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各大媒体纷纷引进新技术、新内容、采用新方式以达到创新效果,吸引观众。但是,当引进的技术越来越多,采用的内容日益多样,而这其中的技术、内容的知识产权、著作权等问题的归属所引发的纠纷也愈发激烈,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知识产权一词可被理解为“对知识的财产权”,前提是这项知识具备成为法律上的财产的条件。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就对受知识产权保护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但是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型“知识”被排除在了传统体系之外,所以如今传媒领域知识产权侵权问题就越来越难界定和维护。 顺其脉络寻其根源 近年来,智能传媒领域发展火热,但是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人们其忽略了其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全年无休、不领工资,不仅播得了新闻节目,还能主持对话访谈、综艺节目的虚拟主播虽然具有智能、全能的优点,但是虚拟主播也存在着生产的内容、类型易与他人作品重合、冲突、虚拟主播的形象抄袭、模仿等问题。以及近期闹得火热的知网侵权事件:知网将他人作品在未经作者的许可下进行收费下载,甚至连作者本人都需要购买下载才能使用,俨然是在将他人的知识产品变成自己赚取利益的工具。 这些事件反映了当下传媒界内容著作权、使用权归属不明、易被盗用的问题,从中可以看出目前的传媒知识产权保护并不全面、及时。 而传媒领域知识产权遭到如此侵害的原因,从表面上看,一是由于传媒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的不健全,使得人们在模仿、抄袭、滥用的时候不用担心受到法律制裁,没有后顾之忧。二是因为网络具有分散性、隐蔽性,即使侵权被查出,受害者维权的成本与侵权人所得利益不成正比,有时候即使维权成功,自身经济利益反而还会受到损害,大多数人则会选择忍气吞声,默默背下这个“黑锅”。 但深挖传媒领域内部,其内部也是“藏污纳垢”急需治理。部分新型互联网媒体,虽然在传播机制、传媒技术、传媒手段上与智能互联网接轨了,但是其媒体平台内部的审核运营机制仍然落后。部分新媒体由于薪资待遇低、媒体规模小等原因无法吸引到优秀新闻人才,就导致其中工作人员的新闻素养无法保证。除此之外,激烈的行业竞争也是导致知识产权侵权问题层出不穷的重要原因。在各大媒体纷纷转型时期,保证观众收视率、收看率是媒体的第一要务。由此,各大媒体便展开了不同形式的竞争,以抢占市场份额。在这种情况下,各大平台就出现了栏目丰富但重复抄袭明显、定位不准确等现象。更为严重的是,传媒领域逐渐被资本所绑架,即纯粹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使得传媒行业逐渐失去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光辉。 放任自由并不可取 传媒行业是如今世界上增长最快、发展最好的行业之一,从诞生之初的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广播,到如今的与互联网紧密结合的直播、网游、新型广告等,不断地更新进步反映了传媒行业的包容性。从2021年1月21日胡润研究所发表的《2020胡润品牌榜》中可以看出,传媒与娱乐行业品牌仅次于金融品牌,这也反映了传媒行业在未来的无限可能性。 但是目前传媒领域知识产权却没有得到重视,抄袭、侵权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不仅会遏制当下传媒行业发展的良好势头,还会因蝴蝶效应产生更多不利影响。 对国家而言,首先就不利于国内投资和相关技术创新,侵权、抄袭一旦循环往复便会影响到国内知识产权管理秩序,传媒市场秩序不稳定又如何发展的起来。其次,一个国家的传媒市场一旦不稳定,便会给外来势力创造可乘之机,威胁国家安全。前苏联的崩溃既有其内部原因,又有西方势力的“和平演变”的分化。 对企业来说,企业的研发进度、经营活动、企业形象、经济利益等多方面都会受到打击影响。在自身知识产权受到侵害之后,相关部门的大部分精力都会用在维权工作中,而对于日常的管理工作则相对暂缓,这不利于企业知识产权水平的提高。从早期加多宝与王老吉的“红罐饮料”之争,到摩拜单车与美团单车“扫码开锁”的专利纠纷、再到腾讯QQ音乐与网易云音乐之间轰轰烈烈的音乐版权之争,无一不是以“两败俱伤”收场。 伪造商标、买卖盗版书籍、虚假宣传作品……种种行为不仅打击了原创的创作积极性、损害了他人的经济收益,还在市场上引发了一股抄袭、盗版之风。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主任俞虹就曾表示:“由于网络媒介缺少采访权,一开始就注定了‘拿来主义’的传统,在网络媒介的点击率 升高并开始盈利之后,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著作权得到充分保护,网络媒介才会有未来。” 破除困境方能重生 新时期下,传媒领域的市场秩序已在逐步完善。2021年6月1日,新修改的著作权法正式实施,该法律对法人的作品、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以及新闻作品的合理使用范围进行了详细规定,从法律上,对原创作者进行了保护。与此同时,国内新闻传媒领域的市场准入门槛、用人标准也有所提高。