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山里走去
千禧年,天空伴着点小雨,山路的尽头传来一阵哇哇啼哭,阿珍就这样出世了。
阿珍出生没多久,父母便继续前往城里打工。“走出大山是赚钱养家唯一的办法!”父亲这样说道,或许也是大湾村里大部分人的看法。
日子一天天过去,阿珍也慢慢长大。阿珍和祖母生活在一起,住的是潮湿的危房,每天上学都要走过崎岖的山路才能到达山脚的学校。
在课堂上,老师总爱问同学们的梦想是什么,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我想去大城市生活!”“我想住进新房子!”“……”阿珍总是不语,想着这大山真的没有一个值得人留下来的原因吗?这片山到底能不能养人呢?
不久便有了回答。
这天,阿珍正走着神,老师拍了拍桌子,只听老师激动地说道:“同学们!我们县被确定为大别山片区扶贫攻坚重点县了,我们村是县里71个重点贫困村之一!”同学们叽叽喳喳,都在心里犯嘀咕,心想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正纳闷呢,老师笑着说:“这当然是好事了!说明党和政府看到了我们,要帮助咱们脱贫!这可不是好事儿嘛!”
阿珍听完高兴极了,一放学便拽起她书包朝家的方向奔去。
“奶奶!我们县被确定为脱贫攻坚重点县了!我们是不是能住上大房子了?爸爸妈妈是不是也能回来了?”
“傻孩子,这可没你想的那么容易,这得一步步来!”
阿珍听罢,便垂头丧气地瘫坐在地上。奶奶看阿珍这样沮丧,安抚道:“俗话说得好,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凡事都要先有想法,再付诸实际行动。有我们党和领导的支持,过不了多少年,我们县一定会脱贫,咱们呐,也一定能住进新房子!”
阿珍抹了抹眼泪,还没说出那句“真的吗?”,奶奶便会意地点了点头,“一定会的!”
就这样,大湾村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利用高山低产田和荒地新建千亩标准化茶园基地,一步一个脚印,在脱贫路上努力而艰难地行走着。不尽人意的是,2014年,仍然有近20%人没有脱贫,这条路,好像比想象中更加困难。
光阴似箭,村里的脱贫攻坚战仍在进行中,阿珍也到了读高中的年纪,在县里的中学中寄宿,家里只剩奶奶一个人,生活仍然比较拘谨。
2016年4月24日,阿珍像往常一样放了学,走进寝室准备做功课,刚开门,就听见一室友激动的说:“你们猜!咱们县的大湾村,谁来了!”阿珍瞟了瞟她,想,谁会来那小破地方,轻飘飘地问“谁呀?”
“习总书记!”
阿珍突然愣住了,“谁?”
“习总书记!”
“习总书记来做什么呀?”
“听说呀,是为了了解农村脱贫特别是革命老区扶贫的真实情况,总书记还坐在大院里和村民们聊天呢!”
阿珍听了,又是惊喜,又是惊讶。要知道,习总书记来的话,那必须先从北京飞到合肥,再乘车到县里,最后乘车驶过山路,才能到他们村。
阿珍内心那颗雀跃的种子,又重新发芽了。
暑假,阿珍为了准备高三冲刺,没有回家。第二年寒假,为了缓解考试压力,坐上了回家的汽车。
刚下车,阿珍便又一次被那山清水秀、纯朴自然的村庄环抱,她心中那颗种子深深地扎根在这片土地。
阿珍狂奔回家,家里也已不像之前那样破旧。
奶奶说,“习主席来之后,大家都很受鼓舞,茶厂建起来了,茶园也越来越像样了,听说之后还会开发旅游业!当然,这也离不开咱们村党总支的辛苦工作!过不了多久,咱们村就能实现脱贫。对了,等你考上大学,你爸爸妈妈说他们也要回到村里,去茶厂工作!”
阿珍激动得说不出话,阿珍想起最近在广播听到的那首不知名字的歌曲,那首歌这样唱道:
“于是转身向山里走去……”
向山里走去……
2021年,大湾村面貌焕然一新,有数千亩茶园,旅游业也逐渐崛起。
阿珍今年毕业,已经保送了研究生,准备继续攻读林学专业。阿珍一家也已经搬进了新家,爸爸妈妈在茶厂工作得充实快乐,不过妈妈打算明年先辞去茶厂的工作,准备经营一家民宿!
阿珍心里的那颗种子慢慢长大,已长成了一棵大树。
http://www.dxsbao.com/art/51003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