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向死而生,生生不息

来源: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作者:戴彤彤

古往今来,生与死的人生态度向来为文人骚客经典议题。以何种态度面对人生?司马迁以“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之口,隐忍苟活立志“成一家之言”;屈原怀沙自沉,“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以死明爱国之志;《生年不满百》中又曾言道:“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及时行乐,活在当下才是王道。而笔者窃以为,人生来就是通往向死而生的路上。向死而生,无愧于生,不惧死亡,乃是吾辈心中对于人生的积极思考。

余秋雨曾言:“中国文人精神品德上的高峰是屈原和司马迁。然而,他们面对人生坎坷境遇时,却做出了截然不同的两种选择。”

今朝看历史里的山川脉络,他当是骨骼。司马迁认为自己虽是一介文笔小吏,但应是比武将还要顶天立地的男儿。因此在遭遇极刑之后就像他所写的“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那样,司马迁死去了,留下的只是一幅残缺的躯壳,而另一个司马迁则从人生的灾难中完成了凤凰涅槃。“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他没有就此消沉,而是发愤而著《史记》,完成那未竟的名山事业。他通过分析历史,撰写伟大人物的事迹来揭示了一个真理: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真正伟大的作品,大都是作家坚持自己的进步理想或正确的政治主张,在遭到反动势力迫害后,为了抗争迫害而坚持斗争,发愤著书的产物。

有人把司马迁发愤著《史记》称之为文化复仇,我挺认同的,他用笔下鲜活的历史人物来战斗,向现实向君主向一切反动势力复仇,他去伪存真,真骨凌霜,纵横于两千多年时空之中,面对这个“史届之造物主”,我不由得真正感慨,在遭受如此之苦难后,他仍然能够追寻心中所愿,坚持自我,能够让两千年之后的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仍然能以自己拥有这样的历史为荣。司马迁向死而生,为吾辈提供了一种“不死于一种错误”、超越个人荣辱的生死观。

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屈原的怀沙自沉,结束生命,正是为了完成生命的纯度的一种方式。他不是自怨自艾以死表达对人世的不满,也不是懦弱无能以死逃避现实的残酷,而是在深渊里仰望星空,以死彰显生命的厚度。在《离骚》中,他言道:“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尽管人生如此艰难,但我宁可马上死去,魂飞魄散,也不愿意干媚俗取巧的事。”“伏清白以死直兮,故前圣之所厚。”意思是“就算是死,我也要死得清清白白,这也是古代圣贤所称赞的死法。”如此种种皆可表明,屈原“宁葬鱼腹,不蒙尘埃”的生死观。他的政治理想虽然落空了,但是他的生命并未落空,屈原通过《离骚》将他生命里最美好的东西传达给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用诗歌不断拨动人们的心灵,向死而生,生生不已。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生年不满百》给我们提供了另一种完全不一样的人生态度。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看似轻松自在的八字,其实做起来实则也不易,它显然是有悖于当代积极的人生辩证思考。但它在“及时行乐”旌旗下,也清楚地认识到,人生来就是一场向死而生的旅程。

无论是司马迁也好,屈原也罢,甚至是《古诗十九首》中的吟唱,他们面对人生态度从表面上选择是截然不同的,但归根到底其实都是一种向死而生的理性思考。在畏惧死亡的本能之上,人们还要清楚的认识到,无法避免的死亡仍在步步紧逼。而这样“置死地而后生”的压力之下,人们总在追寻生命的意义,积极寻找人生的价值。

“向死而生”的真正意义在于让我们发现那些生命中最重要、最美好的事物,去追寻心中的理想,以至于不必在死神面前因过往的迷失和遗憾而喟叹。在历代千万诗句中,我独爱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便是我这一场向死而生的旅程中所寻。前贤期望犹然在耳,风华正茂如吾辈,向死而生,无愧于生,不惧死亡。

http://www.dxsbao.com/art/54269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沈阳城市学院第八届环境文化节 表彰大会圆满落幕

为深化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师生树立环保理念,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助力校园文明建设,4月16日下午,沈阳城市学院第八届“绿岛春‘锋’行,美景共绘就”主题环境文化节总结表彰大……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校学生会查看全文 >>

《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全国路演 沈阳城市学院站完美收官

本网讯(校团委李家毅)2025年4月21日17时30分,公路喜剧电影《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主创团队受邀现身沈阳城市学院绿岛讲堂,举办校园路演活动。导演陈孝良携演员曾毅、周奇、赵海燕、张智超……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校学生会查看全文 >>