由传统媒体转向新媒体的企业内部老旧标准规则也正在破除、更新。 保护知识产权,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媒体融合环境下,新闻知识产权受到侵害的现象日益严重,出现了“拿来主义式”“新瓶旧酒式”“改头换面式”“肆意重构式”等多种不同的侵权类型,这些现象的存在对新闻传媒领域本有的秩序与规则造成了破坏。 新闻内部媒体在应对被抄袭、侵权时,对内应首先反省自身的新闻保密、审查机制,并强化或改革内容审核保密制度以防止下次类似事件的发生。同时,要面向新媒体的员工积极开展著作权保护意识和侵权风险意识的培养,提升员工的风险识别应对能力。对外要收集对方侵权证据,利用法律手段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并申请有关部门对其进行处罚,以维护媒体的权威和公信力。 个人的力量远远比不上一家媒体或一家企业,当个人面对知识产权被侵犯盗用时可能会遇到维权成本高、周期长、举证困难和赔偿低等瓶颈,所以应提前学习具备知识产权意识、及时取得知识产权和依法保护知识产权等相关知识。不仅能够防患于未然,还能使自己避开知识产权风险。而当真正被侵权时,也要保持冷静,搜集、保存对方侵犯你所享有的知识产权的证据,最好能与侵权行为人协商解决纠纷事宜。若是对方一意孤行,则可向工商部门投诉并申请行政处罚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或向报社、网络等新闻媒体曝光。 当前新闻传媒行业面临着严峻的危机和挑战,媒体融合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传媒领域知识产权的维护、发展离不开市场的监管和调控,更需要媒体人的冷静面对。
http://www.dxsbao.com/art/44602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4月11日晚,商学院第十六届干部骨干培训开幕式于第三教学楼101学术报告厅举行。院党委副书记王鹤、学工办主任陈攀、党建组织员蔡美玲以及各年级辅导员老师出席,学院团委学生会主要学生干……
刘诺惠 钟思欢 唐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为提高学生劳动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4月8日下午,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开展了以“春生万物启新程,勤勉劳动最光荣”为主题的劳动教育活动,22-24级全体学生参与。清扫区域主要包括月湖广……
戴丽丝 曹丹丹 李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为弘扬革命精神,赓续红色精神血脉,近日,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学工办全体教师赴韶山毛泽东同志故居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毛泽东广场,教师们庄严肃立,整齐列队,向伟人铜像敬献鲜花……
刘冰雨 贺伊莎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宣传报道部查看全文 >>
近期,一年一度的“樱花节”如约而至,湖南科技大学樱花园迎来客流高峰。湖南科技大学魅力旅游协会,商学院社团管理部联合举办“樱花节”义务导游活动,为前来赏樱的游客提供便利。“您……
石晶 孟德佳 侯锦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宣传报道部查看全文 >>
为推进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进程,3月18日至20日,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会计系调研组赴广东省开展专项调研。调研组由图书馆馆长、会计专业负责人颜剩勇率队,会计系主任符安平、会计研究所所长刘……
廖志超 符安平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宣传报道部查看全文 >>
3月25日,以“心语致春光”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于湘潭市青少年素质教育培训学校成功举办。商学院党委副书记王鹤、学工办主任陈攀及24级辅导员姜漾漾到场指导,学院心理健康部与文娱部……
杨雨芊 侯锦祥 王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宣传报道部查看全文 >>
为深入传播雷锋精神,增强学生反诈意识和责任意识,在三月学雷锋系列活动中,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青年志愿团开展了反诈摆点活动和弘扬雷锋精神志愿活动。3月15日上午,商学院青年志愿团于……
王琼怡 郑雨萌 谭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宣传报道部查看全文 >>
3月23日上午,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于第三教学楼301教室举行“校友领航,创业与就业的成功密码”座谈会。会议特邀广东红狮进出口贸易公司董事长肖成龙进行主题发言,校党委原副书记刘友金,……
谭欣妍 刘冰雨 唐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