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又称“黄土文化”,是指产生发展于黄河流域的一种地域性文化。黄河文化包括了整个黄河流域地区,具有理想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形成了一种极其丰富,同中有异的文化系统,可以从仰韶文化中看到黄河文化的最初的形态。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凝聚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要素,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层的文化基因,彰显着中华儿女文化自信的坚实底气。坚定文化自信,能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力量的保证。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记录着炎黄子孙的苦难,承载着华夏儿女的期望,也镌刻着世世代代不屈不饶的精神,保护黄河是每位华夏儿女的责任。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炎黄子孙的共同血脉、爱国爱家的价值追求,锻造了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黄河作为我们国家和民族的重要象征,时刻牵动着海内外所有中华儿女的心。民族危亡之际,一曲《黄河大合唱》,发出了全民抗战的怒吼,燃起了救亡图存的斗志。改革开放之初,一曲《我的中国心》,唱出了黄河在中华儿女心中的魂牵梦绕,令海外游子热血沸腾,纷纷回来报效乡梓。 黄河文化以其博大深厚的文化内涵深刻影响着中国近现代的革命事业,同时创造性地吸收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实践中发展出了红鱼文化、爱国主义及生态文明等新的文化内涵,为黄河文化乃至中华文明增添了新鲜的内容。从古代到近现代,黄河流域长期居于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中心,黄河文明经久不息,是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的文明,彰显了其在华夏文明中的主体地位、在世界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力、在历史长河中历久弥新的顽强生命力和巨大创造力。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力量。 为更好地保护黄河文化,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22-06-20联合印发了《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规划》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注重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黄河文化为主题主线,在深入挖掘黄河文化时代价值、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创新黄河文化传承利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等方面作出安排部署,力求充分发挥黄河文化在推动沿黄地区民生改善、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规划》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大局,坚持保护优先、时代传承,坚持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加强跨区域跨部门协作,促进黄河文化资源有效统筹、共建共享,提高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系统性 和协同性,推动沿黄地区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黄河文化育民惠民利民。争取到2025年,黄河文化的发掘研究力度不断加大,黄河流域文物和文化遗产实现有效保护传承,黄河文化影响力显著扩大,黄河文化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http://www.dxsbao.com/art/44692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在时光的长卷中,文物古迹如同无声的史官,铭刻着岁月的厚重与辉煌。它们是民族记忆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承的桥梁。然而,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这些文化瑰宝正遭受前所未有的考验,保护……
李彦卿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在华夏广袤的大地上,文物古迹宛如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明珠,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兴衰变迁。然而,在现代化建设的浪潮中,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着诸多难题。自新《文……
邓春林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可移动文物作为文明的瑰宝,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变迁。它们不仅是历史的忠实见证者,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桥梁。随着时代的快……
张婧妍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在历史的长河中,文物古迹是文明的忠实见证者,凝聚着岁月的深沉印记。它们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不可移动文物面临着诸多挑战……
赵晓玲、王子希、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2025年1月10日至1月13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前往山东省多市开展了为期4天的实践调研。调研期间,队员们在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淄博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淄……
张景博 张盛伦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2025年1月15日至1月17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聚焦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前往湖南省茶陵县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实践调研。期间,队员们跟随茶陵县文旅局工作人员实地考……
黄婧怡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