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式开始读书之前,我曾听好友介绍过她在豆瓣上看到的对《乡土中国》的书评:“《乡土中国》是一本很值得反复阅读的书——因为很难一遍看懂”。当时我还不以为意,但当我真正开始翻开这本书,从目录开始,我就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我没有想到,这本书带给我的第一印象真的就如同我所听闻到的那般深奥,甚至引得我在想,今后的日子该如何度过,我该如何消磨读完这本书。
事实证明,这本书并没有那么“恐怖”。相反,我甚至在思考中得到了一些乐趣与启发。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是一本从社区研究转入社会结构分析的书。通过风趣的语言,谈到了对“土”字的阐释、文字下乡、差序伦理、家族体系、私人道德、男女区别、政治、血缘地缘关系、礼治秩序等等……如作者所说,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并不排斥其他体系同样影响着中国的社会,那些影响同样可以在中国的基层社会里发生作用。搞清楚作者所说的乡土中国这个概念,就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具体的中国社会。虽然可能概念对于我们来说不那么浅显易懂,内容也不是那么吸引我们,但通过仔细阅读这本书,确实引发了我不小的思考。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是《乡土中国》书中的第一篇《乡土本色》中的第一句话,事实上,它也是引导全文的一个内容。在作者看来,中国土生土长的农民,生于土地,靠土地而活,又葬于土地。与土地在一起,中国人发生了不少的故事,又因为这片土地,中国人才分成了不同类人,又作为中国人,与世界其他各国有了各式各样的差异。
《文字下乡》是我在书中感受最深的一篇文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水平与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城市居民也越来越多。不知曾几何时,“乡”这个词居然盖上了一层嘲讽气息,“乡里人”甚至成为了一句骂人的话语。关于为何要诋毁“乡里人”,作者也进行了一定概述,大底是因为“城里人”认为“乡里人”不认字、不懂规矩、“愚”。可这些方面,又有哪个不能得到正常解释呢?乡土社会的居民因为太过熟悉,彼此以土为生、以田为业,无需读书研学,故并无书写需要;乡土社会的居民涉世未深,但彼此通晓人情世故,可当论到他们不熟知的东西,又哪能快速反应呢?乡土社会的孩子虽不像城市中孩子接受文化知识的能力那么高,却对农村中所熟知的抓蟋蟀、做农活有着“天赋”。乡土社会的人与城市生活中人本身并无天生差异,只是后天的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性格。费孝通先生观察到了这个现象,并加以阐释,虽然自己是“城里人”,却依然为中国的乡土性发声,这本身就是一种感人的执著。
“愿我这涓滴乡土水,汇归大海洋。”读《乡土中国》,不仅是了解中国人背后的风土人情,更是学会思考,学会保留那份乡土情怀。
http://www.dxsbao.com/art/40885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