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成见”这个主题贯穿了整部影片,片中的申公豹说的那句“人心中的成见,就像是一座大山。”引人深思。成见是人们对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的刻板印象,换句话来说就是“先定义后理解”,成见在生活中屡见不鲜,比如说很多人觉得有纹身的就是坏人,胖的人就是贪吃。而在影片中,哪吒、敖丙、申公豹就深受成见的伤害,接下来我将深入谈论影片中的“成见”这个主题。
一、“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的魔咒
影片中的主人公哪吒是魔丸转世,一出生就被打上了妖怪的标签,陈塘关的百姓一见到哪吒,就会四处逃窜,对他充满畏惧和恶意,他不得不藏起原本的善良天真,用叛逆、不屑的态度将自己伪装起来。实际上哪吒并没有做伤害百姓的事,人们并不了解哪吒,但因为人类对自身的防护本能,百姓选择了排斥和远离,可以说,人们心中的成见是因为无知和恐惧。哪吒就在这些偏见和排挤中孤独地长大,而人们也从来没有想过成见才是哪吒的叛逆之源。
后来哪吒在父母的劝说下决定成为斩妖除魔的英雄,打破众人的偏见,但在哪吒救了小女孩后,百姓非但没有对其改观,还不分青红皂白地哪吒污蔑哪吒。哪吒因此越发自暴自弃,开始朝着别人对他的成见发展。可知成见的压力会产生负面影响,让被排斥的人质疑自己,甚至自暴自弃,消极地承认所谓的“标签”。
敖丙作为被一直被鄙夷的龙族,虽然是灵珠转世,却一直活在阴影中。龙族为天族立下大功,却因为是妖族而备受偏见,成为了所谓的守卫被永远地囚禁在了深海看守妖兽。因为妖备受偏见,敖丙一直都战战兢兢地隐藏自己的龙角,而龙王为摆脱妖族身份,不惜与申公豹合作,并将改变龙族命运的希望都压在敖丙身上。可以发现,成见,极有可能是一些人的偏执,不分黑白,而这也足以原本善良忠诚的人寒心,逼上歧途。
申公豹是豹子精出身,无论多么努力都没办法得到元始天尊的看重,他感慨:“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他的努力刻苦被豹子精的身份所掩盖,这说明了成见一旦形成,就较难改变,就如同一个牢笼,要想打破它非一朝一夕。
“成见”极大地改变了人物的命运,影片深刻表达了对成见的抨击,对社会这种不良现象有警示意义。
二、“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呐喊
成见并非只发生在少数人身上,大多数人都会产生成见和受到别人成见,但面对成见,我们都应发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呐喊。
哪吒被歧视被排挤,但是他有一直默默关爱他的父母,李靖夫妇一直都想要破除百姓对哪吒的成见,让他们接受哪吒。哪吒也在尝试改变别人对自己的成见,他跟随太乙真人学习法术,希望斩妖除魔,成为受百姓敬仰的人。哪吒敢于冲破成见,坚持自己的善良,那句“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才算”,道出它对成见的态度。他勇于斗争,与“魔丸”这个标签斗争,与别人心中的成见斗争,最后拯救了陈塘关的百姓,赢得了人们的尊重,成为了想成为的人。
敖丙作为龙族太子肩负着全龙族的希望,龙王不甘命运如此,煞费苦心地培养敖丙,也体现了他对成见与世俗的反抗,虽然只有一线希望,全体龙族还是剥下了最坚硬的龙鳞制成万龙甲。而申公豹也没有闭门造车,而是努力让自己靠近目标,改变命运。
《哪吒》中被成见所伤害的人物都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表达了对那些不屈不挠,想要改变成见、逆天改命的勇士的赞颂。
成见一直都存在,并且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之所以对一个人抱有成见,是因为没有及时更新对他人的认识。人们觉得魔丸就一定邪恶,不曾想哪吒其实本性善良;天族始终当龙族是妖族,认为他们一定有异心,不管龙族立下多少汗马功劳,仍然将其囚禁在炼狱中,不曾想龙族也在为得到各界尊重而努力走上正道;天尊一直不看好申公豹,不曾想申公豹从底端一路攀爬从未放弃。人们没有更新对这些人的看法,而是延续了刻板的认知。
成见贯穿了全影片,人物的应对态度和最终命运也做出了对比,哪吒是在父母的引导下走向善良走向正义,龙族和申公豹则是黑化,为了利益变得不择手段。可见引导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在生活中,面对成见,应先辩证地、理性地看待,虚心接受自己不足的部分,而后保持积极的态度,冲破成见。
影片为备受成见的人们呐喊,深刻地传达了他们对尊重的渴望。《哪吒》确实是一部用心的良作,值得我们深入地鉴赏。
http://www.dxsbao.com/art/53540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