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不坚持自己的信仰,我不知道该如何活下去。”信仰是人生路上的鲜艳旗帜,是迸发自心底的无穷力量,是坚如磐石、不可取替的初心与赤诚。二战时,就有这样一个心怀信仰的士兵,他的双手不曾举枪瞄准敌人,却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成就了令人肃然起敬的英雄壮举。
《血战钢锯岭》所讲述的,是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一个不愿拿起武器的医疗兵坚守信仰、拯救生命的故事。影片改编自二战中美国二等兵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实经历。在美军与日军争夺钢锯岭据点时,他赤手空拳穿梭在枪林弹雨中,救下一个又一个战.友。最终,他以一己之力奇迹般地救下75人,被授予至高无.上的荣誉勋章。
由于童年时的阴影,影片主角戴斯蒙德始终遵奉“不夺取他人生命”的戒律,也从不愿触碰武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际,戴斯蒙德应征入伍,他本想成为一名军医,却被误编入步兵营。固执地拒绝拿起枪支操练的他,在纪律森严、要求绝对服从的军队中无疑是个异类。戴斯蒙德不仅受到战友的排挤、刁难,还被长官视为眼中钉。为了驱逐戴斯蒙德,他们甚至将他告.上军事法庭。幸而,戴斯蒙德身为一战老兵的父亲出面相助,终于使戴斯蒙德如愿成为一名不佩戴枪支的医疗兵。在钢锯岭的战场上,充斥着杀戮与死亡,景象极为残酷。而戴斯蒙德在这个尸横遍野、炮火纷飞的前线上一刻不停地来回,赤手空拳地把那些奄奄一息的士兵运送到安全的地方。信仰之善,让血肉之躯的凡人在炼狱中拥有了宛若神明的光环,创造了一个令人慨叹的非凡传奇。
电影里面最打动人的一个场景是,第一次进攻当晚,在战友全部撤退的情况下,戴斯蒙德依然坚持救人。他对伤员进行简单救治之后,就将其拖到悬崖边上,用麻绳打结把伤员递送下去。看似玉米秆一般瘦弱的戴斯蒙德,却在运送伤员的时刻爆发出无穷的力量。“让我再救一个,让我再救一个…..”戴斯蒙德满身血污、精疲力竭,但他仍在奔走,只因“救人”这个简单却崇高的信念在他胸中镌刻。
只要信仰不灭,人就不会倒下。
戴斯蒙德曾经为了从家庭暴力中保护母亲,而向酗酒后神志不清的父亲举起手枪。从此,深深的后怕与自责让他决心不再举起武器。父亲的暴戾更令他厌恶战争与杀戮,即使参军后也不改其志,始终以治愈和救助为己任。自幼在心中生长的信仰,在生死一-线的战场 上化为执着的至善,让戴斯蒙德做出了最勇敢无畏的抉择。戴斯蒙德一次次把耳朵贴近受伤的躯体,一遍 遍温柔地询问“准备好了吗?”战友劝他放弃伤势过重的士兵,但他却绝不抛弃任何一个人。在生命垂危的伤员看来,他就像一个拭去绝望、播撒希望的使者,他的信仰成为火线上一-道撕裂黑暗的光芒,照亮了整个战场。
高尔基说过:“信仰是伟大的情感,是一种创造的力量。”在信仰的支撑下,戴斯蒙德书写了一个关于救赎和大爱的神话,成就了从边缘人到另类英雄的惊人事迹。
在和平年代的当下,于我们而言,或许信仰无法助我们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但信仰仍可以指引我们在时代的洪流中坚定初心,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路。
http://www.dxsbao.com/art/42071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