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是什么?儒学是中华文化的主干和基础,它和道家、佛教同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论语》有言:“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不器。”《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学原来是“为己之学”,修道成人之学;为学是为成人,再以其学“经世致用”,贡献社会。初读《论语》,我接触的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些学习方面的箴言;再读《论语》,我试着思考其中关于人生的意义。
读《论语》就要先了解孔子。孔子是2500多年前的一位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学的创立者。他所创立的儒学,与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并列为影响人类文明发展的四大文化思潮。《论语》上说: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为政》)15岁的时候,即立志于学,三十而立。30岁的时候孔子学有所成,开始招收弟子,开办私学。在这之前,学校都是官府办的公学,入学的只能是贵族子弟。孔子所生活的年代是一个礼崩乐坏——社会处于动乱变革中的时代。西周以来以礼乐为标志的社会制度遭到破坏。作为天下共主的周天子已经不能控制局面,号令诸侯。诸侯国纷纷扩大地盘,增强兵力,争城掠地,争霸天下,大小战争不断。在动乱的过程中,一部分原来掌管教育文化的人,就流落到了民间,同时也把所掌握的文化知识带大了民间。正是这样一个背景之下,民间的私学应运而生了。
《论语》的中心思想是讲做人。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人,游于艺。(《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做人首先要立志。志不在于改善生活,事业有成,而在学为人之道,做好人,成为君子。道,为人之道,做人的根本原则;德,得也;道之得于己者为德。
仁以为己任,修己安人、安百姓的理想追求,回答了人生的两大问题:精神生命与物质生命的关系和群体与个体的关系。人的生活有两个方面: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衣食住行属于物质生活,是生存繁衍的基础;人生活于社会,又有人伦、道义,是精神生活。由此,人的生命也应该有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两个方面。物质生活的基础是自然的生物本能,因而与禽兽没有区别;精神生活基于社会,为人所独有,人之所以区别于禽兽而成为人,就在于此。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
人禽之别就在精神生命的有无。人之所以为人,所以最为天下贵,只在人有义,有精神生命。人生活在群体中,一刻不能脱离群体脱离他人而独立存在。每个人既是不同于他人的个体,同时又是群体的一份子。人只有在群体的发展中求自己的发展,实现个体的价值。
《论语》中论做人同时也强调义。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里仁》)不顾道义,一心逐利,会招致怨恨;“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依义而取,人所共许。界限只在于是否合乎道义。孟子的《鱼我所欲也》中“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更明确提出,义的价值高于生命。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中国古代的杰出人物和仁人志士把“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作为毕生追求的最高理想境界。文天祥抗元失败被俘。元人先是劝降,许以丞相;劝降不成,将他关进土牢。但是他坚负不屈,最后从容就义。他写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今后而成,庶几无愧。”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概括了儒学学说最核心的要求,是文天祥对他读的儒学学说的一个理解。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以终于达到成仁、取义这个目标而感到无憾和欣慰。为理想信念、群体事业献身和个人人格的完成达到了完美的统一。这样的价值观为历代志士仁人所接受。
http://www.dxsbao.com/art/3686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