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关于对实践与认识的思考

来源: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基础教育学院 作者:席明媚

首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如果一个人从生下来开始一直不接触外界的事物,那他不可能会有什么知识,也不可能获得才能。而由于个人能力的限制,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亲自去做,这个时候人们获得的很多知识都是从书本上和他人那里学来的,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要尊重知识,更要尊重人才。所以说实践才能够得到认识,实践就是认识的来源。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有需要就会有实践,有了实践就会产生认识,而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有这样那样的实践,也会产生这样那样的认识,而这些也推动着社会的向前发展,就是因为出现了新的问题,所以人们继续新的探究。而且实践还可以让人们认识新的事物。如果没有“中国天眼”我们也不可能发现脉冲星。如果没有医学家的努力实践,然后获得正确的认识,我们也不可能发现治疗新冠病毒的方法。 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证明一些事情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比如最近新型冠状病毒传播很迅速,网上的很多人就说:“黄桃罐头能够缓解新冠症状”。于是很多人就大量的购买黄桃罐头,吃过之后,发现并不能够缓解新冠症状。而这句话也被证实是谣言了,黄桃罐头营养丰富,有利于补充能量,但是它无法缓解疾病症状。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例子,都是需要实践来证明,所以说很多事情只有自己实践过才能够知道真假。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们认识世界就是为了改造这个世界,人们通过各种的实践,然后获得了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然后用着这种正确的认识去指导人们继续实践,最后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所以说,实践就是认识的目的。 其次,实践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是具有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而且追求真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任何真理都有它自己的标准,如果超过了这个标准,真理就会变成缪误。如果我们只是照搬过去的缪误,不考虑历史条件和社会因素,把过去符合条件的真理,运用到现在的条件中,这样真理也会变成缪误。比如:中国在1978年实施的改革开放政策,事实证明,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中国各地的经济都发展起来了,这就是用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正确的举措,所以说,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追求真理。而当年实施的改革开放,就是一个真理。 最后,我们认识世界,就是为了改造世界。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和认识,只进行纸上谈兵,那再好的理论和认识也是毫无意义的。所以我们要运用正确的理论进行实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对世界的认识很正确的话,那么改造世界也能够进行的非常好。而改造世界的成果越好,就能够扩大和深化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最后就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正确的认识世界,然后正确的改造世界,最后再获得正确的认识。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实践。

http://www.dxsbao.com/art/53191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五四精神在我心,我辈青年当自强

八月九日,青春之声社会实践团在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活动中来到了青岛市市南区五四广场,《青春》中说到:“吾愿吾亲爱之青年: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青春之声实践团查看全文 >>

唤醒红色记忆,勿忘先辈光荣

八月八日,青春之声社会实践团在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活动中来到了山东青岛胶莱街道,对胶莱街道的红色教育基地进行走访和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主打的就是充满革命精神和斗争历史的小型……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青春之声实践团查看全文 >>

赓续红色经典,学习先贤之事

八月七日,“青春之声”社会实践团来到了胶东红色文化博物馆,对其创办者马玉宝老师进行采访学习,以求了解红色文化,学习红色文化,宣传红色文化,旨在响应习总书记“做理想远大、信念…… 于俊汝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青春之声实践团查看全文 >>

尊敬先辈,铭记历史

青春之声实践团来到青岛市胶州的烈士陵园参观。有许多事虽发生过,却会随时间慢慢被遗忘;有些人虽扬名一时终究被历史浪潮淘去。然而,时光却将烈士载入史册而名垂千古。当双脚迈入那个…… 于俊汝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青春之声实践团查看全文 >>

守护绿水青山,共促社会发展

八月五日,青春之声社会实践团采访的主题是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自然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环境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约束条件,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对…… 于俊汝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青春之声实践团查看全文 >>

维护国家安全,共筑人民防线

八月四日,青春之声社会实践团采访的主题是关于国家安全方面。国家安全是国家的根本所在,国家和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国家安全是我们每个公民安全的保证,有国才有家,我们应当加强国家…… 于俊汝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青春之声实践团查看全文 >>

