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被霸凌的孩子最后成为施暴者吗?有些孩子在遭受霸凌后,当他们离开那个曾经被同学欺负的地方,到新的一个学习环境或者工作岗位后,由于曾经的校园霸凌给他们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他们对此产生的心理阴影,是难以抹去的,严重者的性格可能会因此发生很大的改变,可能会产生多重人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格分裂。假如他们是到一个远离对自己实施霸凌的人的新学校,有些孩子可能会产生报复心理,对身边的人充满恨意,想把自己曾经经历的痛苦施加在别人身上,这个时候新的霸凌事件可能又发生了,又会有无辜的孩子遭受平白无故的欺凌。这是谁的错呢?如果是受霸凌的孩子有幸走上了自己的工作岗位,那么你觉得曾经的伤害会被他们遗忘吗?其实很多人是忘不了的,这种发生在自己青少年时期的霸凌是很难因为时间而遗忘的,内心因此产生的阴影面积不会减少,如果没有阳光照进他们的心里,或许这片黑影将会一直折磨着他们,他们也会继续生活在这片黑暗天地,即使有时候他们在人前表现得是很正常的,但他们的思想也是在发生斗争的,因为他们在努力地像常人一样生活。那些实施霸凌的人他们的心理正常吗?我想他们之所以欺凌同学很多都是因为自己心理的扭曲导致的,因为故意欺凌他人这种行为对于心理思想正常的孩子是不会选择去做的,我认为霸凌别人的孩子就是“神经病”,可能有人会说是孩子不懂事,是好孩子被坏学生带坏,不否定年少无知,贪图好玩参与到霸凌者人群,但当看到受欺负的同学无助可怜的模样仍没有丝毫动容,没有丝毫的自责害怕心,继续选择欺凌的这些同学,我个人觉得他们也是心理出现严重问题的人,若不及时救治将可能祸乱人间。从心理学角度看,霸凌者的心理往往是这样想的:我受到的挫折,要“还”给不相干的人。米勒、伯克维茨等心理学家认为,当遭受了挫折却无法向其根源发泄时,有人可能会转移目标向他人进攻。比如,父母施加给孩子的暴力,可能会被他转移给同龄人。霸凌者通常存在显著的偏见,比如瞧不起他人、歧视他人的外表等。从心理特质的角度看,他们极可能有高自尊(死要面子)、高自恋水平(都要听我的)和极强的自我中心倾向(我即正义)。在许多青少年犯罪的调查中,容易与他人发生冲突的少年大都是具有极强的自我倾向,他们甚至觉得“其他人被打是活该”。霸凌者还通常会把错误归因于环境因素和受害者身上,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是错误的一方。他们会觉得自己的做法并不过分,倾向于把责任推到受霸凌者的身上,以逃避外界的谴责。另外,霸凌者在面对“认知矛盾”时,也就是纠结霸凌行为的道德性时,更偏向于想办法消除内心矛盾。比如,他们会选择和接纳他人给出的霸凌借口,会说“这个人做过坏事”等。总之,霸凌者的心理行为在他们对别人有实施霸凌动机时就已经出现了问题。
有一类孩子在遭受霸凌后,也会选择沉默。那就是父母本身处于弱势地位家庭的孩子,这些孩子他们认为自己的父母连自己都保护不了,更别说保护别人了,(在此,我想说,孩子在父母眼里怎么会是别人呢,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只是很多时候我们把他们的爱视作理所应当。)我看过很多关于校园霸凌的影视剧,剧情真的很让人痛心,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悲伤逆流成河》这部电影中的主人公——易瑶,她是一名高中生,无父,母亲做着别人眼中“下贱”的工作以此谋生。其实,易瑶的母亲是开洗澡房的,很多时候免不了需要帮人做按摩,只是很多顾客都是中年男性,由于易瑶没有父亲的原因,母亲的工作就遭到了街坊四邻的唾骂,易瑶也因此变得很自卑,在学校成为了同学们的霸凌对象,他们用打火机烧她的头发,在她衣服上泼红墨水,给她倒剩菜剩饭,喂她吃垃圾,将她餐盘里的食物倒掉,撕坏她的衣服,故意伸脚将她绊倒等常人无法忍受的行为,实施霸凌的同学还很坦然地说这一切都是他们“开玩笑的”。对此,易瑶只能独自忍受着,她没有将学校里的这一切告诉她的母亲,因为在易瑶眼里她的母亲也是像别人说得那样不堪,她的母亲也是经常将易瑶骂作“拖油瓶”,她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能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她是个缺爱的孩子,她自然觉得告诉母亲可能又是母亲的一顿大骂。