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上海周女士因小区封控,便在外卖软件上买菜送给听障父亲,外卖员余中接到求助后疾驰27公里为老人送菜。事后,周女士为表达感谢,先后向余先生的微信、支付宝转帐,均被余先生拒绝。最后,周女士为余先生充了200元话费。此事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后,引发了网友的热议。部分网友认为200元太少,对周女士进行言语攻击。4月6日,周女士在承受无数的谩骂后最终选择跳楼,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余先生不远千里为老人送菜,该市民也对此诚挚地表示了感激,本来此次事件是疫情下人性温暖的体现,没想到最后却酿成了如此的悲剧。一条生命活生生地被网络的黑暗吞噬,显露出了人性的冰冷。正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诚然,公民可以自由发表言论,但我们每个人都应对自己的言语负责。言论自由是权利,但不是施暴的借口。不当言论的发表,极有可能会造成类似此次的悲剧事件发生。
近年,网络普及率提高的同时,人们在网络上的活跃度也越来越高。正因此,网络暴力事件也日渐抬头、愈演愈烈。而网络暴力事件的发生并不是凭空而起,网络平台和每一个施暴者都难逃其责。
一方面,网络平台在防范网络暴力方面履职尽责不到位,没有当好网络言论的“把关人”。例如此次的事件,正是微博平台对施暴人员的排查不到位,没能及时对周女士进行言语攻击的用户进行纠察,也没能删除言语带有攻击性的文章,导致周女士看到这些言论后,产生了轻生的想法。对于一些泄露当事人隐私和挑动矛盾纠纷的违规行为,平台应及时清理,维护当事人的隐私。而对于实施网络暴力、发表攻击性言论的用户,也应让他们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唯有这样,才有可能减少网暴事件的发生。目前来看,维护健康的网络生态环境这条道路依然任重道远。
而另一方面,除了网络平台之外,网络用户也是致使网暴事件发生的重要主体。部分网络用户素质较低,并且极易从众,在没有仔细分析事件的情况下人云亦云。在此次事件中,有些人为了展示自己的“慷慨”,表示200元太少,如果换做是自己,起码会给500元。而后也有许多人跟着附和,却并不考虑200元对不同条件的家庭意义是否不同,他们只为发表自己的想法。这也是因为网络发言的匿名性,部分网友社会责任感缺失,言论发表更注重自我情感的宣泄,因此言论质量也随之降低。更有甚者为了获取流量,编造一些莫须有的事件,恶意引导舆论,仿佛自己是“第一见证人”。网暴者仅凭自己的主观想法,对当事人施以舆论压力,却不知自己的举动将当事人推向了死亡的深渊。
对于网暴事件,每一个网民都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尊重他人、珍爱生命。作为旁观者,我们应竭力反对施暴者的言语评论,客观公正地对待这一事件。同时我们还应给予受害者关怀,不跟风发表攻击性言语。作为受害者,我们应保持良好心态,并勇于用法律武器捍卫自身权利。生命并非儿戏,切勿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我们每个人应坚决做到不当施暴者,抵制网络暴力行为,并呼吁大家一起维护网络世界的清朗与健康,让网络为我们所用,而不是被它所害。
http://www.dxsbao.com/art/44103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