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伯乐,世人总会想起鲍叔牙与管仲流传下来的千古美谈。鲍叔牙甘心作衬,推举管仲辅佐齐桓公成就春秋霸业的故事令人心驰神往,毕竟知己难觅。可我更敬佩的,是齐桓公对待管仲的开阔心胸,与知人善用。
管仲本是齐桓公即公孙白的竞争对手,公子纠的得力干将。在争斗过程中,管仲以箭射中了公孙白的衣带钩,虽说小白以装死逃脱,但一箭之仇却是实实在在的。庸人挨打尚且记恨于心,况于君主?但小白继位成了齐桓公后,在鲍叔牙极力推举下重用昔日敌人,甚至把国家大权尽数交付其手,没有开阔的胸怀以及惊人的魄力,我想是不能做到的。
古之君王多疑。刘邦称王,韩信、萧何等能臣,尽数被拉下高位;赵匡胤称帝,身边大将“杯酒释兵权”,解甲归田,甚至整个宋朝都有重文轻武的风气……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之事在君王将相中习以为常。历史长河中多少功臣被编织罪名后诛灭,其中污秽,不足为外人道也,而能够不计前嫌的,我能忆起的也不过齐桓公待管仲、唐太宗与魏征这寥寥几个例子了。
若说伯牙识千里马、鲍叔牙知管仲可以千古传唱,但我却以为,若是千里马没有遇到一个善待它的主人,管仲没有遇到一位明君,所有美谈皆不过是泡影,终究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罢了。千里马将在阴暗的马厩里默然,管仲也会被打压、被追杀。
但幸运的是,他遇到了齐桓公,他遇到了一个慧眼识珠的齐桓公,这一点,鲍叔牙有些类似。毕竟只凭心腹的推荐,便如此信任一个人,需要一定的气魄。齐桓公自有自己的识人标准,才会重用管仲。
他遇到了一个心胸开阔的齐桓公。在面对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齐桓公并没有追究那些恩怨。只是轻描淡写的让它过去了。所以管仲才不至于心惊胆战、为自己的性命惶惶不可终日,而是尽心尽力地为齐国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他遇到了一个知人善用的齐桓公。虽然管仲是曾经的对手甚至是敌人,但在得到这样一个贤才后不猜疑,不妒忌,而是安排合理的官职,让人才的价值得到最大化的发挥,管仲才会在群才林立的春秋时期大展身手,帮助齐桓公成就霸主之位!从此贤才能臣之名,名扬四方……
因为他遇见了齐桓公。
一个王朝的兴盛,最主要的作用在于君主。若是一名昏君,那臣子再有才华,怕也终难成事。所以我敬佩齐桓公,佩服他的治国之策、他的用人之道;更是折服于他的个人魄力,这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所能对集体起到的最佳影响。
其实也不仅仅是领导者,更应该是每个人。心胸狭窄、优柔寡断的人无论是在生活中、工作上及社交生活中都远远不如心胸开阔、雷厉风行的人让人痛快。齐桓公的品质更应辐射到个人身上,从为君之道转化为处世之道,成为人与人相处的和谐“秘诀”。
http://www.dxsbao.com/art/52414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