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语文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了“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以及“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总共四个方面。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以及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言语经验,发展在具体的语言情景中,正确有效地使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的建构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还包括口头语言的听、说能力以及书面语言的读、写能力。语言的建构与应用要求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有良好的语感;能理解掌握汉语言文字的基本规律,顺利完成各类交际活动;能在不同的情景中和不同的对象进行交流沟通;在不同的作品出现在我们面前时,用不同的态度对其进行鉴赏和评价。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以及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思维发展与提升要求获得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直觉体验;能在阅读文章时感受到主人公的人物形象,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主旨;能够分析相似人物形象的不同,精准又生动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在文章中出现一些场景时,能够有自己的体悟,不完全根据作者的想法进行人物的塑造与联想,加入自己的创新。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审美鉴赏与创造要求感受汉字独特的美,汉字与英文字母的不同在于汉字的变化,即便只有横竖点撇捺这几个笔画相互交错,但依然构成了意义丰富的汉字;能感受到汉字所表现出的形象美,在甲骨文时代,人们喜欢用象形文字,完全是依据人们的生活习惯,根据自然界的景物来创造的,每一个字都有他们独特的意义,值得我们细细品味;要求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情感、态度和观念,创造自己心中美好的形象。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防止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可能我们倾其一生都只能研究到它的冰山一角;我们在理解中华文化的过程中,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文化自信,形成强烈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我们还要不断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加入自己的认识与理解,注入自己的力量。
语文素养的养成先必备的是语文知识。离开知识的能力是不可设想的,轻易否认语文知识对语文学习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容易使语文教学走向非理性主义的误区。还需要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一篇篇具体的范文,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占有一定量的感性语言材料,在量的积累的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第三是熟练的语言技能,熟练的技能到了一定程度就成为一种能力。再次是需要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教学必须牢记叶圣陶先生的名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最后还要深厚的文化素养,要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具有整体性与综合性,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是基础部分,只有能够灵活运用语言,才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不然就会导致思维凌乱,思绪混乱的情况。在语言建构完成之后,丰富自己的想象及联想能力,在文学作品中品味出自己的感觉,并不断加深对其的理解,打造出一个独特的人物形象。在思维得到发展以及提升之后,就可以进行审美意识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审美感受和体验来丰富自己的经历,以便更好地对中华文化进行传承与发扬。
http://www.dxsbao.com/art/43184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