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白家庄,同心梦

来源:河南工业大学 作者:袁江帆


白家庄,是个会让我难忘的地方!因为一些机缘巧合,我成为了"魅力土木"实践队的队长,"寻迹红旗渠,共筑中国梦"的主题可能也是我的一时兴起。说实话,在来到白家庄之前我并不知道白家庄真正是的怎样的状况,或许对中国梦也没有很深的理解,直到,我来到了这个地方……
白家庄,山美。刚来到白家庄,是这里的景色吸引了我,当我还坐在前往白家庄的汽车上,透过车窗,一座座山川在我眼前浮现,对于一个在平原长大的孩子,山的诱惑是很大的。走进白家庄,四面环山的村庄,被红旗渠环绕,山清水秀,重峦叠嶂,如诗,如画。我想用镜头记录下每一片景色,想把它分享出去,让每个人都能看到我所看到的。习惯了都市的阴霾灰尘,当身处万里无云的蓝天下,那种心旷神怡的惬意,仿佛身处大自然的怀抱,虫鸣鸟啼,蝶飞雀起,闻万物之生机;绿树成荫,泉水叮咚,领自然之奥妙,行走于村间小路,踏步在山野丛林,心之所想,身之所向,皆在此村之中。
白家庄,水美。人工天河——红旗渠,在村中静静地流淌,像一位老人,给我们讲述村里的故事。在见到红旗渠之前,我或多或少对红旗渠都有一定的了解,到当我真正见到它,才理解了它的铁骨钢躯,理解了张买江老先生向我们道来的故事。走在渠岸上,看着脚下的渠水还有前方那看不到尽头的绵延,对于怕水的我,不禁对渠水充满了敬畏,但我还是勇敢的走在了上面,我知道,我的脚下,是先辈们用血和泪筑成的人工天河,每一块石头都有它们的故事,是它们滋润着一方水土,是它们养活了一代又一代的乡民。红旗渠十大著名工程之二都位于白家庄,其一空心坝,坝体呈弓状,坐卧于白家庄村西露水河支流段浊河上,坝长166米,底宽20.3米,洪水从坝顶跨过,渠水从坝中穿流,一交一叉,浑然天成,是典范,更是智慧。其二南谷洞渡槽,俗称十孔渡槽,渠水在上,河水在下,红砖浊水,相辉相映。白家庄的水是美的,更是宝贵的,饮水思源,心存感激,这样的水才是最美的!
白家庄,人更美。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白家庄这片厚重的土地上,又在孕育着怎样的梦想。村头的“隋槐唐柏”傲然挺立,像两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向来人讲述这个村庄的故事;村里的兵工厂坚如磐石,那经受枪林弹雨的身躯,是一个时代的记忆,是我们不能忘记的民族英魂。在来到这个历史厚重的地方之前,我还在想,会不会真有小朋友来听我们的讲课,当我们在白村长的带领下来到了白家庄小学,刚到学校就看到了已经守候在门口的孩子们,此情此景又是心疼又是激动,最令我感到意外的是,越来越多的白家庄爷爷奶奶也走进了我们的课堂,那种对知识的渴望一度令我震撼,当一幅幅水彩画在他们的笔尖绘出,那种“活到老,学到老”的最真实的诠释,让我自行惭愧。正如我所说的“白家庄,同心梦”,爷爷奶奶用画笔为了一个共同的梦想努力,这种精神可能就是白家庄的精神,也是红旗渠的精神!
努力过,才会知道收获的不易,拼搏过,才会知道成功的喜悦,白家庄或许只是我人生中的一次旅程,孩子们或许也只是我人生中一次短暂却又珍贵的友情,可我忘不了白家庄的崇山峻岭,忘不了红旗渠的源远流长,忘不了孩子们的音容相貌,忘不了老人们的孜孜不倦,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有你有我,筑梦前行!

http://www.dxsbao.com/art/4496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智粮速运:智能化技术助力粮食运输升级,赋能乡村振兴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智粮速运助农团”于2025年1月13日至2月12日成功完成“散装粮食高效智能化运输”项目实践,聚焦粮食运输领域的智能化革新,联合山东吉鲁汽车改装有限公司研发智能运粮车,…… 吴昊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孤单星球”罕见病公益科普宣讲团丨跨越全国,用爱与理解点亮星

在大众认知的边缘,罕见病群体长期默默承受着病痛与孤独。为打破这一现状,2025年1月至2月,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孤单星球”罕见病公益科普宣讲团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以“让罕见被…… 方英杰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孤单星球”实践团队赴广东省江门市开展罕见病科普

2025年2月13日,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孤单星球”罕见病公益科普宣讲团成员吴昊,在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育德社区开展了以“让罕见被看见”为主题的罕见病科普宣讲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深…… 吴昊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孤单星球”实践团队赴河北省沧州市开展罕见病科普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孤单星球”实践团队赴河北省沧州市开展罕见病科普宣讲活动2025年2月12日,恰逢元宵佳节,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孤单星球”罕见病公益科普宣讲团成员付珊伊,携手河…… 付珊伊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孤单星球”实践团队赴四川省绵阳市开展罕见病科普

