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这本书以20世纪20年代的北平为背景,以一个名为祥子的底层劳动人民而展开描写,祥子刚开始是年轻好强、充满生命力的车夫,后来沦为堕落、自私的行尸走肉,并经历了买车又失车这样三起三落的故事。
《骆驼祥子》中的故事背景是北洋军阀混战的年代,人们的世界是黑暗的,明天是没有希望的,中国旧社会里危机四伏,人民都过着贫苦的生活,更何况底层的劳动人民,而祥子只是大众人民的代表,只是大多数人中的一个。
祥子生长在乡间,失去了父母与几亩薄田,是个破产的青年农民,在他刚来城里时,“带着乡间小伙子的足壮与诚实,凡是卖力气就能吃饭的事情他几乎全作过了”,那时的他朝气蓬勃、精进向上,不管是擦车还是拉车,他都精益求精,不允许有一点点的疏漏,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目标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他也一直为之努力着,而且他觉得这只是时间问题,绝不是达不到的梦想。
刚来城里时,他的身材壮实,虽然肢体还带着些天真淘气的样子,但他的肩膀、脊背早已变得宽大又威严了。他坚信自己可以成为最出色的车夫。在第一次买车前,他经历了各种对拉车的不适应,但他都克服了,他知道这是不可避免的,他没有逃避,勇敢的面对,甚至还有精力去总结并学习。在一段时间过后,他更加的自信了,坚定自己不抽烟、不喝酒、不赌钱的信念,只为买一辆新车。三年了,他的目标确实实现了,他买了一辆新车。自从有了这辆车,祥子的生活也过得更起劲了,因为有了车,自己心里开心,买卖也更顺心。可是,生活终究是不如意的,战争来了,祥子冒着被大兵抓走的危险,把车拉出了城,还没到便道上,车和人一起被大兵捉走了。这便是祥子的第一起与第一落。在这个阶段,祥子还是淳朴善良、有激情又奋发向上的,甚至可以被称为是完美的,他像一棵树,坚韧、沉默又富有生气。
在祥子和车一起被大兵拉走时,又是一次机遇,士兵们在逃难中留下了三匹骆驼,祥子经过一番心理斗争之后决定留下他们并带走他们,祥子很幸运,不但自己逃了出来还带上了三匹骆驼。可惜时间不对,现在是战争时代,人人难以自保,更不会有人想再养几匹骆驼了,幸亏一位养骆驼的老者,给了祥子三十五元,买下了这几匹骆驼。祥子无处可去,只能再一次回到北平,迫于无奈来到了刘四爷家里,在阴差阳错之下和虎妞共度了一晚,但祥子并没有因此灰心丧气,他还在想,如何能够再次买上一辆自己的洋车,可是这一次,还没等他买上车,储蓄的钱就已经被孙侦探敲诈一空,买车的梦想又幻为了泡影。第二次起与第二次落就这样发生了。这时的祥子已经有些许的堕落,他不在是第一次进城时那样天真有朝气了,他开始有些萎靡,期望于虎妞可以继承刘四爷的家产,自己就可以呆在家里享福。
祥子再一次拉上车是在与虎妞结婚之后,他们本可以共度这段畸形的婚姻,奈何天公不作美,虎妞难产死了,祥子无奈只能靠卖掉人力车来换取安葬虎妞的费用。在虎妞死后,祥子不思进取,开始了吃喝嫖赌,最后居然靠给别人干红白喜事做杂工来艰难生活下去。就这样,第三次起与落就落下了帷幕。这时的祥子已经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他不再有激情去拉车,对生活也失去了希望,似乎周围的一切都是黑暗的,他变成了自己的反面,他和巡警找别扭,染上了很多陋习,成了一个混日子的车夫。到最后,祥子在生命中唯一的精神寄托——小福子,也离开了人世。祥子绝望了,他一步步成为“社会垃圾”,最后像一条狗一样,栽倒在街头,再也爬不起来。
祥子的三次挫折对祥子的打击程度都不同,一次比一次激烈,一次比一次伤人,以致最后摧毁了祥子。《骆驼祥子》可谓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品,老舍先生虽然生在齐鲁,但他小时候所见所闻皆是旧北京下层社会的生活,并把他们深刻在脑海中,这就是他的写作背景和创作来源。老舍先生爱写幽默作品,但这部《骆驼祥子》却是一部悲剧作品,老舍先生描写了旧中国时代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没有好下场,不管怎么努力终究只会落得不好的结局。他描写的是生活的原本面目,小说里的每一个人物都在走下坡路,都在堕落,祥子从原来的精神抖擞到最后的萎靡不振,虎妞最后难产而死,刘四爷、小福子……都在走向黯淡、失败,每一个人的悲剧就构成了整个故事的悲剧。
