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便听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也会偷。从中可知,诗词在中国人民心中是占据了重要位置的。
从小学,我们便开始接触诗词,学的第一首诗便是骆宾王的《咏鹅》。在这首诗中,诗人把在碧波中嬉戏鸣叫的白鹅那种活泼悠然的神态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既通俗易懂,又贴近生活。诗词的学习,由小学贯穿到高中,学习的篇目更是数不清。我最记得的是那首富有哲理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读了这首诗,我的眼前仿佛浮现出了农民伯伯在烈日下辛勤耕种的场景。他们不俱劳累、不怕炎热,日复一日地辛勤工作,而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浪费粮食呢?就那短短的几十个字,便能把人心中所想、眼中所看和作者所想传达的道理,栩栩如生地表达出来,这便是诗词的博大精深之处。
腹有诗书气自华。至于为什么学诗词,我觉得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传统文化的复兴。唐诗宋词本就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学习诗词也就是在传承中华文化。而且,我觉得学习诗词更是可以提高人的审美水平和气质。苏轼在《和董传留别》中写道:“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对诗词接触多了,也自然而然地改变了他的气质。
有些诗真的很简单,只有寥寥数字,通俗易懂,让人感受到诗中无穷的乐趣。也有些诗的意思,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在诗仙李白的笔下看尽半个盛唐时期的繁荣;在诗圣杜甫笔下看尽安史之乱后的民间疾苦;在苏轼笔下看尽他的肆意洒脱、豪放从容。这样的诗词,怎能不爱呢?有些诗中的道理在读的时候可能并不懂,但在逐渐成长后,有了人生的阅历,也就自然而然地懂得了。
感受中华诗词文化,也应该是一种大众文化运动。那些被千古传诵的诗文佳作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体验,也是可以像一首歌曲一样具有穿越时空的普遍性。现在,就有不少诗词被改编为歌曲,在大众中流行。比如最近几年热播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剧名与歌词都来自李清照的《如梦令》。还有最近在热播的《清平乐》,简直是把语文书上要全篇背诵的诗词的“半壁江山”都弄出来了。在诗词点点滴滴的文字中,那些相思,那些眷恋,那些壮志,那些深情,就这样在人生中一点点地渗透着,一点点地感知着,不断地拔动心弦,将心灵震憾。
在浮华喧嚣的城市背后,手捧一杯清茶,默默地诵读着古诗词,品味着古人留下来的文化瑰宝。这样,便好。
http://www.dxsbao.com/art/38807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