易瑶的母亲不准她放学后太早回家,必须在母亲规定的时间段内才能回家,易瑶以为母亲是要和她的顾客做龌龊之事,易瑶就只能照做——晚点回家。母女间的关系自然被街坊邻居看在眼里——她们是那么不像母女。事实上,易瑶的母亲并不是外人眼里的模样,也不是自己的女儿眼里的模样,易瑶的母亲之所以做这些(不包括人们认为的龌龊行为)都是为了给自己的女儿存学费、生活费等,她是爱易瑶的。她让易瑶晚点回家是为了保护易瑶,她害怕那些中年男人看到自己的女儿,对自己的女儿图谋不轨,易瑶的母亲作为一位单亲母亲,为了生活,为了女儿,她也只能默默忍受这一切,忍受别人异样的眼光。我们要相信母爱始终都是伟大的,要不然怎么会有“为母则刚”这一说法呢。做父母的哪有不爱自己的孩子的呢,只是很多时候父母表达爱的方式不对,有时又爱得太过隐秘,孩子不懂,逐渐对自己的父母产生误解,久而久之,孩子和父母之间就会产生一面隐形的围墙,让他们之间少了交流,少了倾听,少了关注。感受不到父爱母爱的孩子,心理上或多或少会有些问题。或许,治疗这种心理疾病最好的良药便是给予孩子更多的爱。正所谓:“爱可以治愈一切”。
剧中的易瑶在学校受欺凌的生活因为易瑶的沉默,因为易瑶的自卑,因为易瑶没有靠山,因为······,太过隐忍,霸凌者们变得肆无忌惮,对易瑶的欺凌变得习以为常,好像人家易瑶生来就是要受他们欺负一般,没有一丝丝的怜悯,可恨至极。旁观者也是校园霸凌组成中的一部分。当易瑶被欺负时,身边的同学没有一个敢站出来帮助易瑶发声的,没有人尝试过劝阻,或许有同学也不忍心看到易瑶被欺凌的那一幕,或许他们会因此可怜易瑶,但他们的同情始终是无声的。没有同学愿意为易瑶发声,没有同学愿意和易瑶做朋友,因为他们害怕被报复,就这样他们成为了校园霸凌的“帮凶”。最终,易瑶因为顾森湘——一个被路人不小心泼了咖啡还道歉的善良女孩,她被霸凌者中的一位同学陷害失足坠楼身亡,一条无辜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一个美丽的天使女孩就这样的永远的离开,她成为了校园霸凌中的受害者。事故发生后,霸凌者们将杀人的罪名无凭无据地嫁祸给易瑶,易瑶被他们骂作“杀人凶手”,学校的很多同学也人云亦云,被同学一口一口喊作杀人凶手。最终,易瑶内心最后的坚韧在顾森湘被害死,被骂作“杀人凶手”后彻底塌陷了,面对这一切,易瑶泪流满面,她再也无法忍受,她做出了很多遭受霸凌的孩子都想做的选择——离开这个他们眼里冷漠无情的世界。跳河前易瑶说了这样一番话——(她回想着被同学欺凌的那一幕幕)她说:“······你们之后的日子舒舒坦坦,没有一点心理负担,你们回首自己的人生,觉得自己挺好的了,觉得自己没有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太恶心了,实在是太恶心了。如果我永远忘不掉,忘不掉如何被你们欺负,怎么被你们侮辱,粉笔灰塞嘴里什么滋味,打火机烧头发是什么滋味,被你们一口一个喊杀人凶手是什么滋味,如果我永远忘不掉,你们也别想忘掉,你们骂过我最难听的词,编过最下流的绰号,你们动手的没动手的都一样,你们比石头还冷漠,你们又恶毒又愚蠢,你们胆小怕事,别人做什么你们就跟着做什么,你们巴不得世界上多死一个人,因为你们的日子真的无聊,因为你们觉得自己不会承担任何后果······我不知道杀害顾森湘的人是谁,但杀死我的凶手你们知道是谁······”易瑶的这番话骂出了校园霸凌的真相,正如村上春树所说: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而现实中的校园霸凌事件有些比影视剧中的更要残忍。陈泗翰案例是比较典型的校园霸凌事件:陈泗翰本是一个即将参加中考的初三学生,15岁的他本应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享有原本美好的青春,学习优异的他本可以享受象牙塔中的美好生活,可他却因遭受了校园霸凌,在又一次的霸凌中他做出了反抗,却意外将霸凌者手中的刀插进了一位霸凌者的胸口处,导致该霸凌者死亡,被了判刑,他在监狱中度过了他青春中最重要的六年,被采访时他说到他是一个没有青春的人。陈泗翰说,自己在楼梯上被殴打时,数不清的人站满了围观,可终究每人上前尝试劝阻,只是作为那场的看客。校园霸凌的邪恶之处在于,它的阴影会降临在每一个人身上,施暴者、受害者、旁观者,因为在霸凌中没有“局外人”。
