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21岁的陈毅回乡时,做过一件至今仍被乡亲们传为佳话的事情。当时,农村极为落后,只有一些人力驱动的前清时安装的农业机械。以轧棉花的机子为例,需要3到5个壮劳动力轮番上阵才能驱动,且效率十分低下。一日,陈毅步行于羊岔河畔,看着潺潺流水,突然想到村里的轧花机太过笨重,费时又费力。为何不为乡亲们改装成水力驱动?也正好将学到的知识用之于民,让乡亲们认识到科学与知识的力量。 陈毅很快便将想法付诸实践,经过试用,陈毅改装的轧花机不仅省了劳动力,轧棉花的效率更提升了一倍多,十里八乡的村民都赶来“看稀奇”,面对大家的啧啧称赞,陈毅格外开心。随后,他向留法的同学蔡和森去信,申请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之后,他收到了蔡和森的回信,组织已经同意他的请求。1923年初,陈毅离开故乡。从此,坚定地走上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如今,这台水力轧花机仍然保存在陈毅生平事迹陈列馆中。
陈毅生平事迹陈列馆珍藏着一张带有深深折痕的照片,这张照片是随一封陈毅写给父母的信一起送达的。在抗战时期,这是殊为不易的,而它能保存到今天也体现了陈毅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崇高地位。1943年底,陈毅留下一首《赴延安留别华中诸同志》,即赶赴延安。到达延安后,陈毅参加了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主席团成员、中央委员会委员。是时,全党全军正在开展“整风运动”,陈毅积极投身其中,时常与毛泽东促膝谈心,书信往来,向毛泽东介绍自己在“整风运动”中的收获。毛泽东复信称赞道:你的思想一通百通,无挂无碍,从此到处是坦途了。其间,陈毅因思念远在四川的父母,将自己开展劳动的照片附信寄往。为了避免信件被日伪军拦截,陈毅将信中“延安”二字改为“西安”,并落款为“儿仲弘敬书”。信件几经周折,顺利送达父母手中。新中国成立后,陈毅父母将这张照片赠予陈毅的侄女陈德珍。
http://www.dxsbao.com/art/36825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通讯员吴钰肖艳萍吴茜)为促进家校协同育人,提升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4月25日下午,我院思想政治教育系赴长雅中学实习队协助长雅中学初二年级组开展期中家长会。此次家长会……
关爱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通讯员肖艳萍曾希吴茜)4月22日上午,我院赴长雅中学实习队于综合楼三楼会议室进行初二年级组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阅卷工作。长雅中学政治教研组组长吴珂,初一道法学科教师汪希言以及全……
关爱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全体参会人员合影留念(通讯员吴钰肖艳萍)3月17日上午,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思政系赴长雅中学实习队于长雅中学行政楼三楼会议室组织开展实习见面会。此次会议由长雅中学党政……
关爱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全体参会人员合影留念(通讯员黄思芸肖艳萍)为进一步部署落实实习队教学工作,3月20日下午,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思政系赴长雅中学实习队于行政楼教师阅览室开展第一次集体教……
关爱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保护中华传统文化,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第十七届“关爱在行动”暑期社会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于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长郡蓝田中学青烟校区开展……
肖艳萍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了解乡村社区产业结构与发展现状,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实践,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关爱在行动”暑期社会实践团代表实地相继走访了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石马山街道井泉社区、青……
肖艳萍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近日,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关爱在行动”实践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主要是以提高未成年儿童生理心理健康素养,助力社区教育和乡村教育事业发展为核心,围绕留……
肖艳萍 陈哲航 陈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为响应党的教育扶贫号召,深入基层体验支教生活,2024年7月8日,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第十七届“关爱在行动”暑期社会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赴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长郡蓝田中……
肖艳萍 陈哲航 邹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