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是其唯物史观中的重要观点,其在马克思的多部著作中都有所涉及,直到《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得到完整的阐述。马克思的实践概念由生产、交往两个方面组成,这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马克思通过把实践理解为生产、交往活动的辩证统一,对其理论发展以及现实实践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实践;生产;交往;《德意志意识形态》
当今世界是一个不仅是一个科技现代化的世界,也是一个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世界,因此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生产活动和交往活动都处于重要的地位。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将实践理解为生产和交往活动的辩证统一,将两者并列理解,通过对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理解,对于我们日常活动以及中国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科学实践观的确立
马克思科学实践观萌芽于《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在写作博士论文时仍是黑格尔哲学的信仰者,属于青年黑格尔派,此时他把实践理解为理论批判,哲学实践本身是理论的,实践来自于人本身自由的理论精神,实践的结果是哲学的世界化和世界的哲学化。这时他对实践的理解并没有超出理论批判的范围;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提出一切哲学都是时代的精华,在《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护》中站在农民的立场上为农民辩护。这时马克思对于实践的理解从抽象的哲学领域转向了具体的经济、政治领域,从理论批判转向政治批判;在克罗兹纳赫时期,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的国家观,创作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他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批判的武器指的是革命理论,武器的批判指的是革命运动。这时马克思把哲学看作是高卢雄鸡,不仅要反思问题更要改造世界,这表明马克思对于实践的理解突破了理论批判,而认识到了实践的客观物质性,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开始萌芽。但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在这个时期是不完善的,因为马克思只是笼统地将实践理解为革命活动,还没有认识到实践中的两个基本组成要素。
马克思实践观形成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到《神圣家族》这一时期。在《手稿》中,马克思主要考察了异化劳动,形成了异化劳动理论,抓住生产活动,把劳动实践看作是对历史之谜的解答。从实践主体来说,马克思认为人是能动的社会存在物,探讨了人的能动性、社会性本质。他认为“自我异化只有通过对他人的实践的、现实的关系才能表现出来”,对于异化劳动的考察,马克思都是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开始的;从实践客体来说,与费尔巴哈将自然界理解为直观对象不同,马克思将自然界理解为实践的对象,注重劳动对于自然的改造作用,通过劳动实践将自然界改造为人类所期望的形式,即“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马克思将这种观点理解为“人化的自然”;从认识论角度来说,马克思阐述了关于人的感觉器官、感觉和思维的形成、发展及作用,他认为人感觉的丰富性是不是建立在生理结构上,而是建立在实践活动中的。此时马克思已经认识到现实的物质生产这种基本的实践形式,并且看到了物质生产活动的重要作用。但此时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仍然存在不足:第一,对于实践的理解不够全面,只阐述了物质生产这一种实践形式,对阶级斗争、社会交往等实践形式没有论述;第二,对于实践的理解不够科学,此时的生产是理想的、自由理性的生产,只关注生产的非人的异化性质,对现实的生产的本质规律和内在矛盾缺乏本质认识,带有浓厚的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道德谴责和伦理批判。直到《神圣家族》一书中,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才有了重要突破。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批判了鲍威尔兄弟,明确了实践主体,逐步形成了科学实践观。马克思开始关注现实的物质生产,认为现实的物质生产是历史发展的基础,认为历史的发源地是在尘世的粗糙的物质生产中,支持鲍威尔把自然生产和物质生产分开的观点,开始关注现实的工业实践,直接论述了现实的物质生产这样基本的实践形式,还关注了革命实践的历史作用,马克思的科学观逐步形成。但是马克思此时还没有放弃异化劳动的观点,仍然受到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
马克思科学实践观成熟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到《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一时期。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两书中,马克思用“革命的实践”代替了“异化劳动”的概念,通过对费尔巴哈的主观唯物主义的批判,马克思彻底摆脱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将实践活动理解为生产活动和交往活动的总和,由理论实践的历史条件性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在这一角度上来说趋于成熟,因此对于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从标志其理论成熟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可以获得最好的理解。
二、科学实践观的基本内涵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将实践活动理解为生产活动和交往活动的总和,对于生产活动与交往活动的概念的理解是对理解实践活动的前提,不同性质的生产活动与交往活动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作用也是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重点强调的内容。
生产指的是现实的个人的生活的生产,包括物质生活的生产和精神生活的生产。精神生产指的是思想、观念和意识的生产,且由物质决定。意识形成有其历史时期,最初的意识是纯粹动物式的意识,即人类矇昧时期的意识,此时生产水平低下,人类认识能力也很低,偏重具体的感性认识,如图腾崇拜、原始歌舞,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交织在一起,今天的思想观念成为了物质活动的间接产物。物质生活的生产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己生命的生产,即衣食住行,指的是作为现实的个人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生产资料的生产,这种生产通过劳动而实现,这就是通过劳动而生产自己的生命;另一种是人口的生产即人自身的生产,物质生产“就是人和自然之间的交换,以人的劳动来换取自然的产品(马恩全集第三卷)”,这就是通过生育而生产他人的生命。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与一定的生产关系联系起来的,需要一定的物质手段去改造自然,生命的生产与一定的家庭关系联系在一起。《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是马克思第一次提出两种物质生产的思想,后来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进一步地丰富和发展了这两个概念,形成了“两种生产理论”。直接生活的生产与再生产有两种,即人口生产和生活生产资料的生产,他们都是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互为前提又互相制约。但他认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两种物质生产的决定作用的主次关系是不同的,两种生产不同时期对社会形势、社会制度所起的制约作用不同。后马克思扩展为包括人口生产的社会关系的生产。远古时期生产力低下,人口生产成为部落兴衰成亡的唯一决定因素,只有扩大人口的生产才能战胜各种自然力和弱小的部落,所以有意义的是人口增殖而非生产资料的积累。而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类需求的增长,人口生产和家庭关系成为了成熟的关系,现在社会关系的生产建立在经济基础而非血缘、家庭基础上,所以社会关系的生产受物质资料生产的支配。
