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对于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在杜威的教育思想中,兴趣是一个怎么样的存在呢?
杜威先生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对兴趣这个名词有如下阐述:兴趣这个名词通常用法有三种意义,一是活动发展的全部状态,二是预见和希望得到的客观结果,三是个人的情感倾向。真正的兴趣一定是“活动的全部状态”、“预见的和希望的客观结果”、“个人的情感倾向”三方面的综合统一。意味着广阔而深度地参与共同体生活,在丰富的社会活动环境里,人得到充分发展,人与人的共生性得到充分发展。人们经历各种情境,具体的各种情境要素都会激发起参与者的学习欲望、思维活动,形成一种明智的判断力,达成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共识。(兴趣促使达成的最佳效果)。由此可见,兴趣涉及的方面是广泛的,有联结的,发展的。
杜威先生在书中论述道:“就教育方面说,他们(贬低兴趣的人)认为,注重兴趣,就是把某种富有魅力的特征加到本来不感兴趣的教材,用快乐行贿,引诱儿童注意和努力。这种方法被污蔑为‘软的’教学法和‘施粥所’的教育理论,这种批评是正确的。”这句话指出了杜威先生的观点:兴趣不仅仅指一个对象影响个人的利害和成败,同时也涉及到个人和事物的发展,尤其牵涉到教育即生长(生长,或者发展的生长,不仅仅指身体的生长,而且指智力和道德的生长,这是连续性原则的一个例证,“生长”就包含了自然和社会,过程、阶段与结果,目的与手段的有机统一)的问题。那种主张贬低兴趣在教育上作用的人,他们以“兴趣教育是,用快乐行贿,引诱儿童主义和努力”为论点,斥责着兴趣教育,可事实真的是这个样子吗,兴趣教育如他们所讲的那么的不堪吗?“兴趣(Interest)这个词,从英文词源上说,含有居间的事物的意思——即把两个本来远离的东西联结起来的东西。在教育上,这个距离可以视为时间上的。在学习中,学生现有的能力是开始阶段;教师的目的是遥远的终点。在这两者之间是手段即居间的种种情况——如要完成的动作;要克服的困难;要使用的工具。只有通过这种种居间的事物一的,而不是孤立的。“兴趣是统一的活动”当我们强调兴趣教学时,这也反映着学习教育没有与兴趣做到有机统一。
就我经历的教育来看,我们的教育多是填鸭式的、灌输式的。在我们中学的课堂上,学生们在下面正襟危坐,老师在上面滔滔不绝,不断地、高强度地、集中地输出老师自己头脑中的知识,黑板上排列着大面积的知识模板,学生的课后全被刷题、考试充斥着,这种现象在高中尤为明显,学生早上六点起,晚上十一点半回,回去要还要学习各种视频网课。某种中学模式更胜,一整套的规范模板,学生的学习时间分配从小时计到后来愈演愈盛精细到分钟。与此同时,最近几年培训机构面向对象日趋低龄化,五六岁孩童周末辗转于培训机构的多个课堂已经是屡见不鲜。有人说,这些都是对学生的训练,教育需要不断训练来让他们熟悉知识点以便更好地掌握知识。——“熟能生巧”到底是不是非伪命题?
在此书中,杜威先生有谈到兴趣和训练的辨析问题。他谈到:训练是积极的事情。威胁人的精神,克制人的爱好,强迫人服从,抑制人的情欲,使下属做不合志趣的事情——所有这些事情,是否具有训练的作用,就看他们能否使人认识他在做什么,和能否使人坚持进行,把事情做成功。这里谈到训练是否有作用的两个标准:一是能否使人认识他在做什么;二是能否使人坚持进行。第一个标准谈到人的能动性问题,而前面谈到兴趣的引申含义:人们经历各种情境,具体的各种情境要素都会激发起参与者的学习欲望、思维活动,形成一种明智的判断力。那么这样一种明智的判断力,就是标准一所谈到的自己能认识到并判断自己在做什么的一种能力。对于第二个标准,也和兴趣有一定的联结,前面我们讲到:兴趣是持续的、发展的、有联结的。能够拥有这样一种持续发展的能力,是需要兴趣的力量的。由此可见,兴趣和训练是相互联系的,不是彼此对立的。所以要做到有效的训练,兴趣必不可少,没有兴趣,训练就失去了教育意义。所以“熟能生巧”不能算作一个伪命题,但是要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关照到兴趣,肯定训练而否定兴趣。从“熟”到“巧”的过程,兴趣是必不可少的。同理,在教与授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关照到兴趣这一个维度。
