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式家长的爱与教育
摘要:《狗十三》上映以来,引发许多人的共鸣,剧中13岁的少女李玩的经历或多或少地勾起了人们青春成长经历的回忆,一时间,“原生家庭”对人们的影响再度引发热议。李玩和她的父亲父亲以及他们家族中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是大多数中国家庭亲子相处的缩影。本文剖析了电影的细节,并对电影影射的传统家庭教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电影剧情呢,并不复杂,影片中的主角李玩是一位在校初中生,处在人生的青春叛逆期。因为父母离异,从小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后来父亲再婚,并生了一个弟弟。李玩的学习成绩很好,特别擅长物理,但是英语不好,父亲为了提高她的英语水平,强行把她的兴趣小组从物理改成了英语,李玩因此非常生气。后来为了安慰李玩,父亲送她一只可爱的小狗,热爱物理的李玩于是给它取名: “爱因斯坦”,和它建立起了非常深厚的感情。有一天。小狗被爷爷不小心弄丢了,李玩压抑已久的情绪集中爆发了,但在中国式的父权家庭里,父亲不会对子女道歉,道歉意味着父权的权威消失,所以即使弄丢了李玩的狗,家里人自始至终都没有人对李玩道歉,说一句对不起。另一边正在疯狂寻狗的李玩,寻找的也不仅是狗,更是那个缺爱的自己。李玩后妈想出了一个李代桃僵的主意,于是全家人开始合起火来蒙骗李玩,试图把爱因斯坦身份的“假”变为“真”。但是李玩坚决不妥协,坚决否定狗的身份,甚至夜晚不归,这些行为挑战了父权,所以父亲动过手打了李玩,想让她意识到挑战父权的后果。父亲十分生气,怒斥李玩,按着她的头,让她一遍又一遍的向爷爷奶奶道歉。事后,李玩借口洗澡,蜷缩在卫生间的一角,借着哗哗的水流声嚎啕大哭。
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下,李玩的心理遍体鳞伤,她逐渐长大了,学会妥协,完成了属于她的“成人礼”。后来即使在路上偶然找到了走失的爱因斯坦,她也没有相认,而是掉头就走。成长为一个大人,必须付出的代价就是明白:有些东西即使再好,再喜欢,也没有办法拥有。我们必须在一开始就做好失去的准备,或者直接放弃。
在很多“中国式家长”的眼里,孝顺就是听话,如果不听话就是不孝顺和忤逆。虽然我们不能否认父母是爱孩子们的,但是这种“爱”里掺杂了太多自私自利、强制性的东西。在某种程度上,“中国式家长”喜欢用粗暴的方式塑造自己的孩子,可想而知,在这样教育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经历了怎样的折磨和伤痛,正如《狗十三》中的一句台词:“牛奶换红酒,旱冰变冰刀,成长中,总有我们学不会的东西。”
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父亲以及爷爷奶奶的爱缺少尊重与理解,就否认他们爱李玩。这几年原生家庭的影响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很多人一提到自己的父母就恨得咬牙切齿,但却忘了父母自身的局限性以及他们含蓄隐藏的爱。剧中李玩的爸爸有三次落泪,第一次是因为丢狗事件打了李玩后,跟李玩道歉时哭了。第二次是带着李玩去流浪狗收留站寻找被送走的狗时,却得知狗已绝食而死,因为愧对李玩哽咽红了眼睛。第三次是给李玩的庆功宴结束后,父亲送她回家时接到李玩母亲电话,然后痛哭失声。这三次落泪,其实都暗含着李玩父亲对她的爱,尽管这种爱缺乏了尊重与理解,但对于同样在父权家庭长大的爸爸来说,这,就是父爱。
其实,在专制家庭氛围里长大的孩子更喜欢与别人吵架,不懂得体谅别人,人缘不好,上进心也不强;而在民主型家庭氛围里长大的孩子,更懂得体谅别人,情绪更稳定。著名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儿童教育心理学》一书中就认为,如果家长们已经习惯了用严厉的批评和严肃的表情来挫伤孩子的自信力,就算这位父亲的态度后来转变了,孩子也会认为这种转变是一个假象,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重新亲近和信任父亲。父母的责任,不应该仅是教导孩子读书,学习和做算术,还要为他们提供一个健康的心理成长环境,这样他们承受的压力才不会比别的孩子更大。
http://www.dxsbao.com/art/42813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