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复习《围城》,发现自己竟然对“方鸿渐”这个人一点概念都没有,读起来一切都很模糊,模糊到即便是主角的视角贯穿整个故事,而我却连他的音容笑貌都想象不出来。这大概是因为绝大多数人与生俱来都是“方鸿渐”,平凡而真实,平庸而碌碌,纵然在茫茫人海中,也无法燃烧出别样的生命之火,最终悄然无声的熄灭。
你所看到的别人,都是最真实的自己,所谓心里有佛,看谁都是佛的意思,至少在三十来岁的现在,当我再次看围城,发现印象最为深刻的不是这句人尽皆知的“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而是这句“年龄是个自然历程里不能超越的事实,就像饮食男女,像死亡。有时,这种年辈意识比阶级意识更鲜明。随你政见、学说或趣味如何相同,年辈的老少总替你隐隐分了界限,仿佛磁器上的裂纹,平时一点没有什么,一旦受着震动,这条裂纹先扩大成裂缝。”这是对命运,对生死,对婚姻,对自己的一种看见,是任谁都能够记起似“唐晓芙”这般最初的爱,似“孙柔嘉”这搬赤裸裸的婚姻,似“鲍小姐”这般激情的筹码,也许最初的爱像金子般珍贵,像钻石般闪耀,像天使般纯洁,比血缘更热烈,比酒更醇香,比蜂蜜更甜美,是这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但当它转瞬即逝的时候,才明白它只配在心底立碑志墓,偶一凭吊;而现在的婚姻和生活,往往消逝在猜疑里,怕自己不够有魅力,在对方眼里没吸引力,怕自己不够好,怕对方厌倦,怕失去,于是对方一言一行,稍有不完美,就质疑这爱,质疑这爱还是不是百分之百,是不是独一无二。于是这纯洁珍贵的蜜糖便被逐渐腐蚀,被吞噬,直到最后,经过历练打磨,变成温暖的亲情;变成柴米油盐的日常;甚至变成相看两厌的仇人。然而经过了成长了明白了,想学会好好爱的时候,已经爱无力,再怎么也没有飞蛾扑火般的激情了,所以才有时不时在边界地带寻找激情的筹码,试探人性的底线,守得住的都是遇到对的人是爱情,守不住的都是生活是命运的无可奈何。
围城是命运的围城,围城也是自己的围城,如书中那座老式摆钟,这般忧世伤生,人生命运大抵如此。
http://www.dxsbao.com/art/54227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