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情感积淀,已成为流淌在中华儿女血液里的精神基因。从古至今,有无数仁人志士为了保家卫国做出巨大贡献,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他们来自于不同的行业,他们弃笔从戎、弃医从文,只为了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好,只为了自己的同胞幸福美满。南宋词人辛弃疾,一生历经沉浮艰难坎坷,只为了一心向国,为了收复失地,为了打跑敌人。但因各种原因他无法实现自己上阵杀敌的愿望,但在他的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所表现的坚定不移的爱国主义精神。
辛弃疾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爱国主义者,是南宋最伟大的词人。他和爱国诗人屈原、文天祥等人一样,尊受人民的爱戴。辛弃疾词就是他毕生情感经历的写照,他毕生坚持抗战主张,积极投身于抗战救国的火热斗争中,辛弃疾词继承并发展了苏轼的革新精神,它内容丰富,感情深沉,境界宏大,风格沉雄,在词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一个词人,但却并非有意成为一个词人,他从小立志收复山河击溃金军,却受各种限制,词人、文官、武官,都是他的身份,他曾多次被调离到偏远之地,自己也无奈的写下“人似秋鸿无定住,事如飞弹需圆熟”。他的一生中遭到了太多次的不公与打压,但他却始终未放下自己想要收复失地,击溃金军的愿望,他始终盼望着有一天可以重做武官。
辛弃疾在江西的18年间,开启了他的文学上的创作,他将早年在官场上收到的排挤以及北伐始终不得志的抑郁宣泄在纸墨上。如“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种感叹背后就是辛弃疾想为国效力却效力无门的无奈。虽然在这段时间里他终日游山玩水,以笔会友以墨为伍,但北伐大志仍在心中挥之不去,此起彼伏,甚至做梦都是“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沙场秋点兵。”但他的大志到死都没有实现。
我们从四个方面来看辛弃疾词里所表达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一、表现对故土的怀念,对敌人的仇恨,希望杀敌立功,收复失地,实现国家统一的思想感情。
金兵入侵,南宋统治者苟安江南,不图收复失地,大好河山沦为异族之手,北方人民惨遭异族蹂躏,生灵涂炭,诗人空有满腔报国之志却得不到朝廷重用,无法施展扶危济世的才能抱负,只能把对中原故地沦陷区人民的怀念,对敌人的仇恨,希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倾注在自己创作的词中。如《菩萨蛮·江西造口壁》这首词通过诗人登临眺望,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破碎,人民遭难的痛惜心情,表现了他渴望恢复中原的强烈愿望以及留在后方做官,无法上前线的惆怅和苦闷。在辛弃疾的词里洋溢着作者对祖国深沉的热爱和强烈的责任感。在他的作品中,多处可以看到“西北望长安。”(《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神州毕竟,几番离合?”(《贺新郎》)等句子,所有这些词作无不凝聚着词人对中原故土眷恋和对沦陷区人民的深切怀念而倾注在自己的笔端,从而成为不朽的爱国篇章。
2表现了词人对南宋小朝廷苟且偷安局面的强烈不满和对投降政策的批判,以及对抗金斗争的高度赞扬
辛弃疾投奔南宋以来,多次上书献策要求朝廷出兵北伐。他做地方官时,设想多种方法建军备战,积极为北伐中原筹措。但是,昏暗的南宋朝廷,一直协投降,不仅苟且偷安,同时对抗战人物多加贬谪弃置,这种状况令诗人十分愤慨。《他张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中曲折抒写了自己的政治哀怨。这首词曲折地表达了他对抗金战机.恢复希望失落的惋惜和悲叹,对葬送抗战良机、贻误国家大计的怨恨及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在辛弃疾的其他词作中,鲜明地表达对国势时局的忧虑愤激。他批判南宋朝廷忘了国耻,苟且偷安,不思北伐,他也批判南宋最高统治者是非不分,贤愚不辨,他愤怒地写到要清除这些抗金事业中的绊脚石,蒙蔽君主的小人,“砍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太常引》)。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苟安求和君臣的贬责和对坚持抗金收复失地的抗金志士极力推崇赞许。辛弃疾的这类词或委婉含蓄,或借古喻今,或直言慷慨,曲折地表达了深沉而又复杂的爱国感情。
http://www.dxsbao.com/art/44057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