再次提及影视剧中的易瑶,她因遭受校园霸凌选择轻生,跑向大海,那一刻只有顾森西没有选择做冷漠的旁观者,他义无反顾地追上去,他们的老师出现了,他喊了顾森西,他伸手阻拦另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但他却始终没喊一声易瑶,这说明了什么,校园霸凌事件的发生,老师的失职是不可否认的。当校园霸凌发生时,教师往往是目击者,也是事后调查的主要信息源,教师的处理方式和应对措施,往往影响着整个校园霸凌事件的发展和走向。但现实是,面对校园霸凌,有人说:“教师反而成了弱势群体,不敢管学生,甚至管了还可能适得其反。”还有人说:“学生间的霸凌行为都发生在校外,教师也无能为力。”关于校园霸凌,很多教师仍然对它的定义不清。著名少儿心理学家陈默分享过这样一个咨询案例:一个申城郊区的男孩,每次午饭都有排骨,同班的两个男生对他说:“你这块排骨给我们吃,不然你等着瞧。”这件事持续了几个月,班主任一点都不知道,直到陈默致电学校,教师才恍然大悟。霸凌的标准不是霸凌者有没有“打人”,而是被霸凌者是否出现心理创伤。校园霸凌,教师是最好的“灭火者”。教师要正确认识校园霸凌的含义,提早预防,加强应对校园霸凌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对于校园霸凌要及时处理,兼顾各方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对霸凌者要严厉惩戒,对被霸凌者要坚决保护,对霸凌事件的旁观者要加强引导;教师为人师表,应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发挥教师榜样作用,做到文化传递与思想教育并举。
最后,总结一下校园霸凌的危害:对于受害者来说,他们的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都会产生负面情绪;对于实施霸凌的人,他们在成年后更容易出现行为问题,倾向暴力;对于目击者或者旁观者,他们的价值观会受到影响,对人际亲密和社会温情越来越不信任,觉得自己的生存环境不安稳。但生活仍要继续,被霸凌者要怎样自愈呢?首先要勇于面对,不要逃避,接纳过去自己,可以选择把自己被霸凌这件事亲人或者专业咨询师倾诉,将压抑的情绪抒发出来,并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发掘自己的优点,积极的自我评价;霸凌者如何表达愧疚呢?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思考自己为什么霸凌别人,只有理解自己,才可能避免以后再次犯错;还有目击者如何表达内疚呢?可以寻找让自己感觉安全的环境,把自己积压在心头的经历将给他人听,学会自我原谅,已经发生的事情不可改变,能做的只有接受,表达出真心实意的歉疚,在能力范围内多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尤其是再一次遇到被欺凌者。施虐者作恶,旁观者永不忏悔。保持沉默,并不代表下一个受害者就不会是自己。“假装看不见,心里那盏点亮的灯,就会暗淡下去。”校园霸凌不仅仅是校园悲剧,也是教育的一种缺失,是所有人都应该严肃思考的社会事件。陈泗翰的律师说:“我们不仅仅要守护一颗陨落的星辰,更要守护满天的繁星。”
不让悲剧重演,是我们每个人的心愿。我们要学会未雨绸缪,在暴风雨袭来前做好防护措施。对于校园霸凌,我们更应该采取预防措施,守护好每个孩子的心灵。处理校园霸凌事件不是某一方的责任,而是家、校、社共同的责任。父母应以爱的方式给予被霸凌者心灵的庇护,在日常生活中细致观察孩子的行为、态度变化,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教师应对校园霸凌采取合理的处置方式;学校社会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政府制定相关法律。以初心不改的姿态,让我们一如既往地追寻与热爱。孩子是祖国未来的花朵,是祖国的明天,在他们成长的路上,本应有人陪伴与呵护。
http://www.dxsbao.com/art/52904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