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黄河文化的魅力

来源: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赵爽

黄河文化,又称“黄土文化”,是指产生发展于黄河流域的一种地域性文化。黄河文化包括了整个黄河流域地区,具有理想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形成了一种极其丰富,同中有异的文化系统,可以从仰韶文化中看到黄河文化的最初的形态。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凝聚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要素,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层的文化基因,彰显着中华儿女文化自信的坚实底气。坚定文化自信,能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力量的保证。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记录着炎黄子孙的苦难,承载着华夏儿女的期望,也镌刻着世世代代不屈不饶的精神,保护黄河是每位华夏儿女的责任。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炎黄子孙的共同血脉、爱国爱家的价值追求,锻造了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黄河作为我们国家和民族的重要象征,时刻牵动着海内外所有中华儿女的心。民族危亡之际,一曲《黄河大合唱》,发出了全民抗战的怒吼,燃起了救亡图存的斗志。改革开放之初,一曲《我的中国心》,唱出了黄河在中华儿女心中的魂牵梦绕,令海外游子热血沸腾,纷纷回来报效乡梓。 黄河文化以其博大深厚的文化内涵深刻影响着中国近现代的革命事业,同时创造性地吸收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实践中发展出了红鱼文化、爱国主义及生态文明等新的文化内涵,为黄河文化乃至中华文明增添了新鲜的内容。从古代到近现代,黄河流域长期居于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中心,黄河文明经久不息,是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的文明,彰显了其在华夏文明中的主体地位、在世界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力、在历史长河中历久弥新的顽强生命力和巨大创造力。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力量。 为更好地保护黄河文化,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22-06-20联合印发了《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规划》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注重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黄河文化为主题主线,在深入挖掘黄河文化时代价值、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创新黄河文化传承利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等方面作出安排部署,力求充分发挥黄河文化在推动沿黄地区民生改善、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规划》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大局,坚持保护优先、时代传承,坚持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加强跨区域跨部门协作,促进黄河文化资源有效统筹、共建共享,提高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系统性 和协同性,推动沿黄地区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黄河文化育民惠民利民。争取到2025年,黄河文化的发掘研究力度不断加大,黄河流域文物和文化遗产实现有效保护传承,黄河文化影响力显著扩大,黄河文化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http://www.dxsbao.com/art/44692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法”韵南国伴古迹:武大学子赴南方多省开展社会实践

在时光的长卷中,文物古迹如同无声的史官,铭刻着岁月的厚重与辉煌。它们是民族记忆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承的桥梁。然而,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这些文化瑰宝正遭受前所未有的考验,保护…… 李彦卿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韵北国护古迹:武大学子赴北方多省开展社会实践

在华夏广袤的大地上,文物古迹宛如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明珠,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兴衰变迁。然而,在现代化建设的浪潮中,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着诸多难题。自新《文…… 邓春林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 护遗迹传薪火:武大学子赴17省37市113处文物保护单位开展社会实践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可移动文物作为文明的瑰宝,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变迁。它们不仅是历史的忠实见证者,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桥梁。随着时代的快…… 张婧妍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 韵江城护古迹:武大学子探寻革命文物保护新途纪行

在历史的长河中,文物古迹是文明的忠实见证者,凝聚着岁月的深沉印记。它们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不可移动文物面临着诸多挑战…… 赵晓玲、王子希、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大学“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赴山东省多市开展社会实践

2025年1月10日至1月13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前往山东省多市开展了为期4天的实践调研。调研期间,队员们在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淄博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淄…… 张景博 张盛伦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大学“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赴湖南省茶陵县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保

2025年1月15日至1月17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聚焦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前往湖南省茶陵县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实践调研。期间,队员们跟随茶陵县文旅局工作人员实地考…… 黄婧怡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现转机:广西师大学子实地调研 “把脉开方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最新发布

缅怀先烈 吾辈自强
6月20日,湖北师范大学满天星实践队分别开展了红色地标打卡和实践走访两项活动,活动都进行的十分顺利。首先是红色地标打卡活动。此次打卡的地方是湖北英山烈士陵园,是一个全国性重点红色旅游景区。每一座丰…
仰望烈士遗迹,聆听前辈叮咛
6月20日,湖北师范大学满天星实践队两方开展红色文化追寻之路,既探访了湖北英山烈士陵园,又采访了两位老党员,聆听他们的红色故事。庄严的大门前,2021年烈士公祭的横幅尚未褪色;走进大门,“人民记忆”“…
用自己的善心关爱老龄化人群
关爱老人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人类进步科学发展的前提,只有人类的思想纯正了社会才能健康的发展,所以关爱老人并不单单是一个家庭、一个孩子的事,而是需要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共同努力…要从文化的…
展红色文化之旅,传红色文化精神
展红色文化之旅,传红色文化精神。先辈革命精神需要一代代传承下去,所以为了将红色文化精神传承下去,湖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满天星实践队开展了党员采访活动。2022年6月21日,实践队队员贾玉洁采访了她家乡…
伟大创立,历史转折,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站起来了
伟大创立,历史转折,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站起来了——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喜迎二十大,筑梦向未来”暑期社会实践队成员李博进行线下宣讲为迎接党的二十大,更好地宣传党史精神,2022年6月20日上午,许昌…
全民抗战,砥砺前行
全民抗战,砥砺前行——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喜迎二十大,筑梦向未来”暑期社会实践队成员李博进行线下宣讲为迎接二十大的到来,宣传党史精神,2022年6月21日上午,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喜迎二十大,…
积极革命,努力奋斗
积极革命,努力奋斗——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喜迎二十大,筑梦向未来”暑期社会实践队成员张玲进行线下宣讲为迎接党的二十大的到来,更好地宣传党史精神,2022年6月21日上午,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喜…
誓死御侮还我河山
誓死御侮还我河山——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为迎接党的二十大的顺利召开,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2022年6月21日,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喜迎二十大,筑梦向未来”党史宣讲队的成员们继续开展了线下宣讲活动…
伟大长征,寻找真理
伟大长征,寻找真理——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喜迎二十大,筑梦向未来”党史宣讲队开展红军长征的宣讲活动2022年6月21日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喜迎二十大,筑梦向未来”党史宣讲队开展第十五次线下宣讲…
三月春风处处暖,雷锋精神代代传
三月春风处处暖,雷锋精神代代传(通讯员程佳璇2022-6-21)尽管夏日炎炎,但并不能阻挡队员们前往西塞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步伐。尽管路程并不短,但队员们仍旧饱含热情前往此次宣讲目的地。虽然前期队员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