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合工大资环学院三下乡微小说

来源:合肥工业大学遥感科学与 作者:郑林

改变

那是一个春日的正午,小张坐在余村北边的咖啡馆,看着眼前的余村,他陷入了沉思:自己本不是余村村民,只是在老乡泓哥的介绍下来到余村。当时的余村正值开发期,大家眼里的“金山”——矿井,无时无刻不在闪烁着金钱发出的光芒。那时的小张还在为赶上了这波时代浪潮而兴奋,他在矿井中的工作也越来越卖力——因为他想早点赚够了钱回家乡娶了自己心爱的女子晓佳。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小张在矿洞中工作了3年,他原本稚嫩的脸庞也变得粗糙,尽管攒够了钱,但他愈发感觉身体上的不适,在矿井里工作不了多久就经常突然停下来,开始大口喘气,更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咳血。终于,在一个凛冬,他倒下了。

医生检查说是呼吸道疾病,如果不赶快救治可能会危及生命。模模糊糊中,他感觉被人抬进了手术室,医生在检查他的呼吸道时感叹着所见的被矿尘侵蚀得不成样子的器官。终于,手术结束了,幸运的是小张保住了性命并且手术很成功,没有什么后遗症,但坏消息就是他已经不能再进矿井里干活了,并且由于治病做手术,他已经把之前攒够的钱花的所剩无几。看着医院窗外那矿厂烟囱里冒出的一团团烟雾和因为采矿而露天的废弃矿山、凹陷的矿坑,水土流失和严重的环境污染让余村上空的蓝天不复存在,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更是让周围的庄稼年年颗粒无收,外乡的人甚至不愿意买余村的农产品,土地破坏严重……千疮百孔的生态伤疤似乎控诉着矿产资源开发的恶行。小张很迷茫,自己明明是奔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来到的余村,结果没赚到什么钱不说,还留下这一身的疾病。小张甚至有从医院的天台上跳下去一了百了的冲动,但他家乡等待着他的晓佳成了他活下去的唯一动力。余村,成了小张梦想的葬身之地。

小张决定最后再去试一试,他瞒着工友私自下入矿井,结果刚踏上黑黝黝的矿洞,他的肺就开始像风箱一样嘶吼。小张终究是死了这条心,回家乡的念头变得愈发不可收拾。在火车站望着远处的矿井,小张落寞的听着采矿机发出的阵阵轰鸣,回家的声音越来越近,火车站引导员开始指挥大家有序检票。就在小张即将递出自己与余村最后的联系时,身后传来一声叫喊:“小张别走!”他一回头,发现是自己在余村结识的好友村书记阿林。“我想改变余村现在的发展方向,国家现在越来越重视生态发展,咱们余村曾今因为只顾片面的经济发展而忽视了生态环境建设,越来越多的外地人甚至是本地人都因为这恶劣的环境而离开了余村,我打算开一次动员大会,彻底改变余村的发展方向,将余村建立成生态文明建设试点村,要是成了,咱们余村以后不仅能靠优美的生态环境发展起来,还能成为全国重点示范村!”阿林见小张眼里逐渐冒出的光继续劝说,“反正我现在啥都没了,回家乡也是被笑话,不如再拼一把,成功了就把晓佳接过来过日子!”小张想着,直接把手里的车票给扔了。

就这样,小张作为旧时期矿工代表跟着阿林挨家挨户的作动员,在举办的村民主大会上抒发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引起了所有人的共鸣,大家都推举他成了新余村建设代表。就这样,余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如火如荼的进行。余村开始废弃矿山治理试点,探索废弃矿山生态治理工作机制,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行、多元化投入,宜耕则耕、宜建则建、宜林则林、宜景则景,把废弃矿山治理与生态建设、乡村振兴、工业平台建设、地质灾害防治等有机结合,探索资金筹措机制,调动各方积极性,因地制宜、因矿施策,历时数年终于将余村打造成了如今的生态文明建设高地,还获得了总书记的高度赞扬和认同。余村曾经经济高增长的背后,是不蓝的天、不清的水、不绿的山,生态环境恶化。如今的余村终于实现了绿色蜕变。清澈的余村溪穿村而过,漫山的毛竹郁郁葱葱,池塘里的鱼虾生龙活虎,夏天的时候满池子的荷花往往能吸引大批从城市来的游客拍照打卡。宽阔整洁的村道两旁,农家小院、别墅洋房错落有致,与修竹茂林相映成趣。近年来,余村成功创建国家级3A景区。2019年,余村农村经济总收入达2.796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49598元,不少村民是乡下有别墅、城里有洋房。我们的小张也终于自豪的把晓佳娶了过来,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该走了。”喝完最后一口咖啡,小张起身结账,今天还得和村书记一起去调研村里农家乐的营收情况呢。

http://www.dxsbao.com/art/51294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寒假,我参与了一项特殊的活动——“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深受触动。虽然当时我并未下定决心报考安工大,但我从心底认为……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从砀山中学毕业的学子回访了高中,在高一11班开展了‘心怀母校……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缅怀与启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社会实践之旅

