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孔子》这部电影,使我对孔子的认识更加的深刻了。在以前的学习生活中,我对孔子的印象只是停留在《论语》中,知道他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也知道他“仁者爱人”的思想。影片中对当时故事情节的再现和还原又一次给了我极大的震撼和触动,对孔子的伦理道德也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下面就来说一说影片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情节吧。
开头时候,孔子去面见鲁国君,每走几步就要叩拜一下,这在周围的人看来,他的行为是比较愚蠢的,没必要这么的注重这些繁琐的礼节,但他还是坚持自己,一路叩拜,直到见到国君。我觉得这就体现了他想要恢复“礼”的主张。
当孔子遇到季氏逃跑的陪葬家奴漆思弓时,他对这种残忍的制度感到不满,他不顾自我的危险,在大殿上当众提出了废除活人殉葬的制度。这在当时是十分危险的,这不能不体现出他“仁者爱人”的思想。而当子路将漆思弓救到他的家里时,他表现的是那么镇定,没有一丝畏惧,这又是他大义的体现。
齐国图谋不轨,想要趁机在与鲁国会盟的时候抓住鲁国公,孔子知道他们的计谋,所以想在去与齐国会盟的时候事先备好战车,以防不测,但是调用战车的权力在“三桓”那里,孔子费了一番周折后也没有借到战车,但是孔子最终还是用一百辆牛车吓退了齐国的五百辆战车,阻止了齐国计谋的得逞。这体现了他足智多谋拥有大智慧。
孔子与鲁公计谋,想要通过“堕三都”的方式来抑制“三桓”的势力,但是引发了佞臣谋反,在平叛之后,季桓子假传圣旨,罢黜了孔子,孔子最后也离开了鲁国,开启了周游列国的道路。
当孔子被迫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时,他第一站来到了卫国。卫国南子问孔子:“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请问夫子是什么意思?”孔子答曰:“这首诗的意思就是:君子好美,但求之以礼。”南子又问:“诗经三百首,大多都是在讲男女之间的情爱,夫子又该怎样解释?”孔子答曰:“诗经三百能够用一句话来概括:情思深深,但无邪念!”面对南子,孔子的态度淡定从容,不卑不亢,既回答了南子的问题又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和立场。可见孔子的君子之礼是博大的,不管对方是什么人。
孔子虽然在卫国受到了任用,但是他在见过南子后,放弃了优厚的俸禄,毅然决然的离开了卫国,决定到其它诸侯国。在这途中,孔子经历了很多,他在各诸侯国都没办法呆在那里施展自己的抱负,一路上颠沛流离、风餐露宿,受尽磨难。在逃离齐国时“接淅而行”,在陈蔡被围差点饿死,在宋国差点被树砸死……他却荣辱不惊,为了理想中的仁礼之国,像永不停息的日月星辰一样自强不息。
再到后面,孔子与弟子一行人,在冰面上走,可是冰面突然裂开了,书都掉到了水里,颜回不顾自己的生死,一次次地把书从冰冷的水里捞出来,其他人都喊颜回让他快上来,但是颜回一直坚持一趟趟地把书捞上岸,最终因此也牺牲了自己的性命。我们可以看出,在孔子心里,颜回的性命肯定是比书籍要重要的多了,孔子肯定宁可不要那些书籍也不想让颜回死去,可是在颜回看来,书籍是最重要的,甚至可以超过自己的性命。他们这种对待知识,对待真理,对待“道”的这种态度和精神,让我很受震撼,他们达到了一种常人无法理解的境界,是一种“朝闻道,夕死可矣”的豁然与洒脱。
最后,孔子终于回到故土鲁国。他须发皆白,当他跪在故国国门前呐喊:“鲁国,我的父母之邦,我终于回来了。”我听到了那是来自颤抖的灵魂内心的呼喊。这声呼喊使我如此真切的感受到孔子这十几年的痛苦。他回来后不再过问政事,致力于整理文献、从事教育。
这些大致就是影片里的情节了,通过这些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再次展现了孔子的一生。就算是再伟大的人,他的一生的经历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孔子就是这样,对他来说,最难过的事莫过于自己的抱负没有办法施展了吧。虽然自己仕途受阻,但是他没有放弃,在自己生命的后半段致力于用教育感化人们,他是伟大的教育家,也是他给我们上了一节关于“仁”的课。
http://www.dxsbao.com/art/52564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