沈阳城市学院举办康师傅主题活动 青春活力点燃赛场

本网讯(校团委张嘉琪)为丰富校园生活,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深化校企合作,2025年3月21日15时,由康师傅独家赞助的篮球总决赛于沈阳城市学院玫瑰园篮球场圆满举办。此次活动……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校学生会查看全文 >>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沈阳城市学院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圆满落

本网讯(校团委李家毅张嘉琪)为进一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鼓励沈阳城市学院学子积极参与到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中去,践行沈阳城市学院“我行……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校学生会查看全文 >>

沈阳城市学院第十三届“雄辩绿岛” 青年辩论赛半决赛圆满落幕

本网讯(校团委李家毅)2025年4月9日13时,沈阳城市学院第十三届“雄辩绿岛”青年辩论赛半决赛于我校建工楼410教室成功举办。参赛双方分别为正方商学院与反方文化与传播学院,五大学院的学生……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校学生会查看全文 >>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纷纷踊跃参加,用热血传递爱心,以行动诠释担当。为确保此次……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学生干部素质拓展活动

校团委(本网讯李家毅)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校学生会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加强团队协作与凝聚力,2024年11月13日13时,校团委于我校三期操场开展学生干部素质拓展活动,此次活动由文体部策划筹……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2024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校团委潘姝宁李家毅张冰)为进一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24年10月22日,沈阳城市学院2024年“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暑期社会实……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跨界融合,智创未来!第十五届三创赛决赛圆满落幕

4月19日,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赞助,至名集团运营总监王超、湖南贸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志开,湖南科技大学电子商务“创…

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助开展学校第十三届“书香润理工·数智启未来

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助开展学校第十三届“书香润理工·数智启未来”世界读书日活动“最是书香能致远”,为营造馥郁读书氛围,鼓…

领航之声,逐梦同行——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参加青山区钢花村

领航之声,逐梦同行——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参加青山区钢花村街道“听总书记的话·永远跟党走”主题活动为深入学…

赓续红色血脉,共谱时代新章——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系列宣讲活动圆满收

由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与澄园书院学生党建工作中心联合主办的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系列宣讲活动圆满收…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 ——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举办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为增强大家对…

最新发布

一刀一笔显情怀,非遗文化鉴真心
中国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它们走过悠久的历史,并在今天与现代生活接轨,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对于非遗文化的传承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
儒家思想焕光彩,乡村振兴谋新篇
儒家思想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之中的成人思想即成人之学,简单来说就是教人做一个高尚、有道德,…
青春献礼二十大,同心共筑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青年一代委以重托、寄予厚望,为广大青年成长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赛道上的青春支柱、青春栋梁提供了更为明确的目标指引。为深入了解青少年群体对二十大内容的认识以…
学习二十大,奋斗新征程
2023年1月18日下午,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天马行空”社会实践队通过实地采访,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准确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精神,切实将党的二十大精…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低保制度来兜底,雪中送炭暖民心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2023年,全党全国继续奋进第二个百年目标、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征程,矢志不渝,踔厉奋发。低保政策确保共同富裕道路上一个人都不掉队。为了解低保政策,关注民生福…
访千企了解实习,学万事助力就业
纪实稿访千企了解实习,学万事助力就业中国青年网黔西南州1月10日电(通讯员钱诗佳)为了学习农业银行的基本办理流程,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成立了火树银花队,去实践学习银行业务。火树银花队成员于1月5日至1…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品花边魅力,显非遗荣光
中国青年网临沂1月5日电(通讯员刘佳辉)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为弘扬即墨花边文化,进一步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工作,1月4日,曲阜师范…
曲园学子寒假行:精工出巧物,飞针绣非遗。
中国青年网青岛市1月5日电(通讯员赵华宇)历史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历史的血脉。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为进一步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探索非遗传承和保护…
走进即墨花边,领略指尖魅力
中国青年网潍坊1月5日电(通讯员刘竖方)非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区的非遗具有的鲜明地域特点,从而更容易引起世界的关注。为了解山东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化现状,2023年1月4…
曲园学子寒假行:即墨花边焕新辉,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中国青年网临沂市1月4日电(通讯员张春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和区域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已经成为国家的文化发展战略。为深刻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内…