南京,2024年7月4日——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记忆不容忘却。为了深化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理解,提升青年一代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践团于今日走进侵……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红色千里行

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的“红色千里行”实践团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了一次深入的社会调研活动。此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公众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认知程……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触历史之殇,探访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

以缅怀之心,铭记历史之痛,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暑期实践队共同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团队成员访问前来参观的游客,了…… 孙富贵 王家鑫 姜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历史的回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践之旅的感悟与收获

安徽学子三下乡:历史的回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践之旅的感悟与收获2024年07月04日,由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组成的暑期实践队前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在那里,…… 孙富贵 胡天姣 柴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困境何解?广西师大学子实地探寻破局之路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

机电青春助春运,温暖一路伴归程

在春运这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中,邳州市宏通汽车客运站作为城乡公交始发站,成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最后一站,承载着无数人团…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最新发布

探黄河治理之路,寻高质量发展之策
中国青年网烟台8月4日电(通讯员:张琳琳)为期十多天的社会实践圆满的结束了,期间所发生的一切值得令人好好回味一番。实践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运用社会所学知识实践自我的最好途径。同时…
药膳起源
药膳起源人类的祖先为了生存需要,不得不在自然界到处觅食。久而久之,也就发现了某些动物、植物不但可以作为食物充饥,而且具有药用价值。在人类社会的原始阶段,人们还没有能力把食物与药物分开。这种把食…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赴浙江省社会实践团队微小说
躬行稳坐高谈万里,不如趻踔一程——题记恼人的阳光透过云层,炙烤着崭新的柏油马路和往来的旅人。没有一丝风,好像每位游客都被困在硕大的烤箱之中。路旁,“余村党群服务中心”几个字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
“四季补益”
“四季补益”的概念是什么?春天我们要升补,春天是万物生长的时候,中医有一个天人合一的概念,不能与之相反,春天万物生长,所以补也要升提的药物去补。比如用生姜、黄芪来煲茶,因为生姜发散,黄芪升举阳…
龙眼枣仁煲牛肉
龙眼枣仁煲牛肉食药物质所需食材龙眼肉5克,酸枣仁2克,高良姜1克,陈皮1克。主料牛肉100克。辅料倭瓜50克,大葱15克,白胡椒粒2克。调料料酒、盐、味精、香菜。制作方法1)高良姜洗净切段,水浸泡;酸枣仁洗净…
合肥工业大学三下乡微小说
微光“孩子的学费该交了。”村民李微光的妻子轻声说道。“知道了。”李微光靠在窗边,抽着烟,皱着眉头说。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包括一些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上海、辽宁、山…
北方中药材主产地之黑龙江
北方中药材主产地之黑龙江黑龙江省地处祖国北端,幅员辽阔,气候冷凉,药用植物资源丰富,蕴藏量大,是北方地道药材主产区之一,在黑龙江省发展中药材种植和加工产业具备资源、自然生态、种植、产业、科研、…
合工大三下乡团队微小说
程骄阳似火的七月,带上简单的行李,踏上一场未知的旅行。两个半小时的车程,终于与同学们汇合了。“要不要打招呼呢,都不太熟悉,咋办,在线等,急”,我心想。第一次见面就这么草草收场了。跟着大伙来到住…
合工大三下乡微小说
老梁天空灰蒙蒙的,窗外是连绵望不到边际的矿山,三三两两的矿工结伴走着。窗内老梁正换上黑漆漆的衣服,手忙脚乱中摸索着安全帽。一阵敲门声砸来,“梁叔,快点咯!该下矿了!”,是村里的年轻人小江。“来…
河工大学生忆苦思甜习得党史百年沧桑
忆苦思甜习得党史百年沧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始终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无数志士仁人前仆后继、不懈探索,寻找救国救民道路,却在很长时间内都抱憾而终。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