2025年2月11日,四川省绵阳市石塘街南山社区活动中心内,一场“孤单星球”的罕见病公益科普宣讲活动温情启幕。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孤单星球”罕见病公益科普宣讲团成员师佳瑞,以“让罕…… 师佳瑞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孤单星球”实践团队赴云南省临沧市开展罕见病科普

2月6日,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孤单星球”罕见病公益科普宣讲团成员杨薰走进云南省临沧市儿童福利院,为在院小朋友带来了一场别样的科普之旅。活动以“让罕见被看见”为主题,用生动有趣…… 杨薰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孤单星球”实践团队赴湖北省宜昌市开展罕见病科普

2025年1月24日,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孤单星球”罕见病公益科普宣讲团成员杨芯瑜,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东城试验区平云社区开展了以“让罕见被看见”为主题的罕见病科普宣讲活动。此次活…… 杨芯瑜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孤单星球”实践团队赴四川省成都市开展罕见病科普

2025年1月21日,寒风中依然充满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的大弯街道革新社区。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孤单星球”罕见病公益科普宣讲团的成员高雯靖,携手团队走进了这片社区,…… 高雯靖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劳有所得”团队开展社会实践 ——烹年夜饭,悟劳动之美

近日,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劳有所得队组织了一场劳育社会实践活动,参与者们在春节期间亲自动手制作年夜饭,在烟火气息中感…

智粮速运:智能化技术助力粮食运输升级,赋能乡村振兴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智粮速运助农团”于2025年1月13日至2月12日成功完成“散装粮食高效智能化运输”项目实践,聚焦粮食运输领域…

驿站爱心服务,共倡核心价值

“爱在红柽柳,原为黄河口。“本次我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是跟随服务于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恒瑞文化广场爱心驿站的红柽柳志愿…

寻迹黄河畔,传承革命心

为深入了解黄河文化,传承红色精神,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春和景明”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2月5日走进山东省东营市黄河文化…

曲园学子三下乡:探寻华侨文化,领略交流魅力

2月5日,“承古韵遗风,启新程芳华”社会实践队踏入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参观之旅,深度领略华侨…

最新发布

“别具一格”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调研活动第四天成功开展
2017年7月17日,山东大学“别具一格”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调研在家乡”第四天成功开展。上午9时30分,“别具一格”团队全体成员准时出发,在各自的家乡对当地餐饮店店主、服务员,外卖师傅和随机抽取的行人进行了 …
山东理工大学太极拳社会实践团参观访问陈家沟国际太极拳学院
7月15日上午,山东理工大学太极拳社会实践团来到河南省焦作市温县陈家沟国际太极拳学院进行参观访问。活动由梁艳琳队长带队主持,实践团全体成员积极参与。学院办公室主任李老师为实践团成员详细介绍了太极拳学院 …
民意调查 环保之行 清我青岛
环保之行 清我青岛  青农大“清岛”社会实践团走访调查青岛市民的环保意识  近日,在青岛市城阳区和市南区的街头,出现了一群蓝衣天使。这是青岛农业大学“清岛”社会实践团的队员们在城市的各个地方寻找青 …
致我支教的地方——白家庄
2017年暑假,这是我第三次踏上安阳这片热土,这次社会实践我很庆幸自己来到了林州市白家庄,一个普通却又不平凡的村庄。一路上,听到了好多关于白家庄的故事,比如红旗渠十大经典工程中的空心坝、石拱桥,隋槐唐 …
绣动武汉:华农学子弘扬汉绣文化
7月8日至15日,华农文法学院和经管学院汉绣调研实践团赴武汉纺织大学、江汉路民众乐园汉绣精工坊、江欣苑社区以及昙华林萧兰刺绣馆开展为期7天的汉绣传承、推广、调研活动。 …
因为有你,不再孤单
“因为梦想,所以精彩。因为充实,所以快乐。因为关怀,所以温暖。因为信赖,所以踏实。因为有你,不再孤单!”这句话充分表达了三乡下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伊田的心声,同时也表达了被他们帮助的孩子的心声。 在 …
百年泥塑,创新当前 ——对话非遗传承人,从泥塑产业透视非遗产业发展之路
七月九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赴陕西凤翔泥塑调研服务队于陕西凤翔六营村对泥塑传承人敬萍开展了长达近两个小时的采访,重点聚焦于泥塑如何继续发展等问题,敬萍女士对此作出了回应。 …
“耳钉男孩”:给你最后一份礼物
短短几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已经接近尾声,志愿者们留下的是不舍,是青春;收获的是回忆,是感动。 志愿者谢菲菲回忆道: …
非遗产业的保护与传承 --实地走访凤翔文化馆
7月11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赴陕西凤翔泥塑调研服务队于凤翔县文化馆进行了长达两小时的参观与采访,其中涉及以凤翔泥塑为主的非遗产业的现状与保护。 …
下乡务农尝民艰,看望老人送温暖
  下乡务农尝民艰,看望老人送温暖  2017年7月15日,是我们广东金融学院金融与投资学院赴江门鹤山宅梧暑期社会实践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第五天。“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我们从小便会念这首诗,却没有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