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读了尼采的《教育家叔本华》,探索了那个时期西方的哲学状况与思想。而在本月中,我潜心阅读了中国的经典古籍:《大学·中庸》。此番阅读,我的主观心理不禁会让我拿中西方不同的哲学思想与哲学文化进行对比(尽管我清楚也许这样对比的意义不是很大)。我尽量抛弃了西方哲学在我的脑中形成的固有思想,来阅读这样一篇经典的文言作品去探索我们中国的古典思想。《大学·中庸》全篇以温润的文言题浸润着我的思想,在探索哲学的同时我惊叹于中国瑰丽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炼的语句与亲切的文言如同一双有力的大手托起你的心脏,此刻就觉得手边应该握住一杯温热的茶水,鼻尖应该萦绕着温暖的墨香。也许这样说稍显夸张,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这是身为一个流着华夏祖先血液的中国人在阅读到老祖先留下的智慧时无形中受到的震撼。
朱熹为《大学》所写序言,指出了这本书的目的与作用:师者与君主是上天的旨意,选拔有才能的聪明睿智的人来教化人类。这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天人合一的观念。同时,他认为教育最重要的作用并非只单纯是学习知识。而是使人明白自身固有的本性,明确自身所肩负的责任,并且用尽自己的努力来履行自己的职责。大学教育的终极目的也因此实现,那便是政治清明、民俗美好。不仅如此,他还举出了周朝衰微的反例,写出了若大学的作用不再发挥,将出现怎样严重的后果:教化荒废,风俗颓败,圣人也难以凭一己之力推行政治主张,国家、政治统治遭受剧烈冲击。序言中一句话给我非常深的印象:“上天的运行循环往复。”由此可见,事物发展的道理已经初步萌发,新事物的发展便是波浪式的前进与螺旋式的上升,否定之否定观念也被后世所接纳并发扬光大。
《大学·中庸》中《经文》一章阐述了大学之道,提出圣王要“修己以安人”。同时该章中也提出了“三纲八目”。“八目”乃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三纲”是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八目”是达成该目标的进修阶梯,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乃是“修身”。在这篇文章中,我便想以本末观一章的重要观点来论述“修身”在当代社会中产生着怎样大的可能性。
儒学的本末观发展得算是较为成熟。孔子认为“八目”是有着先后次序与境界高低之分的,同时其自身都必然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末观一章中重要的观念便是提出了“本末”与“始终”。而此处的“本”便是“修身”,便是强调个人的重要性。个人是连接家庭、国家、社会的重要纽带。孟子有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所有的事物都遵循着一定的客观规律,我们必然要尊重事物发展的始终规律,在尊重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个人的修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得道”的体现。这种讲求的“中庸之道”,“道法自然”的观念使我们不仅要思考:从小到大,我们所树立的远大理想,甚至已经高至国家人类层面的远大抱负,是否真的认真考虑过如何去实现?其实老祖先的智慧早已蕴藏在流传千年的中国古籍之中。舆论爆炸,娱乐充斥在快节奏的今日社会,我们能否安抚自己的内心,摒弃所有的浮躁与不安,从而独身自好,真正做到“修身”?我始终认为,我们身处大学中最重要的一点,乃是抛却所有的功利心。这也是我一直尊崇的原则。学术研究本身是一件普通却又伟大的事情,不必非要掺杂进名与利的追求。正如我此刻完成这篇论文,也只是惊叹于祖先的智慧,读书之后有千丝万缕的思绪积攒于心。那种文学人的使命感促使我去认真对待、完成它,去将我尚不成熟的想法表达出来,大胆去写,将我因共情而产生的所有思考表达出来,再让我的思考与他人的思考发生碰撞。这本身是一种极具美感、酣畅淋漓的事情。是任何功与利也无法比拟的。“修身”之要义,不仅在于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更在于精神境界的提升与灵魂的升华。
我突然想起朋友近日情绪焦躁,各类琐事堆积。我劝解他:“无需焦虑,更无需崩溃,旁人的不理解与他人的不负责并不能影响你是怎样的人。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内心的责任与担当,我们千万不要因外界的质疑而否认我自己的内心。做你认为正确的事情,并坚信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有意义。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修身”也不过是一件一件琐事的磨砺中我们仍能坚守着自己的内心,仍能坚持自己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明确什么是正确的事,什么是应该做的事。要清楚所有平凡而普通的小事都将成就出伟大。这也正是为何“修身”是一切根本的原因。看似只是为了个人,似乎没有“齐家、治国、平天下”那般伟大,但他正是所有高度的基础与做到“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的必经之路。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圣人一向尊崇事物发展的自然顺序,这也正是表现出“八目”中的八大具体步骤并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递进的关系。“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是“修身”的必要条件,而“修身”又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条件。之所以将“修身”居于根本,正是因为它是八目处于平衡的状态,即儒家一直追求的“中庸”。本末观本就是哲学上极具讨论价值的观念,放在如今仍有重要意义。不论我们身处在怎样的环境,都应该保持理性,追本溯源探求事物的本质,莫被表象所迷惑。但总会有外界评判的声音,何谓世俗之“我”?又何谓本真之“我”?感性较理性来得更为迅疾,与世俗偏见、无理规范纠缠斗争。惧于面对真相,惰于审问深思,在乌合之众中麻痹、固守、迷失,闭目塞听。当代中国人应革去数据时代浮躁外表、逃离当下芜杂的信息桎梏。“我与我周旋久,宁做我。”这便是当代社会中重要的“修身”了。
最后,我想以圣人的教诲作为结尾:“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之所先后,则近道矣。”事虽平凡微小,然亦得上下求索。
http://www.dxsbao.com/art/41558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