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精神——立人强国之本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 作者:刘艳君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我们不单单为了自己的尊严而战,更是为了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人无精神,每日浑浑噩噩,不知今夕何夕,只看重眼前的快乐,这种人,未来成为一抔黄土,随风一扬,除了后人无聊时翻阅族谱能偶尔瞥见他的姓名,谁又会记得他呢?雷锋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人们怀念他,尊敬他,才会出现小孩子都知道雷锋叔叔的画面;焦裕禄有精神,他心中装着百姓,为大众着想,我们爱戴他,不敢将他忘却。人,活在世上,总是要有一些足迹的。

中国共产党人要有精神。在近代艰难曲折的探索中,是中国共产党为沉寂的黑夜带来一道天光,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借着那么一股革命的强大精神。新时代需要继承革命精神有很多,提到的革命精神有40多种,论及过的、阐述内涵的有20多种。不论是乐于吃苦,勇于战斗的长征精神,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都显示了党不怕困难的精神。同困难作斗争,是精神的堡垒。

中华民族是要有一些精神的。在五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团结统一的精神,使我们能够在危险来临时共同抵御外敌,保家卫国;也让我们在改革开放之际,使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怀抱;更让我们在世界局势变幻莫测、国际压力大的今天,仍然坚持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任何企图分裂中国的势力将永远不会得逞。这种爱好和平的精神,让中国的大国形象更加让各国敬佩。这种勤劳勇敢的精神,使中国创造了两样令世界瞩目的作品:一是创造了世界上的汉语,二是神奇的汉字。除此之外,中国的古代四大发明和新四大发明也对世界做出了重大贡献。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过去体现在战争中无数先烈奋勇向前不怕牺牲,今朝体现在无数医护人员奔赴抗疫一线。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能够绵延5000余年生生不息的原因。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头潮头。

http://www.dxsbao.com/art/51148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和红色文化价值。近年来,于都通过数智技……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春节成功申遗,助力双创迸发“春”之力量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践行非遗双创实践,点亮新春文化华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不懈的精神追求,也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感悟民族风采 弘扬中华精神

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跨越千年时光,融汇了历史的智慧与时代的印记。2025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儒儒德致学实践队员走进山东省的非遗文化之地,通过深度调研与实践活动,感悟非遗传承的艰辛……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莒县抗战展览馆的数智赋能红色传承调研之旅

2025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员们抵达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抗战展览馆进行实践调研。这次以“数智引擎驱动下红色文化推动文旅发展的研究”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让实……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以青年之姿,扬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积累的先进文化,蕴含着指引人民增强信仰、信念、信心,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为在新时代更……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数智引擎驱动下红色文化推动文旅发展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智化技术正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为传统行业带来深刻的变革。在文化和旅游领域,数智技术的运用不仅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也为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平台……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春节申遗成功:古韵新声,共鉴传承之光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于2024年12月4日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不仅是对春节深……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

春节成功申遗,助力双创迸发“春”之力量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

践行非遗双创实践,点亮新春文化华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不懈的…

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威海市生态环境局开展实地调研

2025年1月27日,为调查了解威海市医疗废弃物处理及构建数字化医废智慧监管平台情况,山东大学(威海)医废焕能调研团成员邵佳…

山东大学学生访谈覃刚医生,聚焦医疗废弃物处理实践调研

2025年2月8日,山东大学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展开调研。此次访谈围绕医疗废弃物处理展开,旨在助力相关…

最新发布

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 ——关于“红色革命历史”的问卷调查
在本次暑假调研中,我们团队安排了一次关于红色革命历史的问卷调查活动,在此次活动中收获颇多。在活动前期,队长根据情况为我们每个队员安排了相应的工作,大家各司其职,使得任务获得了圆满结束。按照安排…
十堰学子三下乡:乡医相依恩施实践行
2022年7月9日星期六,湖北医药学院乡医相依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恩施自治州利川市的实践任务已经接近尾声了。就在昨天,我们结束了实地调查,完成了问卷调查的任务,今天,我们开始整理数据,总结问题。历经了为期…
曲园学子三下乡:感受文化色彩,领悟非遗真谛
中国青年网九江7月14日电(通讯员刘佳琪)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各族人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历史根基,是中华艺术库不可缺少的瑰宝,因此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走向世界。非…
山东大学(威海)红动齐鲁:新农人调研团前往青岛市城阳区开展实地调研活动
为深入研究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和涉农职业教育的现状,8月5日,山东大学(威海)红动齐鲁:新农人调研团成员杨开新前往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西黄埠社区进行实地调研。团队成员了解到自乡村人才振兴计划实施以来,…
湖北学子三下乡:乡村调研问卷行
为了调查乡村医疗负担与基层医疗服务水平。7月7日,湖北医药学院“乡医相依”社会实践队来到了利川市元堡乡集市进行问卷发放与交流调研活动。我们在集市上对来往的当地居民与摆摊的商贩亲切交谈,从口头交谈…
记忆中的雨
今年夏天的雨水比起往年要少,有时在闷热的突然滴落下来水滴,也是天还没亮就结束了,全然没有过去磅礴的气势。记忆中最大的的一场雨,抬头望,黑漆漆的乌云遮住了半边天空,还在不停的翻滚涌动,也遮住了炽…
陕西学子三下乡:华夏连心
为了更好推广普通话,让更多的孩子学习到普通话的标准性、重要性。不断缩小农村与城市间的普通话水平差异。2022年8月7日,陕西理工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乡村青春行助力振兴梦”实践团来到陕西省宝鸡市眉县开展暑…
曲园学子三下乡:享用华夏至宝,传承非遗荣耀
中国青年网淄博7月15日电(通讯员解彦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上创造、发展与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是人类的“精神植被”。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
流光随影
天空中的流光倾洒入树的间隙,筛下一地斑驳的碎影响,流光中跳跃的尘埃,让每段尘封已久的往事鲜活起来。小学是我度过的最快乐的时光。那时,我总是十分懂事,很早就理解父母的辛苦,总是尽自己所能为他们分…
山东大学(威海)红动齐鲁:新农人调研团前往临沂沂水县开展实地调研活动
为进一步了解乡村人才振兴配套措施与实施现状,7月23日,山东大学(威海)红动齐鲁:新农人调研团成员史孝旭前往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南郭家湖村进行实地调研。南郭家湖村村支书受邀参与本次访谈。围绕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