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没有现代的暖气,古人冬天如何取暖

来源: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文法学院 作者:丁丽娟

没有现代的暖气古人冬天如何取暖?富人靠钱,穷人靠抖
一提到冬天,让我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冷,尤其是北方地区下过雪后,天寒地冻。因为北方地区一般家家户户都有暖气,这时候很多人都宁愿待在家里也不出门。其实19世纪末暖气才由欧洲传入中国,那么在十九世纪以前,或者是更远的时期,人们在冬天是如何取暖的呢?
要想物质生活条件好,那首先钱必不可少。古代人同样有穷人和富人,因为贫富差距,他们的取暖方式有着不同。
首先来说富人。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句话虽然夸张,但是有钱确实能办成很多没钱难以办成的事。古代的富人们在冬天也有很多取暖的方式,只不过这些方式大都很烧钱。
因为有钱,富人们可以买到很多的木炭,使用木炭取暖,人类自原始社会就开始了。随着社会的发展,木炭的种类也多了起来,和普通人家相比,富人们使用的是更高级的无烟无味的木炭,这种木炭比普通的木炭贵,也比普通的木炭健康。
只能在特定的地点使用,木炭取暖的灵活性很差。古人们还发明了手炉,这是一种用铜制成的小型火炉。炉子的里面放上木炭,外面再套上专门的罩子,即可以防止烧伤,还能起到保暖的作用,十分方便。双手得到了保暖,双脚可不能少。后来人们还在手炉的基础上,发明了脚炉。
即便手和脚暖和了,可身上还是会冷啊。古人们继续发挥智慧,绞尽脑汁想到了可以利用特殊的材料形成保温层,以此来保存房间内的温度。最早在东汉就有人把胶和花椒混合涂在墙上,来达到房子保暖的效果。后来还有人想到把房子的墙壁制成空心的,在墙外烧火连接墙内,这样一来,因为燃烧炭火而形成的热量就能顺着墙的空心传递到整个屋子里了,屋子内自然暖和了起来。
屋内是暖和了,可总不能一直不出门。古人们还通过购买动物的毛皮制成“裘衣”,裘衣的材料大多是狐狸,貂类等身上的毛,这种材料制成的衣服虽然贵,但是很暖和,冬天穿出门,能起到很强的保暖作用。
富人们有大把的金钱用在保暖上,穷人们就不一样了。仅有的碳只能用来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时取暖,也没有多余的钱用来买手炉,买裘衣。大多数人只能穿用丝麻制成的冬衣,最多在丝麻里掺杂一些兽毛抵御严寒。不停的劳作或许也能缓和身子。但天气最冷的时候没法出门劳作怎么办?没办法,只能靠抖了。
古人们绞尽脑汁想了各种取暖方式,没想到被现代的暖气打败了吧。但不得不说,古人们的智慧令人钦佩。古代科技水平如此落后,古人们还能想到这么多有效的取暖方法,探索精神值得后人学习。

http://www.dxsbao.com/art/42562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温馨社区,有你有我 时代呼唤,青年力行

为了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新时代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提升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推动社区环境可持续发展,切实了解当下社区的面貌,2025年1月21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春和景明社会实……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 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乡探村居识真情,助力振兴见党功

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之上,众多乡村社区犹如隐匿的宝藏,它们的生活百态宛如待解之谜。2025年2月8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春和景明社会实践队走进山东省菏泽市乡村社区展开实践调研,设……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 查看全文 >>

社区服务筑清洁,共绘环境美丽图

为营造更加整洁、美丽的居住环境,以实际行动诠释“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深刻内涵,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春和景明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2月6日走进山东省烟台市东阁易居小区,展开了一场别……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学(师范·国学)查看全文 >>

观海阳秧歌,赏非遗文化

近日,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新元广场,敲锣打鼓,载歌载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阳大秧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吸引了循声觅道赓续文脉社会实践队队员的目光。他…… 于兴华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学(师范·国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古艺逢新探:广西师大学子为杖头木偶戏 “牵线搭桥”

在非遗保护日益受重视的当下,为推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桂平杖头木偶戏的“活态”传承,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温馨社区,有你有我 时代呼唤,青年力行

为了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新时代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提升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推动社区环境可持续发展,切实了解当下社区的…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社区志愿除旧貌,清扫卫生换新颜

社区作为城市居民生活的基本单元,其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然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少社区居民忙…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乡探村居识真情,助力振兴见党功

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之上,众多乡村社区犹如隐匿的宝藏,它们的生活百态宛如待解之谜。2025年2月8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春…

广西师大学子乡间寻根,助力桂平杖头木偶戏 “活态传承”

桂平杖头木偶戏,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文化底蕴深厚,却也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为传承优秀传…

最新发布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开展 “知校史校情,兴爱校之情”主题报告会
本网讯(通讯员张媚儿)本次报告会旨在更好了解校情校史,传承大学精神,增强我院新生知校、爱校的荣誉感和自豪感。10月14日,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于艺术楼227教室开展“知校史校情,兴爱校之情”主题报告会。…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开展2021年新生专业课复试
本网讯(通讯员孔璐瑶)为做好新生入学资格复查工作,确保招生考试录取结果的公平公正,根据学校安排,10月15日,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分别于艺术楼、博睿楼、张衡楼开展新生专业课复试。本次复试由教学办刘洋…
助乡村振兴,绘锦绣蓝图
为增强大学生群体对乡村振兴战略的了解,践行农大学子初心,在社会公益中增长才干,11月25日下午经济学院第二期“经院创论坛”讲座在爱知堂如期举办。出席本次会议的有:经济学院副院长唐浩,2020级辅导员王江…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开展“2021春季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
本网讯(通讯员张媚儿)为引导2021级新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10月10日,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于艺术楼518教室开展“如何上好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本次班会由21级辅导员关若村主…
你会熬过所有失眠的夜,笑着释怀一切
这个时候的夜很难熬,你又想起了那些不开心的过往和当下的人和事。世界的参差,人性的虚伪,让你一次次有了逃离这里的念想。你不明白为什么一旦涉及金钱利益,就连人们视为伟大的亲情也变得这么不堪一击。你…
聚焦十九六,开创新征程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经济学院于12月2日下午在第七教学楼北栋开展青青年政治理论学习。参与人员为经济学院2021级全体学生。此次活动以“聚焦十九六,开创…
古代为何要嫡长子继承制
今天给大家说一说古代的:“嫡长子继承制”,在夏朝开始把禅让制改成了继承制,而嫡长子制度完善时期是在周朝,而在此之前都是“兄终弟及制”,而这种制度引发了很多兄弟残杀的事件,所以到了周朝开始,“兄…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开展2021级新生入学教育报告会
本网讯(通讯员张媚儿)为帮助我院新生了解和认识学院概况,10月9日,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于中区演播厅开展“2021级新生入学见面会”。本次大会由党委副书记吴海平主持,院系领导班子、教师代表及2021级全体新生…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举行学生会志愿者招募大会
本网讯(通讯员孔璐瑶)为使学生会工作更好开展,提升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10月12日,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于艺术楼227教室开展学生会志愿者招募宣传大会,本次大会由学生会主席团成员主持…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开展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党的宗教政策”专题讲座
本网讯(通讯员孔璐瑶)为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念,形成良好的校园环境。10月9日,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于中区演播厅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党的宗教政策”专题教育活动,本次活动由党委副书记吴海平担任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