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写的是一条贯通中国地理南北大动脉的大运河,小说并非是按照一条河流的直线,一路向前写去,而是在一个庞大的结构里,穿插地、回旋地展开,正是这种别出心裁的架构,让我读出了中国近代历史的一段悲欢离合的沧桑故事。
徐则臣的小说,似乎是在探索中行进的,并做了很多突破性的尝试,给读者很大的想象和再创作的空间。《北上》,以历史与当下两条线索,讲述了发生在京杭大运河之上几个家族之间的百年秘史。从不同的角度,记录了从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淮安,到济宁、天津,北京的婚俗礼节、船闸人家、兵马劫匪、纤夫官员、水文地理、烟花柳巷、摄影艺术等等的故事。
书中讲述的既是一条关于大运河的故事,也是一部民族与文化一百年来的发展史。
徐则臣说:“二十年来,我一点点地把运河放进了小说里,运河也一直是我小说非常重要的背景。慢慢地,你对它的描写越多,认识越清楚,它就会变得越立体、越全面,忽然有一天,这条河一下子在我面前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轮廓,就像一个东西从一个黑暗的水面一点一点浮上来,我能看见它完整的形状。对于一条日常生活中的运河、一条文化意义上的运河,对于运河的历史和现在,我慢慢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就希望能够好好写这条河,把大运河作为主角推到小说的前台来,于是就有了耗时四年的《北上》的写作。”
读着读着,就会明白:沿着运河北上就是在溯源中国的近代史和现代史。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代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南起杭州,北到北京,全长1794公里,对南北两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以及两岸的工农业经济带来了很大发展。
一百多年过去,运河已经失去了当初了漕运的地位,有些支流已经沧海化作桑田,但是水和时间一样是流动的,他们自会开辟出新的道路。在那些我们看不见的历史里,很多东西沉入了运河支流。水退去,时间和土掩上来,历史学家用他们的小刷子将尘封在岁月中的过往一点点显露出来。
那些年在运河浣洗衣服的少女会离开,流过的尸体会腐烂,运河像一个老人,和世界上万物一样,一言不发,河床底下的沉船和古迹就是他所记下对的世界的变化。几百年来,运河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脉搏里,在每一个水分子上刻上了中华民族的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
这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小说。它告诉了我们京杭大运河的宏伟壮丽,展现了当时人民的智慧和勤劳。就像作者所说一样:一条河活起来,一段历史就有了逆流而上的可能。人声沉入水底,涛声跃出河面之上。一条河流讲述几段人生故事,实在是看不够,想不够,回味不够。
http://www.dxsbao.com/art/53871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