交往(Verkehr)这个术语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含义很广。它包括个人、社会团体以及国家之间的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物质交往指的是物质产品生产和流通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物质交往的媒介就是物质产品。物质交往首先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交往,这时任何其他交往的基础,《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用的“交往形式”、“交往方式”、“交往关系”、“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这些术语,表达了马恩在这个时期形成的生产关系概念;精神交往指的是文化的生产和传播不可缺少的环节,精神交往的媒介是语言文字和精神产品。交往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第一,没有交往就没有生产,生产必须以个人交往为前提,否则生产就不可能进行并实现;第二,交往的发展程度如何,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某一个地域,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特别是发明,在往后的发展中是否会失传,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只有在交往具有世界性质,并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在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的时候保存住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马恩全集中文第一版第三卷63页)”发展生产力,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先决条件是建立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普遍交往,即人类命运共同体,交往时社会生产必要的普遍条件,交往的扩大有利于国家、社会的发展。所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不仅是唯物史观建立的理论基础,也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形成的标志,它所提出的交往理论是当今全球化理论的源头,如何看待社会主义运动与全球化的运动以及中国在推动全球化过程中的作用是当今学界所关注的焦点;第三,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交往对人的发展有促进作用,普遍交往的建立对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的成长有巨大意义。
生产与交往作为实践的基本内涵,它们两者之所以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是因为它们是同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一方面人的生存和发展有赖于作用于人类自身和外部世界的生产活动;另一方面这种生产活动作用的发挥有赖于社会活动的开展,即交往活动而生产活动在进行的过程当中也可以被称作是一种交往活动。《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将实践理解为生产交往的辩证统一,这是马克思唯物史观中的重要一环,其具有重要意义。
三、科学实践观的意义
能否把实践理解为生产交往的辩证统一关乎到能否把唯物辩证法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如果把交往排除在实践之外就会曲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导致对唯物史观的简单化、片面化理解。社会历史过程归根到底包括生产活动过程和交往活动过程,如果我们不揭示这两个过程,就不能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不能揭示历史的规律。因为生产和交往是社会生活最根本的内容,生产和交往创造了人类社会及其历史,而社会规律又是人的活动的规律,是在人的生产、交往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社会规律不同于自然规律,自然规律是每时每刻都发生着的,而社会规律指在人的实践当中最终决定人的行为的结局,不受人的意志而转移,是一种客观的力量。社会规律离不开主体的人的参与。实践的结果不一定是符合预期的。
把实践理解为生产和交往的辩证统一,是向揭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方向迈出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生产活动是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过程,交往活动是解决人与人之间矛盾的过程。生产交往的辩证统一,实际上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法,也就是说我们把实践理解为生产和交往的辩证统一,科学地揭示了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生产实践的发展规律。生产实践的发展规律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揭示生产力发展关系的规律,才能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本质。
把实践理解为生产和交往的辩证统一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交往的扩大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有助于我们重视民族国家之间的交往的作用,有助于我们科学的理解东方落后国家选择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在马克思的晚年设想中,东方落后国家跨越了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它们通过内部革命,吸取资本主义成果,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并存。而在真实的历史中,苏俄的社会主义事业已经失败,但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仍在蓬勃发展。学界对这一现象有两种观点:第一,东方国家不应跨越资本主义阶段;第二,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本身也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社会之上。这两种观点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的僵化理解,离开了民族间的交往去理解社会形态的演化。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开拓,东方落后国家也被动地卷入了世界大潮之中,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组成部分。东方落后国家生产力不仅与本国生产关系发生作用,同时也同资本的国际关系发生作用,在这种错综复杂的交往之中,面对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开拓,东方落后国家的现代化道路已经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堵塞。西方资本主义的繁荣以东方国家的永远的相对落后为基本条件。东方国家发生巨变走到历史发展的十字路口,东方落后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只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实现有两个必然条件,即民族独立和对外交往占领国际市场,面对西方殖民主义的殖民开拓,东方国家只能闭关锁国保住国家主权,开始交往就会丧失主权。历史为东方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必要条件,即也产生了与资本主义社会类似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也出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东方落后国家是作为国际资本生存的条件而存在的,所以需要革命,即扩大生产和重视交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赵家祥.解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一个难解之谜——“生产关系”概念与“交往形式”等术语的关系[J].哲学动态,2011(04):5-10.
[3]侯振武,杨耕.关于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再思考[J].哲学研究,2018(07):10-18+127.
[4]袁伟.马克思实践观思想发展研究[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7,33(06):76-83.
[5]郭祥才.论生产与交往的互动作用[J].浙江社会科学,2015(02):78-82+158.
[6]陈映霞.从“生产”到“交往”——《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交往思想再探[J].长白学刊,2019(04):50-55.
[7]田雨晴,田海舰.再论《德意志意识形态》交往思想[J].思想教育研究,2019(10):44-49.
http://www.dxsbao.com/art/52391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