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知大道,必先为史
——读《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有感
有人说,中国的近代史是屈辱的;有人说,中国的近代史是艰辛的;有人说,中国的近代史是不堪回首的。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不论在经济还是科技方面,都已处于蒸蒸日上的状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上小有成就。但,谁还能记得那段黑暗,迷茫的日子呢?如果人的记忆不能,那就让陈旭麓先生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带领我们回到近代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起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个历史时期。
当我浅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被历史的轮回、时代的发展而深深吸引住了;当我再次复盘、回味的时候,又发现历史就像一根线、一条线索,无论怎么发展都与这根线八九不离十。而陈旭麓先生则在书中明确指出了唯物史观在历史研究的地位和作用并通过唯物史观的观点详细的分析每一个看起来毫不相干的事件并剖析其本质,有许多与其他史书相比的特色。
在这种探究剖解的视角下,陈旭麓先生的笔触自然是细腻的,周到地梳理中国社会面对鸦片战争后西方入侵的各种剧变。可以想见,老大帝国宛如一道脆弱的防波堤,在坚船利炮和贸易文化的连番侵袭中,经历了怎样一种仓惶畏惧、患得患失的心态转变。
其一,思辨高妙,在历史研究中大量使用哲学思考。陈旭麓先生注重在论述中国近代史的过程中,少用下结论的语言,少用阶级分析语言,而注重多用哲学思辩,这使得本书各个部分的见解显得深邃,新见叠出。
比如在对东方与西方关系和差距的探讨中,作者没有像以往那样概括为“西强东弱”或是西方“恃强凌弱”,而是从中国古代史着手,罗列出大量的东西方交往的例证。在遥远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泰西和远东隔海相望,如隔雾看花。“丝绸之路”迎来了欧洲人马可·波罗,他带回了西方对东方的所见所闻,也带来了西方对东方的狂热追求和向往。郑和下西洋时满载国家希望,庞大的船队宏舸连轴、巨舰接舻,却落得个楼船东返、海域寂寞,为什么中国的第一次规模浩大的海外探索抵不过半个世纪后来自欧洲的麦哲伦、达伽马和哥伦布的“地理大发现”更有历史价值?然后再导入哲学思考,才能更加发人深省。
在陈旭麓先生的笔下,中国社会在近代史蒙受的不公和屈辱,不再只是今人不愿回首的惨痛记忆,而是值得今人不断思辨的课题。晚清民初社会的变迁、国人的反思与行动,与西方社会变迁被公平对待,宛如科学实验中的两个变量,让读者在社会变迁的思辨中体会进步的价值。
其二,客观公正,通过讲史展示中华民族雄浑壮阔的生命力。作者采用“新陈代谢”这一辩证精神向读者展示了近代中华民族在被迫中觉醒,对外界取精去糟、救亡图存的变革史诗。从1840年林则徐、魏源历经鸦片战争失败倡导“开眼看世界”,到1860年叶铭琛因循守旧,对待英法联军闹出“不死不降不走、不战不和不守”的历史闹剧,从曾国藩、李鸿章目睹西洋强大的生产力发起“洋务运动”,到甲午战争打破“洋务运动”的一切成果,从天平天国到戊戌变法,从义和团再到辛亥革命,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阵痛中没有选择“躺平”,而是不断抗争不断谋求自强。在作者洋洋洒洒的论述下,中华民族打破黑暗,在绝望中探索求变的历史脉络逐渐清晰。
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研究历史的重要目的便是让现在人避免重蹈覆辙,不要走老古人走过的错路,窥探历史发展的动向以推动我们国家的蓬勃发展。“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这句话从古至今在历史的长河里飘荡,在一位位英雄的努力探索和奋斗后,我们才度过了近代,有了今天,这样和平,安宁,幸福的生活。每一位为中国新陈代谢贡献过一份力量的人,都值得被铭记,被尊重,被怀念。
http://www.dxsbao.com/art/52445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