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的《茶馆》是以一个茶馆的五十年的兴衰为线索,从一个小小的茶馆角度来看当时的社会,将50年的中国史分为三部分,通过众多小人物的命运,把三个时代的腐朽与黑暗描写的透彻。这部作品被誉为中国话剧的经典,然而在十七年文学时期却遭到批评,受到停演16年。但是在80年代初,《茶馆》出访欧洲,被西方人称为东方舞台的奇迹,获得高度赞誉。时隔二十年,《茶馆》重新回到大众视野时评价却大不相同。所以,透过《茶馆》分析来看,我认为不同的时代语境对同一部作品的评价不同。
不同时期对文学性表现不一致,例如在五四时期的要求破除旧文学革命,创作带有挑战性的白话文。到五六十年代,政治压制代替艺术性,要求体现生活,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作品,反映工农兵的美丽心灵,否则视为反动。最后到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是再启蒙的新时期文学,出现各种创作流派。
在十七年文学时期,老舍的《茶馆》出现众多批评的声音是由于当时的时代,政治对文学的范式要求明显,而在80年代《茶馆》被重新认识并得到赞誉是因为文学处于再启蒙的新时期,政治环境相对宽松自由。因此,通过比较时隔二十年对老舍《茶馆》的不同的评价,得出不同的时代语境对文学作品的评价不同的观点,并且对一部文学作品的评价往往与特定时代的主流意识相一致的启示。
http://www.dxsbao.com/art/52490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