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秋景尽入眼,意气不减当年勇。风华少年气正盛,中流击水惊天穹。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出自于1925年毛泽东重游橘子洲头,顿时有感而发谱写下的《沁园春·长沙》一诗,在这段名句中的“中流击水”一词正是来源于此,中流意为河流的正中间,最为湍急的险地;击水则代表逆风而上,拼力搏击惊涛骇浪的壮景,隐喻为立志奋发图强的豪情之志。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动多方媒体合作出品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中流击水》于5月15日晚登陆CCTV-1重磅首播,目前正在黄金时段热映,掀起一波收视大潮。影片的主旋律围绕中国共产党将“红船精神”作为统领,带领人民群众冲破时代的束缚与枷锁,在革命的激流中寻找到中国红色的光辉,照亮乘风破浪的新征程。这不仅是一部百年党史伟业的教科书,还是一宗绽放时代光芒的英雄画卷。
全剧共涉及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过程、国共第一次合作、北伐战争、中山舰事件、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同时塑造了包括毛泽东、周恩来、陈独秀、李大钊、孙中山、宋庆龄、廖仲恺等百余位个性鲜明、热血豪迈的英雄群像。在这个纷繁复杂的时代中,思想和革命的激烈碰撞,从而产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有些志同道合之人,则怀揣着共同的理想,奔赴起义的烈火;但也有些人因信仰的差异,最终分道扬镳,不相为谋。不难看出该剧情以独特的情景式风格再现了从1919年到1928年这十年内,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直至逐步发展壮大的伟大历程,以及披荆斩棘的艰难与辉煌、光荣与梦想。该剧以历史逻辑的角度深度解析中国共产党会被历史和人民所选择的必然原因,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信仰照进“红船精神”的内涵和价值观念。
纵观全剧,人物命运与历史事件紧密相连,故事结构紧凑严谨,剧情发展环环相扣,一度再现了那一段苦难年代的真实背景,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底层的劳动人民被殖民侵略者剥削压迫的艰辛和不堪,丧失国权和自尊的耻辱烙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这时中国人民即将迎来新的历史节点。自第七集起故事全然走向高能,这也是中国共产党最具历史性的转折点。此时张太雷受命出席共产国际的第三次代表大会,并做关于中国革命形势的报告。周恩来在法国巴黎加入了共产党。随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与尼克尔斯基与上海共产党代理书记李达建立联系。毛泽东和来自北京、湖北、山东、广东等地的共产党代表来沪参加中共一大。但集会不慎引起法租界巡捕及军警的注意,会址被密探严密监视。随后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举行,会议明确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这就是红船的由来,同时宣告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也是中国革命从此焕然一新的开端,打破黎明前的黑暗,历史新篇章的起点定格在此刻,谁也不曾想过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将会给这个沉睡的民族带来新生与希望。
影片虽然作为党史类电视剧,贯以严肃谨慎的历史风格、张弛有度的叙事节奏,但是对于影片中人物形象的刻画与处理也恰到好处,故事情节设计独具匠心,以毛泽东和杨开慧的爱情故事为例,毛泽东作为革命的先锋和引路人,肩负重大的责任与使命,而杨开慧身为一个大家闺秀,为了爱情与丈夫的事业,愿意放下世俗成见,就在与毛泽东成婚当天,始终秉持着一不坐花轿,二不要嫁妆,三不用媒约之言的婚姻理念,即使在婚后也全身心的支持和理解自己的丈夫,最后即便献出生命,也要告诉世人,她与丈夫如同这连理枝一般,同甘共苦,不离不弃,这不仅是一个新思想女性的代表,还是一个伟大革命者的精神体现。
“他们是时代的中心,更是时代的开拓者和先驱者,同时他们也代表着时代的发展,代表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真正地登上历史舞台。”影片真实地体现了每一个历史时期,都需要这个时代具体的精神指引,伟人之所以被称之为伟人,正是因为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不屈的精神信仰。如果说 《觉醒年代》是风华正茂少年郎的正面写照,那么《中流击水》就是贯穿革命史的重要里程碑,因为它无悬念的将诗意与豪意交汇起来,将大革命期间的事件井然有序的联系起来,从客观辩证的角度剖析这些历史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水深火热的诸多细节等。《中流击水》歌颂的不仅仅是一段悲壮的历史,更是一段英雄的史诗。
http://www.dxsbao.com/art/39349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