杜威先生反对灌输式的教育方式,教育和兴趣的有机统一是怎么样的一种状态呢?——把学习的对象和课题与推动一个有目的的活动联系起来,乃是教育上真正的兴趣理论的最重要的定论。④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活动具有能动性。人的学习活动也是如此,“如果目前的行为没有由预见未来可能的结果所决定的方向,这种行为就没有智力。对未来只有想象的预测,而不注意预测所依靠的条件,那就只是自己欺骗自己,或是痴心妄想,这是一种发育不全的智力。”当我们使一件事情从未知变成已知的时候,我们是要通过一种居间的手段的。比如,在一次课堂上,老师要讲授一堂数学课,如果没有老师的讲授,孩子们这堂课就无法得到老师的知识;如果没有老师在讲授过程中的逐步引导,孩子们是无法完成对这堂课知识的学习的;如果学生没有紧跟着老师的引导思考产生自己的理解,这样一个教—授过程是无法实现的。那么在老师逐步引导的过程中,在学生紧跟老师的引导产生自己的思考的时候,在教与授的过程中,是需要兴趣的持续性的联结,持续性的发展与推进的。杜威先生在《教育中的兴趣和努力》一书中,把兴趣、意志、努力和训练结合起来,提出“兴趣是统一的活动”。当我们在进行社会实践或学历活动时,我们会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对我们产生刺激,从而我们会有生理或心理活动。引导得好,产生兴趣,兴趣驱动,做事半功倍。
兴趣在教育中的地位常不被承认,症结在哪?这常常是因为兴趣被误解成和意志、努力、训练相脱离的事情。正如杜威所批评的那样:心智往往被置于有待认识的事物和事实之上,把心智看做孤立存在的东西,心里的状态和活动独立存在。他们认为知识就是纯粹的心理存在从外部运用于有待认识的事物,或者是外界的编写的规范作为心智所造成的种种印象。现在我们假设这种观点正确,知识是纯粹的内心存在,那人如何从外界获取新的知识,这是谬论一;把心智看作是孤立存在的东西,脱离了实践,脱离了人的各种活动,这显然是一种形而上学,这是谬论二;把知识看作是对外界的印象,不涉及本质,不涉及实践,这是谬论三。综合三种,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所以说,兴趣如果能被统一在训练之中,那么这样促使成的教育将是一种生长性的教育,发展、持久、有活力。
举一个简单而常见的例子。现在的学生大多家庭富裕一点,就会给孩子报兴趣特长班。孩子喜欢学,家长花钱报,孩子在这其中对美的感受加深,受到的反馈是积极的。特长兴趣班给他带来许多积极的体验,后面他凭着对这一特长活动的热爱,从事了相关的工作,这样一种教育是成功的,兴趣与教育有机融合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相反,如果一个孩子在课程学习上有严重的偏科情况,他对数学很感兴趣但是对英语缺乏兴趣,在这一个前提下,他积极参加数学课堂组织的活动,认证完成数学作业,课后做题只想着做数学题,但却对英语充满了排斥。在这样一种心理下,这位同学的英语学科的学习受到了极大的阻碍,个人的全面发展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这两个案例,同样都牵扯到兴趣,但为什么得到的确实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呢?这是因为案例一在教育中有机融入了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从而使个人获得长足的发展。但是在案例二中,这位学生孤立了教育和兴趣,用自己的兴趣来面对学科的学习问题,让解决问题的方式过于感性化、盲目化、冲动化,兴趣和学习教育的分离让他的心智变得狭隘,让他的教育十分局限而坎坷。他们这是感情用事,丝毫没有兴趣的艺术。可以用一句话来让兴趣更具象化一些:“兴趣,表现在操作上就是方法;表现在态度上就是关系;表现在性格上就是意志;表现在行动上就是努力。”强调兴趣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不是主张把兴趣本身当做目的和方法,而是发现学生迫切的需要和能力,并指导他们充分的运用。从这个方向出发,人们对兴趣就不存在什么太大的误解了。
而兴趣的问题恰恰是杜威民主主义原则的实质所在。
正如杜威先生所说:“兴趣是任何有目的的经验中各种事物的动力,不管这些事物时看得见的,还是呈现在想象中的。具体地说,承认兴趣在有教育意义的发展中的能动作用,其价值在于使我们能考虑每一个儿童的特殊能力、需要和爱好。”杜威说“人们对于世界所持的基本态度,是他们所参与的多种活动的的范围和性质决定的。”但是,强调发现学生感兴趣的工作而不是在狭隘的意义上看待兴趣,一味迎合儿童,把传统教材裹上一层糖衣,而是提出问题,使他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解决问题,目的本身将提供他坚持单调乏味的工作所需要的刺激。真正的兴趣既是民主的要求,也是科学的要求。“学校应该通过它所形成的的智力和情感的倾向改进这种社会条件。”从而,实现教育的社会政治的价值目的和社会心理的方法途径的平衡和协调。
http://www.dxsbao.com/art/53042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