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诗人约翰堂恩曾说过,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诚如斯言,在如今这个社会上,人与人更难分开。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隶属于许多种群体。群体这一概念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这便是我们了解社会心理学的必要。偶然间,我阅读了《乌合之众》这本书,我从中了解到了个体与群体的差异,群体对个人的影响,群体的意见与信念,群体的分类及其特征等一系列的知识。
首先,本书第一章从群体的基本特征入手,以基本史实为基础来论述了群体的地位与其重要性,群体在本书中的基本特征则与我们熟悉的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等优良特性不同,群体总是受无意识的操纵而非理性,群体暴躁,不善思考,具有传染性,易受到暗示等。语言尖锐且不失道理。而这在1895年出版的书中的道理不光在过去的时光中得到了验证,在接下来的中国崛起中也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像五四爱国运动,这次运动唤醒了群众的思想,为接下来的重大变革打下了基础。再如抵制日货运动中,不少人打、砸日货店,不用日货等现象,以及形如冬奥会的冰墩墩之类的顶流一抢而空,黄牛高价转手,这些都是群体不理性,易受到暗示的结果,更如老人摔倒,许多人经过但无一人出手相助,这体现了群体责任均摊的特性,因为见到的人足够多,责任被均摊到很小很小,也便导致了没人相助的局面。但是其中却是对群体特征的深度剖析,这帮助了我们更好地认识一些社会现象的本质。
其次,便是群体的意见与信念。该部分系统得点明了影响群体的各种因素。首当其中的便是一些直接因素,如词语、套话、幻觉与经验等。这些因素其实大都以群体的易受暗示和不理性特性为基础,对群体进行一些暗示以达到塑造其特征的目的。当然暗示也分好与坏,好的暗示可以令这一群体具有强大凝聚力和饱满的生命力,来建设一个更加灿烂的未来,而坏的暗示则可能会让群体重新回归野蛮人的特性,全凭其本能行动,而这一后果便是对文明的破坏,甚至可导致其的衰败。而简介因素则是我们的环境,如种族、传统、时间、德智体美劳方面的教育等因素。以种族为例,而今社会最为凸显的便是种族歧视。人们的种族便是他们的第一个标签,而种群中便会有传统习俗,这些都在潜移默化地塑造我们。像是我中华民族,1000多年来,无数的朝代更替,但都没有撼动封建帝制在中国的根深蒂至,反而使得这种制度走向极端的集权。倘若没有一系列的大变革,传统没有改变,或许制度也不会改变。德智体美劳方面,大抵可以用教育一词来代替。教育是当今时代人们认识世界的最主要方式,人们的基本素质大都是通过教育来塑造,教育路线若是走偏了,人们的本性也便偏移了,而这长久以往定会导致文明的衰败,因为本性的偏移会使群体的信念产生偏移,而如此的群体怎能继续使得文明走向灿烂与更复杂呢?最后,便是领导者。只要存在群体,便一定会有领导者。其实领导者便是一些对于群体心理有着较好理解的人。他们懂得群众的诉求并运用手段引导群体来凝聚信念,迸发力量,满足诉求。但是要知道,信念也具有两面性,领导者也有好坏,从书中我们了解到了根植信念的一些方法,我们便可以来进行防范,防止自身落入,当然,这也可以帮助我们成为领导者,来达成目的。
最后,便是信念这一词吧。不同的群体可能拥有不同的信念,多种信念。而这些信念构成了群体的内在,信念,它使得一群人达成了思想的统一,使得文明被建设,其中的主流信念便是文明的根基。这一大群体跟随着信念去创造辉煌,完善各种制度,使文明持续强盛。但当信念开始变弱,开始被瓦解,群体也便开始了分裂,人们不再一体,不再富有强大力量,建设的脚步也开始变慢直至倒退,文明也便走向了衰败,人们也变成了一群乌合之众。
信念,其本身具有凝聚力,它可以将群体联系得更加紧密,使我们的民族更加富有生命力与创造力。但是当今的世界错综复杂,为了使我们的文明可以走得更远,更繁荣,我们应当积极去传承,发扬我中华精神,使得我们的信念更加坚韧,更加顽强。同时我们每个人也应当去防范群众心理的侵蚀,在内外的思潮中保持我们独立的判断,在行为中贯彻我们的信念,坚定地去使我们的文明走得更远,这或许便是本书的初衷吧。
http://www.dxsbao.com/art/43403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