不出来问题时,华老师问:“在回答这个问题时,你碰到什么难处了?”
(2)练习层次分明,设计新颖
华应龙老师层层深入的引导学生对分数的初步认识。首先以大头儿子的疑问设疑导入,激发创造。然后通过图片表示分数,介绍分数,读写分数,表示分数的含义等环节来具体操作探究新知。其次,华老师通过让学生画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全身图来巩固练习,深化发展。最后花老师进行课堂总结并质疑延伸。
(3)善用故事吸引学生兴趣,化繁为简
华应龙老师以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连环画故事作为导入,又以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全身图作为本课小结,紧密抓住了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特点,借助于鲜活的感性支撑,把分数这一深刻理性的概念讲得简单易懂,真可谓别出心裁。
三.吴正宪和华应龙老师的教学异同。
(一)相同点
从教材分析上看,两者的教学对象均为三年级学生,教学内容均为分数的初步认识。
从教学目标上看,都要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够正确的读写分数。能够结合观察操作等活动,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从教学方法上看,两者都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感知。
从教学风格上看,两者均教学层次分明,设计新颖,将分数内容简单化,课堂氛围松紧有度。
从教学互动上看,两者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都比较多,充满趣味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二)不同点
从教材分析上看,吴正宪老师所用的人教版教材,在内容编排上,为了适应儿童认知的规律,先认识几分之一,再认识几分之几。而华应龙老师所用的北师大版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是围绕几分之几进行教学的,虽然对教学改动较大。但可以看出学生对分数的认识似乎更加深刻。
从课堂导入上看,吴正宪老师是通过吃月饼这样一个具体日常生活情境来导入的。欢迎龙老师则是通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故事来设疑导入的。
从教学方法上看,吴正宪老师提倡创造性学习。而华应龙老师这一点不是很明显。
从教学风格上看,华应龙老师擅长用精彩的课堂评价语言。而吴正宪老师的评价语言则停留在“真好,真聪明,真棒”这样一些的评价语言上。
四.教学启示
(一)要学会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本节课关于分数的初步认识,吴老师在最初的教学情境创设中,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出发,充分体现了由整数到分数的过渡。我们的教学中也可以运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在课堂开始之前,回顾复习与本课相关的旧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相联系的新旧知识间的学习框架。
(二)要学会和学生互动。
新课改之后,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与学生互动则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两位老师与学生的课堂互动都非常多,他们会和学生用商量的口吻交流探索分数。这样以来,学生的参与度会提高很多,更有助于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
(三)要学会尊重学生,表扬学生。
吴老师上课时有这样一个环节,她让学生们用纸折1/2,一位男同学折了1/4。这时他没有果断的批评,而是夸赞这位同学的创造性思维。这样以来,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要学会融错。
对于数学来说答案也许是唯一的,但是错误的回答却有很多。在教学中我们要学会分析这些错误的原因并帮助学生解决,实现真正有效地进行教学。
【参考文献】
华应龙《我不只是数学》第二篇“教是为了学的开始——以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例”第55页

http://www.dxsbao.com/art/34546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再续环保,重塑废电 大学生寻废电绿色新出路

为响应十三五规划建议所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促进资源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2015级、2016级暑期赴无锡、南…… “再续环保,重塑废电”锡宁实践分队 大学生网报 江南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聚焦基层治理,汇聚乡村新画卷

聚焦基层治理,汇聚乡村新画卷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任务,基层治理则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1月20日,曲阜师…

曲园学子三下乡:青年心系桑梓地,暖冬助残献爱心

基层是社会之基,国家之本,唯有深入了解基层的实际需求,才能更好地为其发展贡献力量。为深入贯彻国家关于服务基层、关爱弱…

网络安全进校园,诈骗警钟响心间

为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全面提升公众网络安全意识。1月21日,湘潭大学2025“千人百地”返家乡网络安全科普实践团走进湖南省邵东…

岳塘便民市集“网络安全科普宣讲”活动成功开展

(指导老师:文磊,文学与新闻学院通讯员:罗天蓝)为提高社区群众网络安全意识,保护居民人身和财产安全,1月21日,湘潭大学…

曲师学子点亮服务之光,社区邻里共筑和谐之梦

曲师学子点亮服务之光,社区邻里共筑和谐之梦导语:近日,曲阜师范大学“承古韵遗风,启新程芳华”社会实践队走进社区,开展…

最新发布

一份卤肉,一份传承
什么是家乡的味道?小时候,家乡的味道,可能是一日三餐的三人围坐,三双筷子一种团圆,长大以后,家乡的味道变成了相隔两地的一种思念。家乡的味道更多的是一种记忆载体,因为当你意识到该回家看看的时候,…
学习党史,增强党性——1801班五月团日活动顺利开展
新闻中心消息通讯员袁梦婷5月16日晚上,化学学院1801班团支部于逸夫化学楼H101开展了以“学习党史,增强党性”为主题的团日活动,并邀请了化学学院理论宣讲团进行了以“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旖旎风光休”为主…
勿忘历史,砥砺前行——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参观济南战役纪念馆
勿忘历史,砥砺前行——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参观济南战役纪念馆建党百年之际,为培育家国情怀、缅怀历史、追忆英雄,5月18日,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赴济南英雄山、解放阁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济南革命烈士陵园参观济…
节俭山理人之我要光盘,拒绝“剩宴”
倡导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为提醒同学们:饥饿距离我们并不遥远,珍惜粮食,节约粮食仍是需要遵守的美德。于4月30日至5月18日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亿心节俭之家举办“节俭山理人之我要光盘,拒绝‘剩宴…
观《高考1977》有感
观《高考1977》有感现在,也许很多人会认为高考是青葱岁月焦虑的代词;也许很多人会认为高考是长达十几年跋山涉水却可能会失望而归的博弈,几乎没有人会为了失去一次高考机会而要死要活。可是在1977年高考前夕…
学党史 争先锋——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陈雨莳和张婉婷同学在怀化学院大学生党史知识竞赛中取
2021年4月29日,怀化学院大学生党史知识竞赛决赛于怀化学院西校区大礼堂成功举行。经过几轮激烈的角逐,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陈雨莳同学和张婉婷同学在此次比赛中取得二等奖的好成绩。关于这次竞赛,陈雨莳同学…
你好,小哑巴
小哑巴几年前的一个冬天,平静的杏雨村里来了两位古怪的客人——小男孩儿和他的妈妈。小男孩儿约摸八岁大,又矮又瘦,穿着一身比自己个头大了不知多少倍的棉袄,脚上名牌制作,却早已破烂不堪的棉靴。按照这…
再见了,紫罗兰
再见了,紫罗兰楔子传说,希腊神话中,掌管爱和美的女神维纳斯和情人远离时,依依惜别,晶莹的泪水一滴一滴地落在土地上。来年竟生根发芽,开出一朵朵美丽的花朵,这就是紫罗兰。五年前的盛夏,蓝兰如愿以偿…
自主思考,提升创新实践能力——“秀出我的样”创意大赛复赛
创意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能变化多样;创意就像一场五彩斑斓的烟火,能给人带来无穷的惊喜。为让学生自主设计“理想化”招生简章、名片、纪念物等宣传品,讲述心中校园故事,强化学生“主人翁”意识,为此…
梦境、现实和人性的平衡——青藤周末之夜·电影之夜第29期
在梦想与欲望之中,寻找平衡保持初心,是一件非常考验智慧的事情。5月16日19:00,青藤书院于共享客厅举办“青藤周末之夜·电影之夜”系列活动第29期,在座学子通过观看《超级的我》,更客观、更全面、更深刻的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