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观《中国机长》有感

来源: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 作者:王正丹

在举国上下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一部《中国机长》电影让人看得热血沸腾。电影最后的台词“敬畏生命、敬畏职责、敬畏规章”更让人回味无穷。

这是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执行航班任务时,在万米高空突遇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爆裂脱落,驾驶舱内释压、气温降到零下40多摄氏度,仪器多数失灵的极端罕见险情。生死关头,机长凭着过硬的飞行技术和良好的心里素质,指挥全体机组人员正确处置突发情况,飞机最终安全备降机场,确保了机上128人的生命安全,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迹。

作为教师,我们是否在传道授业解惑中教会学生做到三个“敬畏”了吗?当今社会的浮躁、功利,人生价值的扭曲,伦理道德的下滑,诚信的缺失等因素侵蚀着人们,使个别学生也逐渐变得漠视生命,冷漠责任,无视规章。而《中国机长》这部影片中的全体机组人员正是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对生命、职责、规章的敬畏才确保了机上乘客和他们自己的生命安全。我们有理由相信,正是因为他们平时训练真正做到了三个“敬畏”,才有了今天民航史上的奇迹!

作为老师、家长的我们,在学生学习成长的道路上,必须教会他们敬畏生命,因为生命高于一切,生命独一无二,生命更不可复制;教会他们敬畏职责,学会责任担当,学会对自己、他人、集体及社会负责;教会他们敬畏规章,就是要知晓规章,遵守规章。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的老师、家长或许不会肩负像故事主角那样厚重的使命,也不一定会经历那样惊心动魄的遭遇,但是影片里这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内容,若在生活中付诸实践,也同样可以为我们的学生、你的孩子创造一片安全的蓝天。

http://www.dxsbao.com/art/52411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开展壮乡民族特色主题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引导全体党员感悟“家国同源”的文化深意,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增强党员对民族文化的情感认同,…… 黄能振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开展壮乡民族特色主题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引导全体党员感悟“家国同源”的文化深意,…

最新发布

《陶行知》读后感
读罢《陶行知教育学》,掩卷沉思,顿觉获益匪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
美院学子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共创美丽中国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
为了响应围绕乡村振兴,利用当代大学生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基础薄弱地区,做21世纪新青年的号召,证明强国有我并不是虚言,6月22日,来自滁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实践小分队队员们,实施多种…
重人科学子“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走近乡村,关爱老人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许多年轻人选择离开家乡去大城市发展,这就造成了许多留守老人在家的“空巢老人”现象。对此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实践团在忠县善广乡与当地老人进行了一次心与心…
蓝信封·向爱出发实践团实践
尊老爱老敬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责任。为弘扬尊老敬老的中华传统美德,由学院蓝信封社团牵头,成立了蓝信封·向爱出发暑期社会实践团,利用此次暑期社会实践的机会,组织…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十九世纪有两奇人,一个是拿破伦,一个就是海伦·凯勒。”最近我读了一本关于海伦的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完这本书之后我的心被海伦的精神深深的震撼了!在书中,海伦说:“…
《围城》-经典语录分享
1、辛楣道:“我早看破他是个色鬼。他上岸时没戴墨晶眼镜,我留心看他眼睛,白多黑少,是个淫邪之相,我小时候听我老太爷讲过好多。”鸿渐道:“我宁可他好色,总算还有点人气,否则他简直没有人味儿。”生…
分享-《围城》3
读到《围城》,方鸿渐的人生旅途经历了教育、爱情、事业和婚姻四大阶段。他的人生冒险源于在每一个阶段都为自己围一个城堡,常常是站在城外时想进城,可是置身城里时又想出去——不断地追求和随之而来对追求…
分享-《围城》2
《围城》中的人物,大多患有崇洋症,但骨子里还是传统文化起主导作用。主人公方鸿渐海外“游学”数年,回国前花了几十块美金到一个爱尔兰人处弄得一纸假文凭骗过父亲与“岳父”。真才实学的苏文纨喜欢他,而…
分享-《围城》1
“天下只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题记《围城》的直接时代背景是1937年及以后的若干年,正是中国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时期。但要理解《围城》…
《稻草人》读后感
读了稻草人这篇文章,我感悟颇深。故事讲的是,稻草人的主人是一位可怜的老太太,她很爱哭!因为她的丈夫死了,她花了三年种田的辛苦换来的钱,才还清了埋葬费。可是,她的儿子又因为患了白喉病,也死了!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