华夏文化万古传,国家安全重如山

八月三日,青春之声社会实践团采访的主题是关于二十大中的文化和国家安全方面。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 于俊汝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青春之声实践团查看全文 >>

回首艰辛历史,回望坎坷之路

八月二日,“青春之声”实践团到达山东省青岛市。天气晴朗,阳光明媚。今日要采访的主题是:如何看待巴黎和会。1918年巴黎和会的谈判失败,导致我国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也正是这一谈判的…… 于俊汝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青春之声实践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地理与环境学院举办“同上一堂国家安全课 共筑校园安全防线”展播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推动国家安全宣传教育走深走实,4月27日,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于…

创意启航,纸载梦想——纸船承重活动圆满结束

近日,由馨艺手工协会和创新创业俱乐部合办的“创意启航,纸载梦想——纸船承重”在一食堂门口火热开展。这场充满趣味与挑战…

羲和书院开展“青春无诈,校园防诈”志愿服务活动

自开学以来我校发生了多起学生被骗事件,网络骗子通常利用一些学生占便宜的心理实施诈骗手段,使部分学生遭遇了巨大的财产损…

羲和书院开展“建设绿色校园,增强环保意识”志愿服务活动

环保问题对人类的影响广泛而复杂,当今世界目前仍面临着诸多方面的环境环保隐患,土壤遭到破坏、空气污染、淡水遭到威胁、气…

麓山教育学社举办“幸运掷一掷”活动

麓山教育学社举办“幸运掷一掷”活动同学们参与掷骰子游戏参与者看图猜影视参与者主动体验“打圆片”(通讯员刘梦娟)4月2…

最新发布

汲取党的思想伟力,二十大精神深入社区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只有深入基层办实事,解决人民群众身边急难愁盼等问题,才能建设温馨文明的社区,才能满…
二十大精神在社区落地生根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只有深入基层为百姓办实事,解决百姓所忧所盼的问题,这血肉联系才更深,党的群众基础才…
人情社会中法治实施的困难 ——“入乡问法”社会实践团队
人们对现代法治在农村光明前景津津乐道时,往往自然地寄托于国家,希望国家通过各种强有力的手段,使现代法治进驻农村,吞侵曾统治农村的“落后”法律传统,从而完成法治的“现代化”。众所周知,现代法治从…
深入农村,寻求根源 ——“入乡问法”社会实践团队
农村基层政治的运作是由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共同推进的,其中亲缘关系就是构成非正式制度中的一个重要传统因素。一方面,亲缘关系通过宗族这种最为重要的组织方式,对村干部产生和治村行为起着一种隐性的作…
曲园学子寒假行:二十大精神在社区
2022年10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这是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党的二十大报告…
强师计划正当先
在实践活动展开过程中,实践队员们时刻牢记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挖掘每一位学生的潜力,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讲授法与问答法相结合,适时与学生进行互动,利用身边事物当作教学用具,吸引学生兴趣,将…
强师计划进社区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考虑到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以及中小学生及其家庭成员的学习、工作、生活安排,在实践活动正式开始之前,实践队员提前联系好社区工作人员,在确保没有疫情风险的情况下,用电话或者微信…
社区服务,强师当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战略任务。为了迎合战略任务需要,切实提高教师队伍质量,提高公众对“强师计划”的认识程度,2022年1…
走进日照市图书馆: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
一个民族的发展,以文化传统为基础。中国的文化底蕴是红色的,是耀眼的中国红。改革开放40多年来,数不尽数的红色文化冲击着青年人的爱国情怀。从战争年代形成的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建设年代形成的大庆精神…
走进日照市抗日战争纪念馆:寻红色文化,悟红色精神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红色精神的载体,是中华民族的感情寄托。红色文化展现了革命烈士们的美好品质,唤醒人们心底美好的记忆,凝聚起人们为美好生活奋斗的激情,滋养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