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观后感
课堂上和大家一起观看了《孔子》这部影片,众所周知,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流传后世影响了无数人,提到孔子,我想大家很多人应该都是既熟悉又陌生,很小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孔子,论语中孔子的言论,“子曰……”我们更是张口即来,但是同时我们对孔子的生平经历,以及他的一些思想理论却是知之甚少,通过观看这部影片,孔子在我心中的形象更加具体了,这部影片讲述了东周末年,孔子为了理想在诸侯国四处奔走,希望可以实现自己抱负的故事。
影片一开始就描写一场盛大的葬礼,活人祭祀满山遍野的奴隶疯狂逃窜,孔子的弟子子路救下了一位小奴,孔子回来看到这位小奴,并没有驱赶他,反而是问了他的名字,让他安心住下,在朝堂上,孔子为了保下漆思弓这个要为季氏殉葬的小奴,与公孙狃辩论,用巧妙的语言和他的机智救下了漆思弓,他说“死去的人也是你最要好的朋友,那你为什么不去陪葬呢?”这体现了孔子不畏,敢于改掉不好的旧制度以及他的仁爱之心。而在齐鲁的会盟中,孔子不仅为鲁国要回了失地,而且还以一百辆牛车吓退了齐国的五百辆战车,阻止了一场战争,保住了鲁国的尊严。这展现了他有见地的政治思想和四两拨千斤的策略,看到这里孔子有勇有谋的形象,已经深深的镌刻在了我的脑海中,影片中令我感动的其中一个镜头是孔子被迫无奈出走时,他的弟子们得知消息之后赶来誓要与夫子共进退,我就在想,孔子这样的人,他的言行和思想一定深深影响了这群弟子,孔子一定是付出了许多真诚才能换来这一切。
整部影片最让我难过的就是颜回的死,白色的冬景之下,在宽阔的冰面上,几辆马车在行驶,突然冰面上裂开了一条大的缝隙,孔子的弟子和和竹筒一起掉落了水中,然而颜回落水后的第一反应不是自救,而是一次又一次去救起孔子的竹筒,最终不幸溺死在冰冷的水中,看到这一幕,我的内心悲痛万分,颜回啊,是孔子口中那个“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的颜回啊,那个好学的颜回,那个永远给予孔子理解和支持的颜回,那个无私的颜回就这样消失在了冬天的寒冰之中,颜回的死也令孔子悲恸不已,痛哭失声的孔子边哭边痛诉说:噫!天丧予!天丧予!颠沛流离的路上受尽苦楚又痛失爱徒,人之大悲不过如此了。
在周游列国的过程中,他颠沛流离、风餐露宿,受尽磨难。在逃离齐国时接淅而行,在鲁国分不到祭肉,在陈蔡被围几乎要被饿死,在宋国又差点被树砸死,他却荣辱不惊,想用自己的一套学说挽救天下的危亡,为了心中的理想,他就像日月一样永不停息,没有什么能让他放弃。
纵观孔子的一生,他对他学生的影响,一部分是通过言传,通过学习古代文献、传授各种技艺,而更多的、更为深刻的则是身教。他的勤奋好学,他对真理、对理想、对完美的人格的追求,他的正直、善良、谦虚、有礼,他对国家的忠诚与对老百姓的关心,都深深地感染着他的后人和学生。严格要求自己,以身做则。孔子是具有高尚师德的一代宗师。
在垂垂暮年,重返故土的孔子热泪盈眶,此生将尽,便寄希望于后世。风烛残年的孔子整理大量史书,将自己的信仰和痛苦寄予其中。虽心愿未了,也再无心力。就像影片中男子对孔子说的那句话,“世人都知道夫子您的痛苦,可却未必能理解这痛苦的深度。”又有谁能理解孔子的痛苦呢?毕竟我们都不是圣人。
http://www.dxsbao.com/art/34788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