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读后感
书中的故事情节,早已是家喻户晓。唐僧一行人为取得真经,一路上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灵山雷音寺,取得真经,普渡众生。
其实大部分人应当和我一样,对西游最初的认识都来自于电视剧。唐僧的羸弱,悟空的勇敢,八戒的贪吃,沙和尚的憨厚,无不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甚至,一度基于电视剧的认识都迟疑着是否真的有必要看看原著。
当我开始看原著的时候,就发现自己彻底地错了。看完之后,随机有了许多新的思考。
首先,就性格而言。悟空本领高强,所以也就心高气傲。但是实际上,他也有柔情的一面。刚从五指山逃出来后,唐僧夜里为他挑灯织衣的慈祥形象便深深地温暖了悟空千百年来孤独而坚强的心。可以看到,在之后的取经路上,他对唐僧的种种保护,即是任务、礼仪也是情之所系。再说八戒,他皈依佛门前是高老庄的一个猪妖,有田有地有娇妻,霸道一方。但是自从他皈依佛门后,日子清苦不已,还处处比不上孙悟空,受到孙悟空的诸多戏弄。所以猪八戒对孙悟空是有着很深的瑜亮情结的。凄凉狭小却又无可奈何,也就注定了他爱搬弄是非的性格。稍有机会就挤兑悟空,怂恿师傅念紧箍咒。而至于沙和尚,他的处境就特别的尴尬,没有过硬的本领,没有可吹嘘的曾经。在皈依佛门前虽然霸这流沙河却日日受天剑穿心之苦。因为他的普通平凡也就注定了他的沉默寡言,任劳任怨(没有特长,没有能力未必会招来他人的讨厌,只要自己踏踏实实地干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少搬弄是非反而会成为集体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同时,也正是因为他的无路可退,也就注定了他的坚韧和无悔。即使受到种种挫折和困难,他总是保持良好的心态,安慰唐僧,相信师兄会来救他们的。
至于唐僧,我个人的角度上来看,我并不喜欢唐僧。作为一个取经的和尚 他能坚定佛心,不畏艰险,拒绝富贵、女色的诱惑,这确实难能可贵。但是作为师傅,作为一个领导者,他不能给予部下公正的待遇,贤愚不分。总是把困难和错误归咎于悟空。不能为部下承担丝毫责任。还常常听信谗言,对于部下的内部矛盾不能进行有效的调停,并且许多好的建议也不不愿意采纳,很是执拗。最重要的是,很本质的一点,他的向佛心也是一种泥古的病态的执拗。在误饮母子河河水后,怀了胎儿,这位大圣僧的第一反应就是要打掉胎儿。讲经时,妖魔蝼蚁尚且不愿加害,对于一个无辜的小生命,他却没有任何犹豫。向佛乎?灭佛乎?求名乎?
最引我思考的当属真假悟空的那一章节吧。
悟空怒杀山贼后,引来唐僧的严厉指责,并将其逐出。但就在悟空走后,出现一个假悟空。这假悟空打伤了唐僧,在花果山聚众为王,拟订去西天取经正果。奇就奇在,这假悟空与真悟空生的一模一样,观音送的毫毛,如来赐的紧箍儿都一般无二。最终地藏王看破却不愿说破,而由如来来点破,说他是六耳猕猴,最后被悟空一棒子打死。
但是,我们分明看到,这假悟空的存在早已超出了模仿伪装的情况。假悟空的所作所为也正是悟空的种种恶念。所以,我比较坚持假悟空实际上是真悟空的心魔。这一章节之前,悟空除魔,多为卖弄才能,对内部关系也特别不认可。但是这一章节后,悟空除魔多为救人行善,对待内部关系也和谐了很多,多了许多宽容。
兴许,修行路上最大的魔就是自己。
不要用眼看世界,
用心看世界。
http://www.dxsbao.com/art/41756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