在小说中,曾经的祥子是个正直善良、热爱生活的劳动者,小说在刚开始的时候,对他的外貌描写、心理刻画,都十分有魅力,让人沉醉其中,当他在曹府拉车时,不小心把车拉翻了,摔了曹先生,他十分愧疚,宁可辞职,把应有的工钱全部退还给曹先生,也不要曹先生一家把他留下,因为他觉得对不起曹先生,对不起在北平唯一对他那么好的人;在严冬的茶馆里,他碰到老马小马祖孙俩,他看他们俩可怜,就在自己也没有钱的情况下还是给他们买了三个羊肉包子,他同情他们,他不知道老马是不是今后的自己,也不知道小马以后会不会变成自己,就算自己穷途末路,还是心存善良,碰到比自己可怜的人还是会不自觉的去帮助他们,给予他们深切的同情,老舍甚至形容祥子“他仿佛就是在地狱里也能做个好鬼似的”。这是对祥子生活和人品的肯定,但在小说结局里,祥子逐渐没落,形成鲜明对比,实在是令人惋惜,揭示的是旧中国社会不让好人有出路的本质。
然而祥子变成自私、病态社会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事业上买车的失败,二是生活中娶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女人——虎妞。在第一方面,只是祥子对于劳动工具的需求,只是想更好的感受生活,就想每个人都想有一份好的工作一样,但这一愿望在当时简直就是奢望,更何况是在小说里,他根本没有办法做到,三起三落的结果还是落。祥子想独立、不想被租车所束缚,他其实也是一种渴望自由的表现,他想:如果有了属于自己的车,就不用担心破损,还可以拉包月,甚至想到了开车行,生活总不会顺你的心意,总是会有很多波澜,他也没办法在大社会背景下自己一个人有了良好的出路,在黑暗的社会中只会被慢慢同化,最终走向堕落,变成了社会的末路鬼。第二方面对于祥子的打击是更为巨大的,他心目中理想的妻子根本就不是虎妞这样的形象,甚至与她截然相反,但就是这么凑巧,在虎妞的色诱之下,祥子只得屈服,对于祥子来说无谓是一次重创,车没了还可以再赚,但如果娶了妻子就是一辈子没办法改变的事情。对于祥子来说,虎妞的牵绊就是一场灾难,祥子没办法再振作起来了。在这里,虎妞也并非毫无可取之处,虎妞对于自己的喜欢毫不避讳,大胆而热烈的表达来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具有一定的解放意义。虎妞愿意出卖自己的父亲,骗父亲以便得到自己想要的爱情,这便是虎妞的勇敢与真诚。这是对于主人公祥子和虎妞而言,而对于这部小说里其他人来说,他们有的人因为战乱而家破人亡不得不相依为命,有人不堪家庭重负,有人为了养活兄弟而出卖肉体,都是不同程度的卑微与无奈,在社会的重压之下没办法的出路。
在艺术手法上,老舍以描写人物为中心,围绕人物的命运来展开情节,《骆驼祥子》中,就是以祥子的生活为中心展开描写的。小说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因祥子而存在的,以祥子买车、卖车的三起三落的奋斗、挣扎、堕落过程为线索,展开叙述描写,有力展现了人物性格的完整发展以及悲剧性结局的必然性。同时,祥子与身边人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和各种生活场景的描写,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单纯中饱含复杂,从社会背景下揭示了祥子的悲惨结局。《骆驼祥子》这部小说没有过度铺陈渲染,都是以平和的语气来叙述这整个故事,小说里没有离奇的故事,有的只是社会底层人民的真实写照。
老舍先生在《骆驼祥子》中使用了“京腔”的口吻,轻快生动又俏皮活泼,在文中用了很多北京人的口语化语言,给人亲切的感觉,但又力求每一个字精炼准确,用冬天的寒风和夏天的酷暑来表现车夫的困难与不易,老舍的幽默不在于让人发笑而是让人用善心去感受底层人民的不易。
老舍在写这部小说时是想表达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并引起我们的共鸣,他批判自私狭隘的个人主义,也揭示了在当时那么黑暗的社会环境下个人奋斗不会使底层劳动人民摆脱贫困、改变遭遇的主题,更体现了人是会被环境影响的动物,在金钱利益、诱惑面前可谓是最不堪一击的,人性的丑恶会在这些面前暴露无遗,而老舍先生则无情地揭露了当时旧中国、旧社会不会让好人有出路的现状。
http://www.dxsbao.com/art/41384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