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尚书·尧典》有感
《尧典》主要记载的是帝尧治理天下之功绩。在文章开头写到帝尧本人“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又形容其“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等等,足以表明尧帝的品质和才智俱是非凡绝伦的,也因此才能成就一番伟业。但更为让我关注到的是其“敬授民时”,尊重自然规律,懂得利用天文历法的文化知识来发展国家的中心产业——农业,还有其“克明俊德”的无私与大爱,知人善任,心念国家。
借敬授民时以兴国。在尧的时代,首次制定了历法,这样,劳动人民能够依时按节从事生产活动,不至于耽误农时。作为农耕文明历史悠久的国家,尧此时就对农时十分重视,《尚书·尧典》中就有详细的记载。在文章的第三段中帝尧“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暘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尧重视天文工作,任命官吏推算日月星辰运行的规律,制定出历法,从而告诉人们依照时令节气从事生产活动。二分、二至确定以后,尧决定以366日为一年,每三年一闰月,用闰月调整历法和四季的关系,使得每年的农时正确,不出差误。由此可知,尧帝通过敬授民时,充分利用天文历法知识,促进了农耕文化的出现与发展,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整个国家的发展。
借克峻明德以安邦。尧帝克明俊德,知人善任。尧帝选官之标准以德为首,认为共工巧于言而常邪僻,故有功而不用。“天命有德,五福五章。”他还认为选官也须知人,亦须善任,发挥人之长处,将其安排在最合适的职位,发挥其最大的用处,尧帝命禹治水,命益掌山泽,命博夷坐秩宗,命夔典乐等。我们也都知道尧的时代,又是传说中的洪水时期。“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洪水淹没山川,冲向高岗,危害天下,民不聊生。尧对此十分关切,征询四方诸侯之长的意见,问谁可以治理水患,当人们都推荐鲧时,尧觉得鲧靠不住,但还是让他试了一试。然而,鲧治水九年,毫无功绩。尽管如此,但此时的尧,已经决定寻找下一任接班人来继续完成他心中的愿望,当众人推荐舜时,尧决定考察舜三年,三年里从各种方面对舜进行测试,认为其德行皆良,成熟可靠,励精图治,一定能成立一番业绩,所以尧最终决定禅位于舜,这也是尧最为人称道的,传贤不传子,不以天下之位为私有,心中有大爱。
《尧典·尚书》的故事,呈现给我们的并不是一个绝对完美形象的尧帝,他也会有政治决定上的失误,但尽管如此,他的仁德大爱,他的敬授民时,他的克峻明德,他的为国传贤,都让我们看到他为国家的无私奉献,他是那个时代鲜活的帝王,安邦治国有道;他也是华夏民族的英雄人物,值得后人敬仰,称道。
http://www.dxsbao.com/art/45688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